研究方向

应用化学学科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自已的研究特色与科研方向。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组装与印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精细化学品的研制与应用、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等。

学科队伍

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学科梯队是中石化优秀学科梯队,,其中教授10人,副高职称13人,高级职称人数比例达到88%;,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数比例达到85%,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层次高、科研力量强的学术群体。学科带头人孙小强教授长期从事超分子化学和应用化学方面的研究,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骨干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南京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

条件成果

应用化学学科拥有如500M核磁共振仪、300M核磁共振仪、扫描电子晶微镜、原子力晶微镜、X-粉未衍射仪、X-单晶衍射仪、水平矩管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垂直矩管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气质联用仪、气红联用仪、液质联用仪、热重分析仪、差热分析仪等一批现代分析仪器及电化学分析析仪器,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硬件支撑。本学科自成立以来共承担了省部级以上项目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SCI、EI、ISTP收70多篇。

人才培养

学科点成立以来与其它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100多名,如与南京大学联合培养的王乐勇博士(由孙小强教授具体指导)赴法国和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在德国约翰内斯-古腾贝格大学博士后期间成功设计合成出一种新颖的超分子化合物“-轮烷”,该成果发表在2004年5月28日出版的《Science》上,杂志的审稿人高度评价了该项工作,认为“这是一个精巧的合成”,同期的《Science》还为此专门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轮烷”是在超分子器件合成研究中的标志化合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