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山森林公园(又名古月山)是省级森林公园。它地处泰沂山脉北麓,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境内的胡山脚下,主峰海拔693米,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9℃。公园总面积5000亩,其中老林区2300亩,新开发2700亩,林木覆盖率达95.6%。公园距章丘区6公里,距济南市区46公里。309国道贯穿其东西,外环路、绣阳路直达其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1995年8月,该园经山东省林业厅审批为省级森林公园。章丘市委、市政府投资修筑了柏油路,架设了供电线路,并在近几年逐步投资修复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增建现代化服务设施,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是章丘市民近郊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中文名

胡山

外文名

Hu Mountain

别名

古月山

地理位置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景区等级

省级森林公园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海拔

693米

森林覆盖率

95.6%

地理环境

胡山在百脉泉正南八公里处,层峦叠嶂、崖青壁绿。被列入章丘十二景观。

自然资源

胡山省级森林公园,始建于1917年,主峰海拔693米,公园东邻朱家峪,西接锦屏山旅游度假区,北瞰百脉泉景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公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5.6%,以侧柏为主要树种,混有少量阔叶树种。园内环境清幽,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风光旖旎,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文化活动

胡山道教历史悠久,是山东宗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道教历史上山东除泰山、崂山,胡山并列其后。自唐代时胡山顶峰上就有庙宇,远近百姓都有前来上香祈愿的。庙宇曾由僧侣和道士交替主持,自清康熙后,一直为全真教龙门宗主持。后来庙宇不知何故被扒掉,现遗址只留下几块基石。

主要景观

胡山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东南脚。在当地人眼里,这座海拔近700米的高山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神圣之地。这里山朗石秀、异鸟成群;这里有长老坐石修、佛祖拈花笑。

道观遗址兀立峰顶

胡山又称古月山,可以说是当地百姓心中的一座“神山”。它到底“神”在何处呢?用村民们的话说就是:这里不但异鸟成群,而且还有千年狐仙以及得道的高人隐藏于山中。山上大大小小几十个洞穴,皆深不可测。

较之周围的山脉,胡山山体最为巍峨,山脉东西走向,山上苍松翠柏、壁仞岭峭,海拔693米的最高峰仿佛远在天边,让人不敢攀越。

山上植被茂密,耳边不时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这最高峰之上藏有一座道观,叫老君祠。据当地老人介绍,原先这里有一座建于唐代的翁婆庙,宋时在其遗址上建了天公地母祠,民国时又建了老君祠。提起这里最早修建的翁婆庙,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呢!

相传,隋末时兵戈四起,民不聊生。当时山下村里住着一对夫妻。两人因为害怕战乱,便躲进了胡山。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一晃几十年过去,夫妻俩根本不知山外已更朝换代,成了唐太宗的天下。

一天,唐太宗东征高丽路经此处。他见胡山峰顶飘着五彩云霞,便认定山上住着仙人。于是,唐太宗带领一队兵马攀上胡山,寻找仙人。正好这对夫妻在林中采蜂蜜,忽听山下喧哗吵闹。老婆婆便道:“不好了,有兵来抓咱们了。”老翁一听,顿时慌了手脚。两人正欲躲避,已经有士兵攀了上来。老翁一急之下说:“要是咱们会飞就好了。”没想到话未说完,他竟真的飞了起来。老婆婆一见,急忙喊道:“别丢下我!”她心里一急,一纵身,竟也飞了起来。两人顿时明白,他们早已成仙了。唐太宗看到两人飞升,此时天空彩霞绚丽,耳边仙乐飘飘。唐太宗知是遇到了仙人,连忙跪拜。

后来,唐太宗在夫妻二人飞升的地方建了一座道观,就是翁婆庙。

落鹰神石让人却步

落鹰石并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一片孤立突出的山壁。落鹰石高约30米,整座石壁直上直下,从半山腰突然斜插出来,像一把利刃,锋利无比,让人无法攀越。落鹰石是胡山的一大景观,也是村民们敬仰的一个地方。

“鹰落石”被李开先誉为胡山八景(李开先曾为胡山题过八景,诗句早已失传,这八处景观,人们也只知道两处。一处是“朝阳洞”,另一处是“鹰l落石”)之首。它独立于胡山西侧的牤牛峰南侧。说它是石,其实是座几十米高的锥形小山峰,上半部有飞禽穿越的巨大无形阁门,顶部有块巨石。据说鹰落时鹰站在此处,因而得名。李开先曾为鹰落石题过碑文,但无记载。几年前,马家峪村村委会曾组织十几个人的队伍,专门去搜集名人为胡山的题字和碑文。经几天搜索,发现了李廷启撰写的碑文《神鹰赋》,此碑也已断四截,分别在百米方圆的密林草深处。李开先写的碑文仍无音息。此石碑上端不知去向,下半已断四截,几经拼凑,从断续的碑文中,仍发现他对胡山的内心感叹:“斗绝高耸,名曰胡山,拱揖泰岳,运带昭河,上有八景,洞穴遂密......水自出城地也......”。“斗绝高耸”是李开先对胡山的高度赞扬,也可以说是对自已为官的真实评价。

据说,原先在胡山主峰上立有一石碑,上面记载了落鹰石的一个故事:道光十八年,胡山山谷里突然飞来一群黑鹰,在落鹰石四周盘旋。后来,越来越多的黑鹰从四面八方聚来,形成一道奇观,引得四周百姓争相观望。

当地人都说,因为这落鹰石是胡山山神的居所,所以每隔60年,山神便召集鹰群在此聚会。而且人们认为,胡山山神其实也是一只大鹰。相传,北宋熙宁年间,章丘城北的女郎山上住着一个道士,叫穆子衡。此人为人正直,专心学道,总是救助山下村民,因此颇受敬仰。有一天,穆子衡正在静坐,忽然有一只白鹤盘旋而下,口吐人言:“胡山有千年人参,你吃了它便可成仙。”说完后,白鹤便飞走了。次日,穆子衡赶往胡山。刚上山,突然下起了大雨,穆子衡赶紧找地方避雨。就在他着急的时候,突然发现山林深处有一间茅屋。穆子衡便跑过去敲门,一个白胡子老翁打开了门。

穆子衡把自己寻参一事告诉了老头。没想到老头说:“我也是寻找人参的,住在这里已经三十年,却从来没有找到。恐怕这胡山上根本就没有人参!”穆子衡顿时有些失望,打消了寻找千年人参的念头。等到雨停了,穆子衡向老翁告辞。老翁拿出一件黑色衣服,非要送给穆子衡当礼物。穆子衡推辞不过,只好穿上。突然,穆子衡觉得那衣服越来越紧,而且和自己的皮肉长在了一起。转眼间,穆子衡已经变成了一只黑鹰。这时,只听老翁笑道:“我便是那胡山千年人参,本为胡山山神,因修行圆满,已成神仙。我看你素有品行,便骗你入山,继我之后为胡山山神。从此之后,你要永远守护着胡山和这里的百姓。”说完,老翁化作一只白鹤飞走了。从此,黑鹰便成了受人爱戴的胡山山神。

神秘洞穴深不可测

胡山还有一奇,便是那些深不可测的洞穴。妖精洞、神仙洞、朝阳洞等,大大小小几十个洞穴隐藏于山壁密林之中。每个洞穴都散发着神秘气息,让人充满了好奇又不敢越雷池半步。最有意思的要算妖精洞了。

妖精洞位于胡山北侧山腰的一片石壁上。人站在洞下向上观望,妖精洞距离人所站的位置有4米高,洞口呈圆形,仅能容一人爬行进入。洞内怪石嶙峋,幽暗且深不可测。站在洞口,一股森然之气迎面而来,顿时让人毛骨悚然。

当地人说:胡山上的洞大多深不可测,很少有人敢进去探索一番。这妖精洞虽然阴森,但却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说这妖精洞便是妖精们藏宝的地方。相传有一村民来山上砍柴,就曾在妖精洞外捡到妖精遗落的珍宝。由于村民贪心,便把妖精洞给堵死了,没想到第二天再来取时,洞里已没有了珍宝。原来妖精见财富暴露,便把财宝移走了。如今,仍有村民不时来拜妖精洞,据说凡是心诚来拜的人,回去后都能发笔小财。

朝阳洞在胡山南侧的百丈深崖下,由东往西登十余层石阶,再向北转登七层台阶便进洞内。洞内十分宽敞,现在里面仍有石床和石座。李开先是明代大文学家、大戏曲家,被称做八大才子之一。嘉靖八年中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仅为官十三年,因刚正不阿,不与夏言等奸雄同流合污,被罢官回乡。从少年至辞归故里,他的一生与胡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李开先便在这里读书和休息,因此又被称为“李开先书斋”。雪蓑得知李开先被罢官后,经常在胡山居住,也来这里,长久在此洞内,所以又被称为“雪蓑洞”。此处又成了李开先与雪蓑探讨文戏曲的地方。

一日,雪蓑在洞内读书,听见脚步声,知是李开先至此。便对洞口吟道:“人对青山山对人,不知谁是主和宾。”李开先听雪蓑吟出一道七绝的前两句,知是意在为难他。正在这时,一牧羊姑娘吹起了牧笛,李开先立即接吟道:“猛然谷里一声笛,唤出梅花陇外春。”吟罢,二人哈哈同笑起来。

胡山的一草一石,都成为了山下村民们的骄傲。人们依赖着胡山,敬仰着胡山,生活中离不开胡山。对村民来说,胡山才是他们真正的财宝。

建设背景

胡山巍峨挺拔,雄奇秀丽,横亘耸立在章丘中南部,素有“小岱岳”之美誉。胡山又是道教兴盛之地,许多道教庙宇星罗棋布点缀其间,特别是在胡山东麓圣水灵泉与“风门三庙”,传经布道的传说故事在民间更是广为流传。

翟伯成

济南府臬台来胡山祈雨

胡山东麓,李家峪西约三里,东北方向与横岭交界处,山峪不深,却山峦奇秀,柏林茂密,草木蕃盛。密林中有一泉,即圣水灵泉。《济南府志》记载:“泉出山半……祷雨辄应。”

远望,圣水灵泉似“镶”在大石堰中下端的深洞,石砌拱形。拱劵上悬有石额,刻有“圣水灵泉”四字,时间为康熙辛丑初秋吉旦(1721年)。

近观,在两米进深的洞内,泉水自岩间流出,水口处雕刻有二石虎一左一右,水从虎口流出汇于一井中,井乃石垒,巨石突兀参差,煞有风格。此泉四时不干,水质极好,寒而甘甜清洌。生饮,断无受凉腹泻之说,洞内刻有楹联曰:祈数滴渊潜散长空而成时雨,保万家烟火借斯泉以度丰年。

洞中有一石碑,记载着康熙六十年初秋,时任济南皋台(即济南按察使)的海州(今连云港)人黄昺,随同山东巡抚来此祈雨“辄有应效”,嘉降“甘露法雨”的故事。

那么,远在百里之外的山东巡抚和济南府臬台为何来胡山祈雨?这要从胡山久远的历史说起,据史书和《章丘县志》记载:“岱岳癸脉,胡山最灵。”历代章丘县令也多有来胡山祈雨者,现存的宋代祈雨碑就是史证。

颇具历史价值的“圣水灵泉”碑,有朱家峪进士朱士豸撰写的碑文。曰:窃闻佛力无边,必有以理测其端,妙应无穷,亦可以心感其意,故菩萨之显化,未有不合夫人心者也。诵《大士经》云: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则天下名山大川,洞天福地,在皆有菩萨之灵应,即分井闾里,亦籍菩萨之生成,往往有求必应,非诚则拂者也。

是岁春夏,雨水衍期,旱魃为虐,余奉皋宪之诚,顶礼胡山,祈祷圣水古泉,恍然斯洞中见大士之法身,瞬息立渺,毫无形影。询及乡民父老,皆云从无此像,咸以为奇,今悟《天上经》云:澍甘露法雨或缘此而显应耶。

圣水灵泉

取水有倾,未数里而风云变色,随即沛泽,遍野甘霖,则佛力无边,岂非以理测其端,妙应无穷,而心每每感其意也哉?

兹因皋宪法捐资重修斯泉,余亦感菩萨之慈悲,凿斯以示后人,雨旸偶不时,凡临此洞祈祷者,亦如此洞大士之灵,云尔:是为序,康熙六十年岁次辛丑实秋谷旦,处士朱士豸薰手敬题。

圣水灵泉砖雕

碑文上方为精美的观音菩萨画像碑,画像线条阴刻,奔放流畅,富有体质感和立体感,雕工精湛,是章丘现存的十分珍贵的画像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画像布局十分巧妙,中间为观音菩萨,面目慈祥,乌发高髻上有“佛”字模样,顶戴璎珞,十指尖尖,衣带飘然流畅,赤足立于祥云之上。观音菩萨一手持净瓶,一手持柳枝,生动欲活。菩萨右面,立着善财童子,仰视观音,双手捧一钵,承接净瓶甘露圣水。其上侧为一只祥鸟,展翅萦飞,凡其羽毛翅膀、细爪、弯嘴、环眼,无不栩栩如生,善财童子足下瑞云环绕,海水鳞鳞,气象森森。人物形象以白描线刻手法,画出一幅祥和的观音菩萨喜降甘露圣水图。

鲁班庙

阴光四圣老母庙与“疯捻子”传奇

阴光四圣老母庙建于圣水灵泉西大殿北首,一小屋依旧尚存。根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创建阴光四圣老母庙碑序》记载:官庄一李氏妇者,“夫远贾,屡出不归”,即常年在外经商,她事公婆至孝,安贫守节,公婆去世后,代夫葬双亲,不减丧仪,后其夫亦客死他乡,此妇又讨贷四方,辗转异乡,迎夫骨回,重丧葬夫。此后又守“柏舟”之节。多舛的命运使其精神崩溃,“疯癫若狂”,她一再自称吾神为“阴光四圣老母”。死后,李家庄人为四圣老母立了灵祠,建了小庙。她没有留下姓名,只留下一个乳名,大家都叫她“疯捻子”。但她当时的“荒诞”预言,后来多一一应验。

捻子疯后,常自言自语,说一些让人莫名其妙的语言。如她说将来会“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走路果子碰着头”,“灯芯子朝下”(指电灯);“山旮旯,山旮旯,来的人,蚁羊(蚂蚁)爬”;“公鸡头,母鸡头睡觉睡着那崖上头”(住楼房);“刮风下雨不用怕,出门坐上个满地爬”(指汽车之类);“80年后中国要开‘万国会’(奥运会或世博会)”。现在看来疯捻子的话都已应验。老先辈们谈起疯捻子,认为她是某神仙的替身。这个故事虽然有点“玄乎”,但也反映了山区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风门口上有山神、老君、鲁班三座庙

胡山东北麓,“九龙卧山”与横岭之间,风甚大,人立风中,有时难以行走。就在此却建有风门三庙,即山神庙、老君庙和鲁班庙。三庙东西并列,坐北面南,现只存鲁班庙。

山神庙和老君庙,相传建于明末清初,重修数次,最后一次复修于清道光岁次乙巳(1845)荷月。领袖朱调、朱希渊、朱士哲、马笃实、李杰等十一人。

鲁班庙,建于清末。此庙不大,建筑独特,完全用等面大青石咬合相扣而砌。本村秀才朱延鸿为鲁班庙题书,并刻石立于庙门左右,依然尚存:

胡山东北麓

横批:大匠师表

楹联:规矩千秋不易,准绳百世之师

鲁班系我国古代的建筑工匠,旧时,建筑工匠尊其为“祖师”,并为历代工匠所崇祀。

山神庙:系掌管山林的神,农历三月十六日为圣诞日。乡民于圣诞日,前来祭拜,以求人畜平安。

老君庙:老君即老子。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元代之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圣水灵泉道士为正一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