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1990.09-1993.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博士
1987.09-1990.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硕士
1983.09-1987.07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学士
工作经历2001.08至今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0.08-2001.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副教授,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6.06-2000.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副教授,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5.08-1996.05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副教授
1993.07-1995.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讲师
国外研究经历2000.12-2001.01, 2004.08-09, 2005.06-07, 2015.08 德国莱布尼茨联合会对流层研究所(Tropos)合作研究
1998.11-12 美国环境与职业健康研究所(EOHSI)客座研究
1996.03-06, 1999.03-06 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CN)客座研究
社会任职
2019 J. Aero. Sci. 主编
2017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AAQR)
2012 Tellus B
2010 Asian J. Atmos. Environ.
2002-2012 Atmos. Environ.
2014 《科学通报》
2011 《化学学报》
2010 《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能源与环境分会委员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委员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IGBP)-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 the Surface Ocean – Lower Atmosphere Study, IGBP-SOLAS)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陆地生态系统-大气过程综合研究(Integrated Land Ecosystem- Atmosphere Processes Study, IGBP-iLEAPS)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大气化学( Intern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IGBP-IGAC )
国际大气棕色云( Atmospheric Brown Cloud, ABC )
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观测网(Global Atmospheric Watch, GAW)气溶胶科学咨询组成员(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for Aerosols)
主要成就
教学与研究本科生必修课《环境监测》 和《环境监测实验》。
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气溶胶原理与技术》。
环境大气中新粒子生成及其持续增长致霾的化学机制
大气细颗粒物PM2.5化学组成和来源解析
黑碳颗粒物老化过程中特性演变和环境影响
大气颗粒物二次转化的化学机理模拟研究
海洋排放二甲基硫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
陆源大气污染传输对海洋环境影响[5]
科研成就胡敏教授主要集中在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及其环境影响和海洋排放二甲基硫在大气中化学转化的研究。负责或作为骨干参加了如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大气污染的源解析技术”和“十一五”863计划重大项目“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中课题九“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国家科技部专项“北京市大气污染成因和来源分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技术基础研究”,负责课题5 “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大气中的去除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沿海大气气溶胶化学特性研究”、“矿物气溶胶与城市大气污染物间的非均相化”,重点项目“与全球环境变化有关的我国含硫化合物排放的基础研究”、“沙尘暴细颗粒物的理化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大气中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界面过程及健康效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北京细、超细粒子数浓度和化学成分谱分布及吸水性研究”, NSFC与香港RGC合作项目“全面研究亚热带至温带的气溶胶”;北京市政府课题“北京市蓝天工程-北京市大气能见度改善”、“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负责课题2“区域二次污染形成过程及大气氧化性研究”,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粤港联合项目“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研究”;国际合作欧盟FP-6项目“EUCAARI - European Integrated Project on Aerosol Cloud Climate and Air Quality Interaction”和欧盟FP-7项目“Mega City-Zoom for the Environment”。2004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
重点研究1. 大气细颗粒物PM2.5综合源解析技术;
2.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和餐饮源排放及其二次转化;
3. 新粒子生成和增长致霾机制;
4. 黑碳气溶胶老化和光学效应;
5. 二次气溶胶化学生成机制及环境影响,
6. 陆源大气污染传输对海洋环境影响等。发表发表包括Chemical Review、PNAS、Environ. Sci. Technol.和Atmos. Chem. Phys. 等SCI文章290篇,H因子64。
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 项和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环境保护部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1]
获得荣誉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名称“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新粒子生成与二次气溶胶增长机制”,第一完成人)[7]
2018年中日韩环境合作20年特别贡献奖(第二十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
2012年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1年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0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社会活动
2012年7月11日,应杜可研究员邀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敏、郑玫两位教授访问城市所。胡敏教授做了题为“由PM2.5污染与来源特征谈及控制对策建议”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的介绍了PM2.5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对我国PM2.5相关政策的出台进行了深度解读,并给出了控制对策与建议。郑玫教授的报告题为“颗粒有机气溶胶的研究历程”,重点介绍了颗粒有机气溶胶的研究历程与前沿研究成果,并对其分析方法与研究技术进行了综述。报告后,两位教授与在场科研人员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就本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4]
2012年7月23日下午,胡敏教授参观了地球环境所气溶胶实验室,了解了地球环境所关于气溶胶方面的研究方向和取得的成果,还就大气气溶胶的采样分析、气溶胶中各成分的化学转化机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12年7月24日上午,胡敏教授做了题为“颗粒有机物一次与二次来源解析”的精彩报告。胡敏教授深入浅出、通俗有趣地介绍了大气细颗粒物的形成、转化等过程,以及中国地区一次和二次气溶胶的组分和来源问题,为地球环境所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为地球环境所研究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2]
2021年9月8日,应我院何凌燕教授邀请,北京大学胡敏教授莅临我院,在C125进行了主题为“大气复合污染物生成的关键化学过程与展望”的专题报告。讲座由何凌燕教授主持,参与人员有环境与能源学院教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