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东营区
4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殷朝为薄姑国领地。
周为齐地。
秦属齐郡。
西汉属千乘郡琅槐县、湿沃县,东汉属乐安国博昌县、湿沃县。
三国时属魏国齐郡,西晋属广饶县、湿沃县。
南北朝时属乐安郡广饶县、湿沃县。
唐宋时属渤海郡千乘县、蒲台县。
元明清三朝境域东部属乐安县、西部属蒲台、博兴县。
民国年间,为广饶、蒲台、博兴三县交界之地。
1964年3月,胜利油田会战时在境内东营村附近建立指挥部。1965年为服务油田开发建设,中共惠民地委、惠民地区专署成立中共东营工委、东营办事处。1982年建立东营市。1984年1月市辖东营区、牛庄区建立,1987年6月10日,两区合并为东营区。
1988年4月11日,撤销东营区西城街道办事处,以其行政区域设立泰安路、海河路2个街道办事处。
1992年10月14日,撤销东营区史口乡,设立史口镇。
2000年,东营区辖3个街道、5个镇、3个乡。
2001年,东营区总面积1155.62平方千米。辖9个镇、街道办事处,201个村民委员会,56个居民委员会。年底东营区总人口56.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79万人。
2002年,东营区总面积1155.62平方千米。辖4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201个行政村。年底东营区总人口5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2万人。
200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营区设立胜园街道办事处,由4个镇5个街道改为4个镇6个街道:原黄河路街道的东现河、南田、西现河、王连、东生、陈家和史口镇的北高、卢家丁家、姜家、业基王、温家、东商、赵家共14个村居划归胜园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南二路1118号。胜园街道面积20.8平方千米,人口3.11万。
2003年,东营区总面积1155.62平方千米。辖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201个村民委员会,63个社区居委会。
2019年1月12日,东城街道8个社区、1个村转居、38个居委会,胜利街道4个社区、26个居委会、1个行政村,六户镇5个行政村、黄河路街道广利利港居委会划转移交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调整后东营区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
东营区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文汇街道、黄河路街道、辛店街道、胜园街道、牛庄镇、六户镇、史口镇、龙居镇。
名称 |
文汇街道 | 牛庄镇 |
黄河路街道 | 六户镇 |
辛店街道 | 史口镇 |
胜园街道 | 龙居镇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东营区位于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2'42”-118°59'52”,北纬37°14'13”-37°31'57”,[1]总面积1153.6平方公里,北与垦利县毗邻,南与广饶县接壤,西隔黄河与利津县相望,西南与博兴县接界,东至渤海。
地形地貌东营区地势西高东低,比降为1/10000;地面平均高度6-8米。
水文黄河三角洲
东营区共有河流9条。黄河是境内唯一的自然河流。区内有排水河道8条:支脉河、广利河、老广蒲沟、武家大沟、五六干合排、溢洪河;境内排涝河道有广蒲河、东营河,控制面积分别为339.6、83.4平方公里。东营河汇入溢洪河,广蒲河汇入支脉河,后入海。东营区海岸线南起支脉河,北至丁字坝,全长26.7公里,地势低平,属粉沙淤泥质海岸。滩涂面积139.57平方公里,潮间带面积133.5平方公里,负10米浅海面积为534平方公里,是滩涂养殖和采捕贝类的良好场地。潮汐属不规则日潮和不规则半日潮的不同潮型,每日2次,潮差一般为0.2~2米,潮汐流速平均为1.1海里/小时。
气候特征东营区沿海受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沿海气温以1月最低,平均1~4℃,?7~8月气温最高,平均24~26.3℃。海水表层水温年平均12℃。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东营区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天然卤水、贝壳、地热及少量砖瓦用粘土。石油、天然气资源富集,含油层系多,油气藏类型多,主要分布于现河、东辛、六户、牛庄、王岗等处。截止2010年,已发现油田8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以上,累计生产原油约2.8亿吨。卤水年开采量约100万立方米,现保有储量约95335万立方米。地热是继油气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中心城区地热资源自上而下有两个较好的热储层——上第三系馆陶组热储层和下第三系东营组热储层,热水储存总量为143亿立方米,可采储存量为61408立方米/日。有2处地热井开发利用。贝壳资源主要分布于牛庄镇,经地质勘查探明储量约20万吨,可供开采的约16万吨。[1]
生物资源大天鹅
野生动物中兽类有野兔、刺猬、獾、黄鼠狼、鼹鼠、狐狸等;鸟类有燕、雀、水凫、鸭蓝、大雁等,珍贵岛类有大天鹅、白头鹤、大鸨等。水产资源中鱼类以梭鱼、青鳞鱼、鲈鱼、斑鲫、刀鲚为主;虾类以毛虾、对虾、青虾、脊背白虾为多;蟹类有黄河口大闸蟹、三疣梭子蟹、梭子蟹等;贝类有文蛤、毛蚶、鱼回蛏、竹蛏、兰蛤等;黄河鲤鱼、黄河刀鱼为淡水名产。野生植物中的中草药有益母草、菟丝子、车前子、茵陈、罗布麻等数10种。水资源东营区历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地表水径流量为0.65亿立方米,多集中在夏季,大部分排入渤海,利用率尚低。东营区浅层地下淡水面积为26.67平方公里,当年平均水量为4627.28万立方米。黄河是境内主要客水水源,1950~1999,利津水文站年径流量平均为352亿立方米,年际间丰枯变化较大,一年之内水量分布不均,多年平均流量为1264立方米每秒。自2001年以来,由于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保证了利津站全年不断流,2004年黄河径流量198.8亿立方米,全年没有断流。另外,支脉河入境内流域面积1388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33立方米每秒;广利河入境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43立方米每秒。
土地资源2022年3月31日,东营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营分局、东营区统计局联合发布东营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耕地22478.81公顷(33.72万亩)。园地1005.12公顷(1.51万亩)。林地9742.71公顷(14.61万亩)。草地5007.74公顷(7.51万亩)。全部为其他草地。湿地9246.7公顷(13.87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0357.63公顷(45.54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980.18公顷(4.47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5910.3公顷(53.87万亩)。[10]
人口民族
人口截至2019年底东营区总人口61.56万人。男女性别比107.4:100。人口出生率10.36‰,人口死亡率3.57‰,人口自然增长率6.79‰。[1]
截止2021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共有常住人口547643人。[4]
民族截止2012年底东营区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15814,占总人口的99.2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551人占总人口的0.73%,其中回族有1836人,满族有1294人,蒙古族有441人,土家族有181人,壮族有116人,苗族有105人,维吾尔族有98人,侗族有64人,朝鲜族有100人,彝族有57人,哈萨克族有21人,布依族有41人,藏族有31人,白族有34人,土族有27人,瑶族有21人,锡伯族有21人,黎族有15人,达翰尔族有16人,纳西族有6人,裕固族有3人,仡佬族有1人,畲族有3人,羌族4人,水族、高山族、鄂伦春族、水族、毛难族分别有2人,布朗族、哈尼族、俄罗斯族、傣族分别有1人。[1]
东营区黄河广场
政治
中国共产党东营区委员会 | 书记 | 苟宏水 |
副书记 | 燕雪英、胥高远 |
区委常委 | 苟宏水、燕雪英、胥高远、靳世国、陈林廷、蒋峰、朱科峰、毕岩辉、李过、赵波、盖滨[7] |
东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主任 | 张汝淮[6] |
副主任 | 李雪梅、王欣华、杨松根、王敬之、刘杰三[6] |
东营区人民政府 | 区长 | 燕雪英(女)[6] |
展开表格经济
综述2019年,东营区实现生产总值43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136.5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283.3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2.7︰31.6︰65.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020年,东营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为451.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40.30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299.12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2.7:31.1:66.2。
2021年,东营区地区生产总值531.15亿元,同比增长11.8%。[9]
第一产业2019年,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农业增加值70945万元,增长13.4%;林业增加值5287万元,增长6.6%;牧业增加值28695万元,下降26.2%;渔业增加值9705万元,增长25.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710万元,增长7.2%。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36.94万亩,比上年下降1.1%;粮食总产量12.64万吨,下降9.0%。
2020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0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12.50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0.76亿元,下降1.7%;牧业产值6.77亿元,增长5.6%;渔业产值1.56亿元,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6亿元,增长3.5%。
第二产业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2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5.8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1%。建筑业实力不断增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7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第三产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83.3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65.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3%。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9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5.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6.4%,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0.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7.6%。
旅游业欣欣向荣。全区A级旅游景区10家。其中,4A级3家,3A级7家。旅行社及分社63家。其中5A级旅行社1家,4A级旅行社1家,3A级旅行社8家。三星级及以上饭店9家。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2亿元,增长12.7%。游客总人数571万人次,增长11.5%。
社会
教育
截至2019年,全区共有初中26处,在校生23433人;小学22处,在校生29480人;幼儿园70处,在园幼儿11987人。专任教师数5114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11570个,东营区被列为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基地。新建投用村居数字文化广场8处,建成各级历史文化展室59处,新建历史文化展馆(室)7处。吕剧振兴工程入选省文旅融合亮点工作,新编吕剧小戏《钱有富卖鸡》全区巡演并荣获全国非遗剧目展演一等奖,《吕大爷拆房》荣获山东省庄户剧团大赛一等奖。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94家(包括市直管辖及经济开发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社会生活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941元,比上年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1378元,增长8.0%;年末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44.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528元,增长6.0%;年末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55.6平方米。全年新增参保企业1031家,新增参保职工5736人。城乡居民、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8万人、9.1万人、0.9万人;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8万人、19.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达到10.1万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8万人、5.4万人。支付工伤保险待遇374人1176万元,支付失业保险待遇8912人1219.1万元。
住房设施2008年房屋施工面积39.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83倍,其中住宅34.85万平方米,增加4.66倍。商品房销售面积18.54万平方米,增加7.96倍。建筑业总产值19.04亿元,增长3%。
交通
截至2008年,县乡村公路通车里程1044.7公里,干线全长153公里,油田专用公路313.5公里,年货运量528万吨,年货运周转量5.328亿吨公里。
旅游
东营区境内的旅游景点有天鹅湖公园、清风湖公园、胜利电视塔、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华8井纪念碑等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78名,入选了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2]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4月1日,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推评名单。[3]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1年10月,入选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建议公示名单。
2021年12月,入选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公示名单。
2021年12月,入选第一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名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