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恺明,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

2011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工作,主要研究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2016年,加入Facebook AI Research(FAIR)担任研究科学家。2020年1月11日,清华发布AI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何恺明入选上榜。

中文名

何恺明

外文名

KaiMing He

出生地

广州

毕业院校

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

职业

研究员

主要成就

首获CVPR“最佳论文奖”的中国学者

所属行业

互联网

代表作品

深度残余网络(ResNets)

人物简介

何恺明

何恺明从小在广州长大,在广州执信中学就读时获得过全国物理竞赛和省化学竞赛的一等奖。2003年5月,何恺明拿到保送清华的资格,是当年执信中学唯一保送上清华大学的学生;高考结果出炉以后,何恺明获得满分900分的成绩,成为当年广东省9位满分状元之一。 2003年9月,何恺明进入清华大学以后,放弃了原本保送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转而选择基础科学班。[1]2007年,还未毕业的何恺明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实习,出于对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的兴趣,他选择加入MSRA视觉计算组,其实习导师是孙剑。而当时MSRA视觉计算组负责人是汤晓鸥。 2011年,何恺明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研究生导师为汤晓鸥。博士毕业后,何恺明正式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 2016年8月,何恺明离开微软亚洲研究院,加入Facebook AI研究院(FAIR)。

何恺明与他的同事开发了深度残余网络(ResNets),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流行架构。ResNet也被用于机器翻译、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和AlphaGo的研发上。[2]

主要成就

2009年,何恺明成为首获计算机视觉领域三大国际会议之一CVPR“最佳论文奖”的中国学者。

何恺明作为第一作者获得了CVPR 2009,CVPR 2016和ICCV 2017(Marr Prize)的最佳论文奖,并获得了ICCV 2017最佳学生论文奖。[2]

在2015年的ImageNet图像识别大赛中,何恺明和他的团队用“图像识别深度差残学习”系统,击败谷歌、英特尔、高通等业界团队,荣获第一。

2017年4月,何恺明获选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工程学院杰出校友。

2018年,第31届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大会(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CVPR)在美国盐湖城召开,何恺明获得本届大会的PAMI年轻学者奖。[1]

2020年1月11日,清华发布AI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何恺明入选上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