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是杭州在南宋时期的府名,为南宋都城。

靖康之变后,北宋沦亡,被金朝所灭。宋高宗赵构自济州(今山东济宁)至艺祖龙潜之地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重新建立“宋”政权。

建炎三年(1129年)闰八月,宋室南迁杭州为行在所。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鏐纳土归宋对宋朝的功绩和对杭州的历史贡献,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

绍兴元年(1131年),升杭州为临安府,作为“行在”。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府,增建礼制坛庙。

宋史高宗卷六:庚辰,帝不御殿。以方居谅阴,难行吉礼,命秦桧摄冢宰,受书以进。是月,虚恨蛮犯嘉州忠镇砦。是岁,始定都于杭。

中文名

临安府

所属地区

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官

政府驻地

钱塘县

历史沿革

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原为临安城,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原为五代时期吴越国(907~978年)的西府。

北宋期间,属于两浙路,杭州为路治所。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

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

北宋时,苏轼等人大兴水利,为杭州博得了“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当时杭州人物的代 表。

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北宋崇宁年间,杭州人口已达20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建炎三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带兵马钤辖。绍兴五年,兼浙西安抚使。

行政区划

临安府治钱塘、仁和两县(两县县城同在临安城(即原杭州城)内),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官九县。

钱塘县:赤,倚。初为"望县",绍兴八年(1138年)升为"赤县"。

仁和县:赤,倚。初为"望县",绍兴八年(1138年)升为"赤县"。

馀杭县:畿。初为"望县",绍兴八年(1138年)升为"畿县"。

临安县:畿。初为"望县",绍兴八年(1138年)升为"畿县"。

富阳县:畿。初为"紧县",绍兴八年(1138年)升为"畿县"。

於潜县:紧。初为"紧县",绍兴八年(1138年)升为"畿县"。

新城县:上。初为"上县",绍兴八年(1138年)升为"畿县"。

盐官县:上。初为"上县",绍兴八年(1138年)升为"畿县"。

昌化县:中。初为"中县",绍兴八年(1138年)升为"畿县"。

史籍记载

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 ○两浙路临安府:

临安府,大都督府,本杭州,余杭郡。

淳化五年,改宁海军节度。

大观元年,升为帅府。旧领两浙西路兵马钤辖。

建炎元年,带本路安抚使,领杭、湖、严、秀四州。

三年,升为府,带兵马钤辖。

绍兴五年,兼浙西安抚使。崇宁户二十万三千五百七十四,口二十九万六千六百一十五。贡绫、藤纸。

县九:

钱塘

,(望。有盐监。)

仁和

,(望。梁钱江县。太平兴国四年改。绍兴中,与钱塘并升赤。)

余杭

,(望。)

临安

,(望。钱镠奏改衣锦军。太平兴国四年,改顺化军,县复旧名。五年,军废。)

富阳

,(紧。)

于潜

,(紧。)

新城

,(上。梁改新登。太平兴国四年复。淳化五年,升南新场为县;熙宁五年,省南新县为镇入焉。)

盐官

,(上。)

昌化

,(中。唐唐山县。太平兴国四年改。有紫溪盐场。)绍兴中,七县并升畿。

志第三十八

◎地理一 行在所:

行在所。建炎三年闰八月,高宗自建康如临安,以州治为行宫。

宫室制度皆从简省,不尚华饰。垂拱、大庆、文德、紫宸、祥曦、集英六殿,随事易名,实一殿。重华、慈福、寿慈、寿康四宫,重寿、宁福二殿,随时异额,实德寿一宫。延和、崇政、复古、选德四殿,本射殿也。慈宁殿,(绍兴九年,以太后有归期建。)钦先孝思殿,(十五年建,在崇政殿东。)翠寒堂,(孝宗作。)损斋,(绍兴末建,贮经史书,为燕坐之所。)东宫,(在丽正门内,孝宗、庄文、景献、光宗皆常居之。)讲筵所,资善堂。(在行宫门内,因书院而作。)天章、龙图、宝文、显猷、徽猷、敷文、焕章、华文、宝谟九阁,实天章一阁。

古城遗址

参见:临安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