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芮文,江苏镇江人,1969年出生于辽宁凌源。1993年毕业于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公路与桥梁工程专业,2013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2]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43][46]、江苏森淼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8]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高级讲师、高级技师[9]

交通运输部试验检测工程师[8][48]、注册监理工程师[47][8][49],企业培训师。[8]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镇江民建市直支部副主委[8]。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51]

江苏省交通行业100人才[11],江苏省十佳试验室主任[3],江苏省交通技术能手[4],镇江市技工院校重点专业带头人[5]

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8][45],全国交通行业优秀QC小组成员[8]

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交通建设市场监督专家库入库专家[6]

出版专著《卓越源于理念》[7]合作出版专著《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的技工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2]

中文名

王芮文

性别

出生日期

1969-03-22

籍贯

凌源

民族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辽宁凌源

最高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业

高职教师

最高学位

硕士

代表作品

卓越源于理念(书名) 、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的技工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书名)

人物影响

江苏省交通厅100人才;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交通建设市场监督专家库入库专家;出版专著《卓越源于理念》

职称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成就

江苏省交通行业100人才,江苏省十佳试验室主任,江苏省交通技术能手,镇江市技工院校重点专业带头人。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93年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公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毕业。

2009年江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

2013年河海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MBA学位。

施工经历

曾在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工作,参加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先后任施工处主任助理、施工项目副经理。

在江苏省路桥公司参加宁高高速公路建设工作,任项目总工。

监理工作经历

在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建设监理部参加镇溧高速公路建设,担任镇溧高速公路溧阳段总监。

兼任镇江扬子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50],兼任2008年仪征市农村公路总监(组长)[50]

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在江苏森淼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从事试验检测工作,参加过常州西绕城高速公路、常溧溧高高速公路的建设,任中心试验室主任。

教学与企业培训工作经历

在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具有企业管理咨询和企业培训工作。

管理创新实践经历

曾在常州西绕城高速公路(2009年正式开工建设)和常溧高速公路建设期间推行中心试验室5S管理,在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推行SPC技术和6σ理念工具。

其他作品

出版专著
作品名称备注
《卓越源于理念》独著
《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技工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合著
《养护与清障》[8]参加编写
《公路施工安全及交通安全设施》[8]参加编写
《高速公路建设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上、下册)》[8]参加编写
地方及团体标准的编制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通用要求》《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土石混填施工技术规程》
《高速公路预制梁电蒸汽养生施工技术规程》《高速公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第1部分:实心六角块、混凝土衬砌拱》
《高速公路悬浇箱梁桥腹板裂缝控制技术规程》《高速公路路面 3D 摊铺施工技术规程》[51]
《电磁感应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技术规程》[52]《钻孔法波形梁护栏立柱埋置深度检测技术规程》[53]
《后张法预制构件孔道压浆施工技术规程》[54]《高速公路先张法预应力板梁底板纵向裂缝控制施工技术规程》[57]

主要成就

市厅级荣誉
江苏省交通行业100人才
江苏省交通技术能手
镇江市技工院校重点专业带头人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嘉奖
行业协会荣誉
江苏省十佳试验室主任
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
全国交通行业优秀QC小组成员
其他荣誉
学院优秀教师
河海大学优秀学员、优秀毕业生
常州市高速公路建设先进个人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施工技术》杂志发表《FMECA技术在预制PC箱梁施工质量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碎石芯桩软厚土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基于过程能力指标的水稳基层3D数字摊铺技术质量控制研究》等论文。

在北大核心期刊《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杂志发表《溧高高速公路后张法预制箱梁孔道压浆施工技术研究》、《强浸封闭法阻止构件混凝土表面碳化反应的方法研究》等论文。

在北大核心期刊《公路》杂志发表《三一重工智能碾压系统在路面施工中应用研究》、《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排水固结特性及试验研究》等论文

相关研发

研发《桥面铺装混凝土全自动喷淋养生小车》、《一种桥梁水泥混凝土墙式护栏全自动养生车》、《一种检测预应力构件孔道压浆质量的装置》、《一种用于路基边坡坡度检测的坡度尺》及《一种橡胶支座剪切变形角度测量装置》等5项专利设备及检测仪器。

研发《一种防止混凝土碳化的憎水强浸层保护结构》新型材料。

研发《检测预应力构件孔道压浆质量的装置及基于其的检测方法》以及《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碎石芯桩软厚土基处理结构和方法》等工艺方法。

课题研究

参与的研究成果《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深厚软基技术研究》经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课题《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路桥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研究》获镇江市2018年度技工院校优秀教科研成果。 

研究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压碎值的地区分布课题,形成论文《关于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压碎值技术标准的探讨》于2019年3月在《公路交通技术》杂志发表。

管理理念

曾在常州西绕城高速公路和常溧高速公路建设期间推行中心试验室5S管理,在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推行SPC技术和6σ理念工具。 

江苏省交通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

独著出版现代企业管理专著《卓越源于理念》。

合著出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专著《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的技工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

专业能力

镇江市技工院校重点专业带头人 

江苏省交通行业100人才 

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交通建设市场监督专家库入库专家 

民主党派人士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镇江民建市直支部副主委

大学兼职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

社会活动

教学与培训交流

2017年7月27日常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项目办组织召开了创建品质工程质量专题培训,邀请中心试验室负责人王芮文、欧定福讲解工程质量管理和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

2017年9月14日下午,中国民主建国会镇江市直支部、镇江润州区基层委员会来院举行座谈交流活动。民建镇江市直支部副主委王芮文做《机构领导力与U型变革》的主题演讲,通过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例证,指出我们应该转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善于找出问题的本源。教师之于学生,要偶尔去教书,经常去关心,总是在培育。

2018年1月2日下午,溧高项目办组织召开了溧高高速公路常州段路基桥涵工程冬期施工培训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心试验室王芮文做了本次培训。

2019年7月27日下午,江苏润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五峰山过江通道JL-2标总监办邀请了江苏森淼检测公司王芮文专家对支座施工技术进行培训讲座,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监理约4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讲座。

王芮文专家从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两个层面,结合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有深度地讲解,课件材料中大量支座病害的案例照片让大家感到触目惊心。总监郑步君结合讲座内容和病害照片中的具体问题,对现场施工工艺控制和下一步工作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技术创新与创新论坛

2018年9月,由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研制的专利设备——桥梁防撞护栏全自动喷淋养生设备在海启高速正式投入使用。该设备采用全智能化的设计,实现了自动加水、自动行走、自动停止和自动返回的全自动功能,解决了桥梁防撞护栏养生工序中养护不到位、得不到重视等问题。这项仪器的使用,不仅能确保混凝土的养护质量,而且还能大幅提高养生效率,节约养护成本。该设备由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王芮文牵头研发。

2019年,溧高高速公路首次在江苏使用路面3D摊铺技术,2020年4月,省交建局在溧阳召开高速公路路面3D摊铺技术交流会,溧高项目办中心实验室主任王芮文对3D摊铺技术综合评测展开说明,他认为,路面3D数字摊铺技术在全省的率先应用是高速公路路面质量管理由精细化转向精益化的标志事件,是一次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革命性变革。

2020年8月14日,由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主办的智能压实辅助技术施工观摩活动在江苏溧阳隆重举行。会上,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溧高高速项目中心试验室主任王芮文肯定了智能化的三一路面成套摊铺压实设备在溧高高速施工的效果,认为智能碾压系统是工程品质持续改进的利器。

2020年12月,由江苏森淼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专家王芮文研发的专利仪器“橡胶支座剪切变形角度测量仪”应用于常州国省干线桥梁检测,这是常州率先实现省内国省干道桥梁关节精确化检测。

2021年8月26日下午,分别由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三公司、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森淼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研发和应用的高速公路路面3D摊铺技术、高速公路路面智能压实辅助技术、钻孔法立柱埋置深度检测技术等3项技术作为江苏省企业协会推广工艺进行网络宣贯,[55]王芮文作为三项技术改进小组成员,在《以工程哲学的方法论引爆工程品质持续改进的速度与光》的质量评价材料中阐述了如下观点:[56]

交通品质工程对于工程本身,应表现为方案和设计可行、施工过程可控、建成的工程可靠;对于客户和社会,应表现为规划时符合民意、施工时深得民心、建成后服务于民众;对于项目参建单位和人员,应投入精力、付诸努力、沉淀内力、扩大自身影响力。他说,品质工程的实质就是价值工程,即应该寻求以合适的工程成本获得最佳的使用效率。他还总结出了品质工程始于设计(品质工程理论基础)、品质工程显于过程(品质工程的实践和方法)、品质工程终于评价(品质工程的成果特性)的品质管理三部曲。[56]

在用“合格率”指标来评价产品时,他认为,如果质量参数合格就行,那么创新的动力将尽失。产品达到技术要求,不能评价施工水平的高低,而合格率为100%,也不能得出不合格率为0的结论。所以,合格率掩盖了施工的真正水平,他得出的结论是:用合格率指标进行质量描述是政治正确,而非未来企业质量管理的合适表述。[56]

在评价3D工艺时,他在资料中指出,3D摊铺的应用,标志着公路工程施工精确管理时代已经到来,标志着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已经由精细化管理进入了精益管理的全新时代。[56]

在评价智能碾压工艺时,他在资料中指出,智能碾压技术,不再解决路面指标是不是合格的问题,而是解决精益施工问题。特别是三一无人机群协同施工必将是一场高速公路智能施工的伟大修炼,他将以最猛烈的创新体验,撼动工程建设者的灵魂![56]

管理观点

激情、勇气、创新、与时偕行[44]

工程质量持续改进不是原水平的继续,而是要 基于以下前提:第一,工程施工前,有详实的施工方案;第二,班组管理已经达到了执行力要求的水平,施工过程会百分百按方案执行;第三,工程产品质量已经达到或超过标准的要求;第四,统计方法已经应用于质量管理。在以上四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在工程产品中寻找改进机会的过程,才叫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44]

工程质量改进的机会来自于:第一,组织内部的好奇心与不满足;第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合同条件等的严格;第三,顾客的挑剔程度;第四,新的标准。[44]

顾客对工程产品质量改进负有几乎全部的责任,工程中顾客的态度是其他工业产品与公共产品质量管理之间最具有显著性的区别。[44]

工程中,大部分所谓的通病治理活动都一定不是质量持续改进活动,这些质量通病防治活动其实就是一种缺陷治理活动,是一种口号而非行动。[44]

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从优秀到卓越的体验,没有优秀就无法谈卓越。[44]

品质工程的创建不应该被理解为是一种投入,不应该是施工单位的负担,而应该是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寻求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最佳组合,施工标准化一定不是硬件的外观标准一致,而是软实力的标准化,平安工地表现为一种工地平安,而不是一大堆资料的积累。[44]

工程质量持续改进一定是基于降低成本的初心,不考虑成本的质量改进活动就是耍流氓,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的最终结果,实体更好,成本更低,利润更合理![44]

路面3D数字化摊铺技术是一次革命性的施工技术变革。[24]

智能碾压系统是工程品质持续改进的利器,它符合品质工程的周期率特性,符合过程控制理论的事中控制理念,是精益生产的内在体现,是设备迭代的必然结果,是来自于未来的工程质量解决方案。[15]

用合格率进行质量描述是政治正确,而非未来企业质量管理的合适表述。[15]

交通品质工程周期率:品质工程始于设计,品质工程显于过程,品质工程终于评价。[27]

在集体决策时代,设计和营造一个开放系统是领导力建设的基本任务。一个被打压和控制的体系内所有发出来的共同声音实际上是没有力量的。领导对权力的饥渴和员工对利益的垂涎是封闭落后系统的自然呈现。没有参与,哪里有认同?独断专行和救世主般的远见卓识只不过是自我迷恋。而一个活力四射,完全开放,全员参与和灵活调整的体系,更容易孕育出以革新的心态实现进化历程的伟大壮举。“下属为追随而质疑,上级为引领而倾听”这样的健康系统从来都不惧来自何方的任何种挑战和危机。[44]

核心在哪儿?人们从前以为地球是宇宙的唯一存在,后来发现原来地球是围绕着太阳在周而复始,再后来,我们发现了银河系,于是知道太阳系在围绕银河系中的某一区域转动,再后来,我们触碰到了上千亿个河外星系……究竟哪儿才是宇宙之核儿?人类文明已几千年,活了这么久我们才明白,原来寻找核心是一件费力又不得好的事情,它其实是一个未知区域,甚至根本没有存在过。我们总以为自己很重要,而实际上确实没那么牛。这是一个集体决策的时代,管理的视角已经转向协同创造,这是一个“不是去中心化,而是根本不应该存在中心化”的时代,谁把握了集体领导力的精髓并很好运用,谁就得以拥抱这个时代,从而享用未来光辉。[44]

对于老子关于领导力的关键论述可以品味一下:第四级,太上,不知有之。(这是一种超人的存在,是一种力场,见无形却能如氧气般为组织输送养分);第三级,其次,亲而誉之。(不要把自己当领导自居,特别是基层管理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将群众的智慧汲于己,用群众的力量创造业绩,是一个明智的领导者);第二级,其次,畏之。(忽略了领导力这一重要因素,以为‘我即是我职位‘,自大自我,官威十足,有一种小人得志的感觉。)。第一级,其次,辱之。(这是一种德不配位,完全没有领导力可言)。任何组织生存的第一要义是培养领导人才,极具领导力的领导人才是组织走向卓越的最首要的条件,我们不得不说,领导力的代代相承是百年事业的基石。只可惜,现实中的很多组织管理者都处在第二级和第一级这种低层次水平。‘我即是我职位‘的思想和德行是病态官僚体系病毒生长的温室,不根除这种思想,组织无法前行。[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