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关门海峡
北九州市位于日本的九州岛最北端,隔关门海峡于本州相对,隶属福冈县。北侧为日本海的响滩,东侧为濑户内海的周防滩。以北九州市为中心,形成了北九州都市圈及北九州工业地带两个经济区,是九州地方最具规模的都市圈之一。南侧为山地,为北九州国定公园的一部分。包括被选为新日本三大夜景的皿仓山和以喀斯特地形而闻名的平尾台。由于与位于关门海峡对岸的下关市往来密切,两地被合称为关门都市圈。气候
常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夏季多雨。北九州市北侧靠玄界滩的地区与山阴地方同样属于日本海式气候,东侧靠周防滩的地区则与山阳地方同属于濑户内海式气候,在两者之间的关门海峡则为日本海型与濑户内海型的折衷,常有浓雾发生。
地域

北九州
由小仓北区、小仓南区、八幡东区、八幡西区、户畑区、若松区和门司区7区构成。城市北部为工业区。小仓北区与八幡西区为商业区,尤其集中在鱼町和黑崎一带;门司区东南部、小仓南区、八幡东区和八幡西区的南部以及若松区西部为市郊农业区和主要住宅区。历史

北九州市在日本福冈县的位置
在令制国时期,现在的门司区、小仓北区、小仓南区以及八幡东区的东半侧属于丰前国企救郡,八幡东区的西半部与、八幡西区、若松区、户畑区则属于筑前国(远贺郡与鞍手郡)。1871年8月29日废藩置县时,丰前国改设为小仓县,筑前国改设为福冈县;直到1876年8月21日进行府县合并,属于小仓县的这些地区才被并入福冈县。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此地从过去一直是军事上的要冲,早在8世纪的藤原广嗣之乱,广嗣与政府军就曾于此作战,12世纪的源平合战,也在此进行了坛之浦之战。明治维新之后,由于下关地区设置了“关门要塞”,因此现在的小仓城、若松区沿海地带都成为管制地区,禁止一般民众进入,而日本陆军也在此设置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八幡制铁所。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原本规划的第二次核攻击作战计划,首要目标就是小仓市,而次要目标是长崎市。轰炸当天,由于轰炸机到达小仓上空时小仓天气状况差,无法确认目标位置,才将目标转向次要目标长崎市。也是因为位于军事据点,1901年日本政府在此设置八幡炼钢厂(日文名:八幡制铁所),开始带动了使地区的工业发展,逐渐发展出化工、汽车制造等产业,并形成今日的北九州工业地带。1920年代,现在的辖区已经大致被整合为门司市、小仓市、户畑市、若松市、八幡市。在当时就已经提出将五市,整合为一个新城市的构想;1963年2月10日,五个城市完成合并,并在同年4月1日成为政令指定都市,也是在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外第一个成为政令指定都市的城市。而在讨论合并后新市名时,曾进行了票选,原本票选第一名是“西京市”,第二名才是“北九州市”,但因为有人提出必须在历史上与天皇有关系才可以使用“京”的名称,因此最后选择了第二名的“北九州市”。1974年又将小仓区分为南北2区,八幡区分为东西2区,现共7区。1980年又建成西日本第一个集装箱基地(太刀浦码头)。现在日本在探讨实施道州制的同时,也有人提出将下关市与北九州市合并,但是两地正好横跨九州地方的福冈县与中国地方的山口县,所以没有成功。产业
1887年开发筑丰煤矿,1889年修筑门司港和若松港,1898年兴建了九州铁路和筑丰铁路,1901年八幡钢铁厂投入生产。曾有“钢铁工业支柱、军事工业基础”之称,起着日本现代工业基地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已开始形成以钢铁、煤炭、化学、矿山机械等为主的北九州工业区的轮廓,并逐步成为日本四大工业地带之一。

北九州的工厂
作为九州工业带(日本四大工业带之一)的中心北九州市、全日本新干线80%的铁轨既来源于此,为日本最主要的工业和港口城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的迅速发展,北九州在全国的工业地位稍有下降。60年代,在临海地区填海造陆,扩建工业用地,开发了新临海工业区。现在,工业仍是北九州市的支柱产业,除了钢铁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也致力发展汽车相关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工厂主要分布于洞海湾沿岸的户畑区、八幡东区和八幡西区的北部、若松区东部以及小仓北区。交通
北九州地处日本西南部水陆交通要冲。铁路有鹿儿岛本线、日丰本线、筑丰本线以及山阳新干线。海运有通往四国、大阪、神户、名古屋、东京的航线。有关门铁路隧道、新关门铁路隧道、关门公路隧道等海底隧道和关门大桥同本州下关市相通。同时,北九州港是对内同关西、关东、四国的海上交通枢纽;又是日本西部对外同中国、朝鲜的贸易门户。港口海岸线长约130公里,水域面积146.4平方公里,万吨级巨轮可自由靠岸。近年来,港口不断扩建,建有许多专用码头,如小仓地区的钢铁专用码头、洞海地区的木材专用码头和门司地区的水果专用码头等。
污染措施
北九州曾经是日本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如今却成为一个全世界城市都争相效仿的环境治理的模板。上世纪六十年代,工业发展令北九州成为日本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而当时整个日本已经被西方媒体称为“环境噩梦”。北九州的环境治理最先是由当地妇女发起的。她们首先意识到不加限制的经济发展对自己家庭的伤害,于是自发成立妇女组织,通过多种形式迫使政府官员和公司控制污染。
北九州的妇女组织还渐渐将环境污染变成一个选举议题,借此向官员们施加压力。1967年,在日本政府通过第一个污染法。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北九州的工厂都转而烧低硫煤,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1990年,北九州成为第一个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奖的日本城市。有专家分析认为,北九州向外界传达了重要的信息--普通老百姓的积极行动可以改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北九州开始对外输出“北九州模板”,即派出环境顾问到发展中国家帮助当地政府制定和执行对抗污染的措施。如今,北九州还建立了环境博物馆,通过展示北九州的今昔对比,向子孙后代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

小仓城
小仓城八幡制铁所(世界遗产)
河内藤园
小仓赛马场
门司港怀旧地区
平尾台
皿仓山

太空世界主题乐园
太空世界主题乐园森鸥外故居
北九州市立美术馆
北九州市松本清张纪念馆
九州铁道纪念馆
教育
大学北九州市立大学
九州工业大学
九州齿科大学
九州女子大学
九州共立大学
九州国际大学
西日本工业大学
九州营养福祉大学
西南女学院大学
产业医科大学
早稻田大学北九州校区
福冈大学北九州校区
短期大学东筑紫短期大学
九州女子短期大学
西南女学院短期大学部
折尾爱真短期大学
姐妹城市
大连市(中国)
葫芦岛市(中国)
塔科马市(美国)
诺福克市(美国)
仁川广域市(韩国)
获得荣誉
2020年12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联合国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2021:全球城市价值链—穿透人类文明的时空》发布,北九州位居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190名。[1]
2020年12月20日,北九州市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