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的。其目的在于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

中文名

维也纳会议

提议者

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

时间

1814年9月18日—1815年6月9日

地点

奥地利维也纳

性质

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

会议内容

恢复欧洲封建秩序

外文名

Le congrès de Vienne(法语)

目的

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

重要战役

滑铁卢战役、莱比锡战役

仲裁原则

正统原则,补偿原则,势力均衡原则,围堵法国原则

存在问题

牺牲小国利益,保持大国均势

旗帜和原则

复辟、正统主义、均势和补偿

主要参与国

英国、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

基本介绍

维也纳会议

虽然拿破仑在会议期间重回法国但会议还是继续进行。会议决议于滑铁卢战役前九天被签署。技术上来说,维也纳会议实际上从未召开,因为实际上没有召开过任何真正的大会,所有讨论都是在各个列强之间的非正式会晤中进行的。

会议讨论了整个欧洲在拿破仑战争后的形势问题。唯一没有讨论的是与法国的和平问题,这个问题在会议召开前数月(1814年5月30日)就已经在法国和反法同盟的《第一次巴黎和约》(即《法、奥、俄、英和普和平条约》)中签署了。

背景

1815年3月,会议因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重返巴黎而中断。在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重返巴黎到同年6月28日路易十八复辟的百日王朝期间,维也纳的代表们等待着战争的结果。

3月13日,拿破仑重返巴黎前六天,维也纳会议将拿破仑定义为歹徒。四天后英、俄、奥、普四国联盟组织了一支15万人的军队来结束拿破仑的统治。

拿破仑一开始试图与盟军中的一方或对方谈判让他们不要入侵法国,但这个谈判失败后他知道他唯一的希望在于在盟军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前首先攻击盟军。假如他能够在援军到达前消灭位于比利时的盟军的话,他也许可以将英国逐出欧洲大陆,然后击败普鲁士。他过去已经多次成功地使用过这个战略了。[1]

6月18日的滑铁卢战役粉碎了拿破仑的希望。获胜的盟军一直追击到巴黎,路易十八再次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到南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上。

拿破仑帝国终结后,欧洲各国急于瓜分相关利益,故在维也纳召开了维也纳会议。

参加者

维也纳会议

会上英国的代表一开始是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子爵(ViscountCastlereagh),1815年2月后是威灵顿公爵,最后一周中威灵顿离开去与拿破仑作战,则又回归卡斯尔雷代表。奥地利的代表是其外相梅特涅(Metternich)和他的副外相威森贝格伯爵。普鲁士的代表是首相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堡亲王以及外交家和学者威廉·冯·洪堡。法王路易十八的代表是塔列朗(Talleyrand)。俄罗斯的代表名义上是其外长卡尔·内色罗德,但实际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本人大多数时间在场。一开始四个战胜国打算不让法国参加他们的内部交涉,但塔列朗很巧妙地在会议的第一个星期将自己插入了他们的内部交谈。

会议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在这五个列强之间解决的。在一些问题中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的代表参加,在德国问题中汉诺威、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的代表参加。由于大多数代表在大多数时间里无所事事,会议的东道主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于是举办了许多娱乐活动来消遣这些代表。因此德利涅亲王说:“大会不行动,大会在跳舞。”(leCongrèsnemarchepas;ildanse.)

与会国目标

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目标在维也纳会议取得最大利益,他决心夺取波兰,进军西欧,像拿破仑那样,成为欧洲的新霸主。

英国则决心阻止任何一国,不论是法国抑或俄罗斯在欧陆建立霸权,并着力保持海上霸权、取得海外殖民地及海外航运利益。

与此同时,奥地利不欲俄干预中欧事务,故反对亚历山大一世对波兰的领土要求,并因要应付普鲁士希望提升在德意志地区的领导地位的野心,亦须着手巩固在德意志的盟主地位。

除了利益冲突外,在对革命的态度上各列强亦有分歧,奥地利、俄罗斯、普鲁士三国决心压抑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的发展,但英国却无意让上述三强借干预他国之革命来扩张势力。而法国的塔列朗则在会议中希望借列强之利益矛盾及对革命见解之不同,从中维护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以免列强一致对法国的惩罚。

会议过程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各战胜国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所有欧洲国家都有代表参加,共计216人。其中有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他的首相哈登堡公爵、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和他的宰相梅特涅、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勋爵和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等显赫人物。这虽然是一次全欧会议,但是操纵会议的是四个战胜国——俄、英、普、奥。这几个大国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瓜分赃物,以满足本国的领土野心;打着“正统主义”招牌,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旧秩序,使旧封建王朝复辟;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在这几个大国中,沙皇俄国的野心最大,它一心一意想扩张领土,以建立俄国在欧洲的霸权。奥地利则力图建立自己在中欧特别是在德意志的优势。英国则希望一方面保持欧洲大陆诸国的均势,另一方面扩大英国海外殖民地以加强英国在海上的霸权地位。普鲁士也要求扩张领土,以便同奥国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因此,在维也纳会议上,这些强国的外交代表唇枪舌剑,争论得非常激烈,争论的焦点是波兰和萨克森问题。俄国企图独占华沙大公国,提议把萨克森合并给普鲁士,以补偿它在波兰损失的土地。这样,俄国把普鲁士拉到自己一边。奥地利则反对沙俄独占华沙大公国和普鲁士吞并萨克森,于是就和英国联合起来。法国害怕东邻普鲁士的强大,也站在英、奥一边。1815年1月3日,英、奥、法三国签订了秘密同盟条约,规定三国如遇他国进攻,就互相援助,法奥各出兵15万,由英国供应军火。两个阵营的斗争愈演愈烈,几乎闹到决裂的地步。由于拿破仑重返法国,各战胜国才达成协议,并且在1815年6月9日匆忙签署了“最后总决议”。

“最后总决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恢复欧洲许多国家封建王朝的统治。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的波旁王朝、葡萄牙的布拉冈扎王朝以及德意志、意大利各邦的王朝都复辟了。罗马教皇也恢复了“自己的统治”。

第二,为了几个大国的利益,任意处置欧洲及海外领土。波兰遭到第四次瓜分:华沙大公国的大部分领土为沙俄所得,波兹南和格但斯克留给普鲁士,加里西亚仍归奥地利。这样,波兰只剩下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由俄、奥、普三国共同“保护”。沙俄继续占有芬兰和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领土),但由于瑞典失去芬兰,就把挪威划归瑞典作为“补偿”。普鲁士得到萨克森的2/5的领土及其他一些邦的土地,结果使疆界扩大到莱茵河左岸和波罗的海南岸。英国取得马尔他岛,原法属多巴哥、圣卢西亚(都在西印度)、毛里求斯等地,并且从荷兰人手中夺得南非开普殖民地和锡兰岛(斯里兰卡),从而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确立了它的世界殖民地霸权地位。

第三,建立德意志邦联,这个邦联由德意志34个邦和4个自由市(汉堡、不来梅、卢卑克和美因河上的法兰克福)组成,奥地利代表主持邦联会议。这个邦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松弛的政治联盟,各邦享有独立的主权。因此,德意志继续保持分裂的局面。[3]

第四,把法国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内,东北边境的17个城堡和要塞由反法联军占领3至5年,占领军的费用由法国负担。法国必须赔款7亿法郎,并且交出军舰。为防止法国再起,同它毗邻的比利时被并入荷兰,成立尼德兰王国;卢森堡公国也归尼德兰执政兼管。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作为法、奥、德、意诸国的缓冲地带。为了加强瑞士的力量,又把瑞士的边境扩大了,把许多战略上的重要山隘都划归瑞士。

第五,维持意大利的分裂局面,并把它的大部分土地置于奥地利的主宰之下。奥地利取得了伦巴底和威尼斯。以突斯坎纳大公国为奥地利斐迪南大公的世袭领地,以莫登纳公国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得埃斯特大公的世袭领地,以帕尔马公国为前法兰西帝国皇后玛丽·路易丝的终身领地。撒丁王国收回萨伏依和尼斯二省,并且合并了热那亚。

这样,维也纳会议置各国人民的愿望于不顾,恢复了被革命推翻了的封建君主的统治,把从拿破仑统治下获得解放的民族,又置于战胜诸国的民族压迫之下。

神圣同盟对于革命运动的镇压1815年9月26日,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奥、普三国君主宣布成立“神圣同盟”。同盟议定书规定:参加同盟的国家要以基督教教义作为他们行动的唯一准则:“根据圣经训示,一切人要彼此以兄弟之情相待的教导,三位缔约君主将一致以一种真诚的不可分的手足之情互相联系,并彼此视同为一国同胞,无论何时何地,均将互相救援”;“他们将根据同样的友爱精神引导臣民和军队保卫宗教、和平和正义”。“神圣同盟”提出的所谓原则并非是各国遵守一定义务的列强协定,但它所表现的强烈的君主主义和教权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仍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切实执行“神圣同盟”的任务,同年11月,英、俄、奥、普缔结“四国同盟”。同盟条约声明,同盟国的任何一方如受到法国攻击,各同盟国将出兵相助。并规定,“为了维持欧洲和平,……定期召开会议”。1818年,法国加入这一同盟,但以法国为其潜在的敌对力量的“四国同盟”仍然存在。由此可见,“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共同目的是从原则和具体行动上来巩固维也纳会议所确定的反动秩序,旨在镇压一切革命运动。[3]

但是,反动势力是阻止不了历史的前进步伐的。到二三十年代,革命风暴席卷了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俄国、法国及比利时,沉重地打击了各国反动派,促使“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走向瓦解。

革命首先发生在西班牙。波旁王朝在西班牙复辟后,立即开始了反动的统治,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这就激起了1820年的革命。西班牙革命使欧洲各国君主惊慌失措。1822年“神圣同盟”召开会议,不顾英国的反对,会议决定授权法国出兵镇压。1823年西班牙革命终于被扑灭了。

1820—1821年在意大利也爆发了革命。英、俄、奥、普、法在梅特涅的建议下,派奥军前往镇压,意大利革命也遭到失败。

但是,希腊革命却使得欧洲反动派大费手脚,并且引起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分裂。[4]

1821年3月,希腊人民掀起了反对土耳其统治奴役的民族解放战争。战果迅速扩大,经过一年的战斗,人民武装解放了希腊的大部分地区。1822年革命人民召开了国民会议,制定了宪法,宣布希腊独立。但是土耳其的封建统治者不甘心失败,他们派出大军进行残酷的镇压。土耳其军队所到之处,疯狂地屠杀人民。到1827年,希腊革命力量已被摧残殆尽。但是,英勇不屈的希腊人民继续战斗下去,他们展开了游击战,沉重地打击了土耳其的军队。希腊爱国志士的这种坚强的革命精神,赢得了欧洲各国进步人士的同情和支持。人们争先恐后地捐款以支援希腊人民的斗争。英国的杰出诗人拜伦热情洋溢地奔赴希腊,投身于希腊的解放战争,并且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然而,希腊的人民解放战争在欧洲各国统治阶级中间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奥国统治集团害怕希腊革命会引起奥地利境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因而极力主张镇压希腊革命。但是,沙俄却提出反对的意见。它的一贯政策是削弱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控制两个海峡,以扩大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在沙俄眼中,希腊革命正好削弱土耳其的势力,并且是俄国势力渗入巴尔干的好机会。因此,俄国便以希腊东正教的当然的保护者自居,谴责土耳其对希腊人的屠杀。英、法两国为了扩大自己在巴尔干的势力,也同情希腊革命。这使“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内部的矛盾扩大了。1827年7月,俄、英、法三国在伦敦签订“希腊绥靖”公约,要求以停战作为解决希腊问题的前提条件。但是,土耳其拒绝停战,因此这一年10月,三国联合舰队出动了,并且在纳瓦利诺海上把土耳其-埃及舰队摧毁了。这一场海战沉重地打击了土耳其,使其失去镇压希腊革命的能力。

然而,俄国出于侵略的目的,把对土耳其的战争继续下去,并且于1828年正式对土宣战。土耳其军队连遭失败,到1829年被迫求和,与俄国签订亚得里亚诺堡条约,承认希腊独立。

希腊是独立了,但是俄国势力马上渗入独立后的希腊。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复辟王朝被推翻了,建立了代表金融势力的“七月王朝”。

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比利时在同一年8月也发生革命,宣布比利时脱离荷兰而独立。

这样,一系列革命冲破了维也纳会议安排下的反动体系。这也意味着“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瓦解。

会议结果

在会议上争执最大的问题是波兰及萨克森王国前途所属问题。俄罗斯和普鲁士建议将此前被俄、普、奥瓜分的波兰的大部分地区让出来建立一个独立的波兰王国。而授予亚历山大一世则同时成为俄罗斯皇帝与波兰国王。作为补偿普鲁士在波兰的损失,俄普两国希望普鲁士获得萨克森王国。他们认为,萨克森国王没有及时参加反拿破仑的联盟,且是最后一个舍弃法国的国家,因此他的王国不配继续存在。[5]

但是奥地利、法国和英国反对这个计划,因为他们不欲俄普两国势力因而上升(波兰位置平原有利农业发展,萨克森则是德意志地区中工业甚发达的地区)。在塔列朗的安排下,这三个国家于1815年1月3日缔结了一个秘密条约。在会议上,三国基于正统原则,他们反对俄普两国的建议,并警告会基于秘密条约,在必要的情况下联合作战来防止俄普计划的成功。虽然结盟的三个国家还没有精力进行战争,俄罗斯和普鲁士还是被这个威胁吓倒,收回此一领土建议。

最后波兰的领土由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瓜分,仅剩下克拉科夫成为一个自由城市(但最后亦在1830年的革命中被俄罗斯占领)。而萨克森问题则以普鲁士获得萨克森40%的地区(后来成为萨克森省),剩下的地区依然交给其国王腓特烈·奥古斯特一世来作解决。

奥地利

取得波兰人居住地加里西亚。割让奥属尼德兰(即比利时)予荷兰,成为联合荷兰王国。取得意大利的伦巴底及威尼斯。取得达尔马提亚。[4]

德意志

没有恢复神圣罗马帝国,而组成了德意志邦联,由奥地利任主席,之前三百多个邦国被合并作三十九个邦国。它们分别是:奥地利帝国、波希米亚王国(奥属)、普鲁士王国、巴伐利亚王国、汉诺威王国、符腾堡王国、巴登、黑森-卡塞尔、黑森-达姆施塔特、荷尔斯泰因、萨克森-劳恩堡【尼德兰(荷兰)】、布伦瑞克、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拿骚公国、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萨克森-科堡-哥达、萨克森-迈宁根公国、萨克森-希尔德堡豪森、梅克伦堡-史特雷利茨、奥尔登堡、安哈尔特-德绍、安哈尔特-贝恩堡、安哈尔特-克滕、施瓦茨堡-松德斯豪森、施瓦茨堡-鲁多尔、霍亨索伦-黑欣根、列支敦士登、霍亨索伦-锡洛马林根、瓦尔德克、罗伊斯-格赖茨、罗伊斯-基拉、绍姆堡-利珀、利珀公国、卢森堡以及亲王国:汉堡、不莱梅、法兰克福自由市、洪堡、吕贝克。

普鲁士

取得波兰人居住的波兹南。取得五分之二萨克森的领土。取得威斯特伐利亚地区及莱茵河地区。取得瑞典属波美拉尼亚。成为德意志邦联的副主席。

俄罗斯

取得之前由瑞典统治的芬兰。取得大部分的波兰。

维也纳会议

英国

英国取得的大多数是海外的贸易及补给据点。取得地中海的马耳他岛及爱奥尼亚群岛。取得西半球的特立尼达岛。取得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取得南非的好望角。取得北海的赫尔戈兰岛。[3]

荷兰

割让南非与锡兰(今斯里兰卡)予英国、取得奥属尼德兰(比利时),组成联合荷兰王国。

瑞士

取得法国三个州,组成由二十二个州合成的独立国家。由列强保证中立。[3]

意大利

伦巴底及威尼斯割让予奥地利帝国。摩德那、帕尔马、都斯加尼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皇室的人员统治。

教皇重掌教皇国。西班牙的波旁王朝于两西西里王国复辟。伊曼纽一世复辟并统治皮德蒙及萨丁尼亚,并获得了热那亚共和国。

瑞典

因失去芬兰及瑞典属波美拉尼亚,因而取得挪威作补偿。

伊比利亚半岛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边境城市奥利万擦(Olivenza)被判为葡萄牙领地,但西班牙忽视了这个决定,这个地区继续受西班牙控制。

其他决议

规定开放国际河流如多瑙河给各国,以方便贸易。通过禁止奴隶贩卖,改善人权。[4]

神圣同盟

神圣同盟并非维也纳会议的直接内容,但与维也纳会议相连。它是亚历山大一世的产物,在这个同盟中多个欧洲君主同意维持基督教原则。虽然大多数会议上的政客嘲笑这个同盟,所有欧洲君主还是同意它。没有参加这个同盟的有教宗庇护七世,他不肯与这么多新教徒参加这样一个同盟,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他对基督教原则不感兴趣,和英国国王乔治四世,他只有在议会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参加这样一个同盟(但他以汉诺威国王的身份参加了这个同盟)。后来神圣同盟与欧洲的保守势力,尤其是梅特涅的政策,连到了一起。

参加会议的国家还决定按会议决议第六款定期举行会议:[4]

为了保证目前条约的执行、巩固各国之间的联系,以及维持目前四位君主之间的密切友好关系我们决定定期举行会议……以达到维持各国富强和维持欧洲和平的目的。

这一条导致了一个欧洲协调会议系统的建立和后来许多会议的召开。其中最主要的会议有四个,分别为1818年的亚琛会议、1820年的特拉波会议、1821年的莱柏克会议以及1822年的凡罗拿会议

和约

1856年2月25日起,克里米亚战争交战国英、法、撒丁、土耳其与俄罗斯以及和议发起者奥地利举行会议。后因讨论黑海海峡问题,又邀请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签字国之一普鲁士参加。3月30日签订《巴黎和约》。和约规定,欧洲列强正式承认土耳其为“欧洲协调”的一国,并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完整”;俄罗斯把多瑙河口及南比萨拉比亚归还给摩尔达维亚。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包括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东正教教徒的保护权,由列强共同保障其利益。[3]

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仍处于土耳其宗主权之下,塞尔维亚自治,但土耳其苏丹对塞尔维亚的最高权力仍保留;俄罗斯将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收复被英、法联军占领的塞瓦斯托波尔及克里米亚的其他城市;黑海中立化,黑海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禁止各国军舰通行,俄、土在黑海都不得保有6艘以上800吨的轮船和4艘以上200吨的船只,也不得在黑海沿岸设立海军兵工厂和海军要塞。多瑙河上贸易航行完全自由,对一切国家开放,并由英、俄、法、奥、普、撒丁和土耳其组成“欧洲多瑙河委员会”来保证这一规定的执行。

维也纳和约

《维也纳和约》,一般包括《维也纳条约》本身、巴黎条约以及英国与殖民地处理方案,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1919年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和约》之间影响最深远的外交协定。它有优点也有弱点。这个和约在法国引起的怨恨极小;这个先前的敌国接受了新的和解协定。它结束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欧洲控制亚洲和美洲殖民地的冲突,约有六七十年没有别的殖民帝国向英帝国提出严重的挑战。18世纪另外两个造成摩擦的起因,即对波兰的控制和德意志的奥普两国二元争斗,也平和了下来,约维持五十年之久。1815年和约对过去的争端处理得较有成效;而对未来的问题的处理就不那么成功,这是理所当然的。《维也纳和约》在当时并不是很偏狭的;它决不是十分反动的,因为会议并没有怎么表示要恢复战前的状况。在1815年后得到加强的反动倾向并没有写入条约内。[3]

然而,这个条约并没有使民族主义者和民主派感到满意。特别是在德意志,对许多自由派来说,甚至感到很失望。不考虑人民的愿望,把一些民族从一国政府转移给另一国政府,在19世纪的条件下,就为以后的大量动乱开了路。那些调解者实际上是敌视民族主义和民主的,而这两者是即将到来的年代的强大力量;他们有充分理由把这些力量视作导致革命和战争的力量。他们一心一意要解决的问题是恢复均势,即恢复“欧洲的自由”,并建立持久的和平。在这方面他们是成功的。他们恢复了欧洲国家体系,即许多君主和独立的国家生存于其中而不必担心被征服或受统治的体系。而他们所建立的和平,虽然在1830年稍受到些破坏,在1848年又受到些破坏,但整个来说却维持了半个世纪;而且在1914年以前,在不到一个世纪中,在欧洲没有发生过一次持续达几个月以上或有许多大国卷人的战争。[6]

《维也纳和约》就这样结束了在法国革命后接踵而来的遍及欧洲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大动乱局面。然而甚至维也纳会议中最保守的外交家也承认,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真正地消失;神圣同盟和1815年后的一些保守的欧洲国家的警惕的确表明,法国革命是多么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地方,那里革命思想深入人心并富有影响力。例如,当维也纳外交家们正在努力恢复欧洲的稳定局面和秩序时,拉丁美洲在为从西班牙争取独立而进行斗争,国家主权的新概念继续被引用,并继续在整个新世界传播。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已经证明,一个更公开的、新的、社会的和职业的提升制度,是如何使一个国家在行使权力方面比任何传统的君主制国家更有效率。革命政权曾采用动员全国经济资源、军事力量和广大居民的一些新方法,所有这些在其他现代国家的全国总动员中会再次出现。总之,法国革命和拿破仑为现代世界提供了政治组织工作和独裁统治的一些新模式。同时,一些著名的革命事件也有助于传播人权、政治参与、民主政府和经济组织工作的一些新观念,这些新观念仍然会是遍及现代世界大多数地方的强有力的文化观念;而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中都得到发展的民族主义大众思想意识,迅速变成了现代世界历史中的一个最普及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力量。[4]

所有这些思想有助于产生和重塑现代社会一些富有特点的制度。在维也纳会议后和其他一切企图保卫或复活旧秩序的努力后,这些思想继续吸引着热烈的支持者。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不管造成了怎样的混乱局面和可怕的破坏性暴力,但制造了一项持久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遗产,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现代国家,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会议仲裁原则

正统原则

承认1789年前法国及其他各封建君主是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制度及所属领土,若原有君主被拿破仑推翻,可由其兄弟或亲属代替为世袭君主、于是路易十八在法国、斐迪南七世在西班牙、奥伦治王室在荷兰、斐迪南一世在两西西里王国、教皇在教皇国皆恢复统治。[4]

所谓正统主义是维也纳会议处理国际问题,特别是解决领土归属、政权归属间题的基本准则之一的说法是过于天真的。而认为正统主义的奉行,使得许多旧王朝复辟,保护了小国,则是因教条地看待国际问题而得出的主观结论,是失之偏颇,有悖于事实的。没有哪一王朝不认为自己是正统的,而承认别国的王朝是不是正统,又完全是据其对自己的利害而定的。在维也纳会议上,对各国政权、领土的兴替与分割,所依据的自然不是什么正统主义,而只是实力、国势和纵横裨阖的手腕而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对正统主义的评价应是实事求是和适当的,过分看重它,过于渲染它对重建和维护封建旧秩序的功用,过于强调它对维也纳会议和世界局势的影响,则是不适当的。

补偿原则

重整版图的过程中失去领土的国家及在对拿破仑力战有功的国家均给予补偿。

势力均衡原则

确保在重整欧洲版图的过程中,无一国家可取绝对的优势以如拿破仑般主宰欧洲。[3]

围堵法国原则

增强法国周边国家的力量,以围堵法国,以防其扩张。

上述后三个原则皆是领土分配的准则,而会议的领土决定很多都是此三项原则所综合产生的,而无法简单归纳为某单一原则下的产物。

评论及影响

维也纳会议经常受到19世纪和现代历史学家的批评。它忽略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趋势,低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政治和社会保障的要求,间接促成日后欧洲的革命浪潮;并且牺牲许多小国利益以保持大国的势力均势及恢复欧洲旧有秩序,而所谓的欧洲协调合作常规架构目的也只是在欧洲大陆建立一个顽固的保守系统。事实上,英国辉格党反对党在会议结束时就已经提出了这些批评。维也纳会议成为了通过压制法国大革命所提出的自由主义和民权来换取和平和稳定的保守系统的一部分。[1]

20世纪内也有许多历史学家赞成会议中所取得的成就,如对战败国的处理手法较宽容、建立欧洲协调的合作常规架构、废除奴隶买卖、开放国际河流皆对重建和平及欧洲社会之进步有所贡献,他们认为这个会议的决定使得近一百年(从1818年到1914年)中没有发生席卷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这些历史学家中也包括亨利·基辛格,他的博士论文的内容就是维也纳会议。

会议在跳舞

维也纳会议从1814年9月开始到1815年6月结束,期间大会却从未正式开过。维也纳的

维也纳会议

市民们看到的则是数千涌进涌出的客人。他们包括5位现任帝王:俄国沙皇、普鲁士、丹麦、符腾堡和巴伐利亚的国王,216个公侯家族代表(他们原本是诸多小邦国的君主,后被剥夺了原有权力,如今寄希望于由此恢复以往的天堂)。除了这大大小小现在和以往的统治者外,还来了大批的大臣、外交官、作家和政客。像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现代体操的创始人雅恩也都来到了维也纳。这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国际会议,除奥斯曼帝国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参加了。

这些外来客不仅要提出各自的诉求,参加辩论,亲身经历这在欧洲历史上数百年才有一次的盛会,他们也要欢庆、娱乐。这一次,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扮演了好客东道主的角色。在会议期间,他每天平均要拿出30万法郎。舞会、宴会、庆典、音乐会、戏剧演出一场接一场。值得一提的是,在维也纳会议期间,贝多芬也被动员出来参加演出,曾指挥演奏了《菲岱里奥》等作品。[4]

就像如今的商家促销不愁找一个理由那样,欢庆、宴会的由头也很容易找到。1814年10月18日是莱比锡大捷的一周年纪念日,反法联盟的参战方都分别举行了宴会,第一天是奥方举办,第二天就轮到俄国大使作东。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12月6日举行盛大宴会,理由是庆祝他的一个妹妹叶卡德琳娜女大公的父名日(我们知道,沙皇一共有9个弟弟妹妹),席开50桌,宾主欣赏着俄罗斯的民间歌舞,嘴里吃着珍膳佳肴:伏尔加河的鲟鱼、法国的牡蛎、意大利巴勒莫的橙子和不顾严寒、千里迢迢从圣彼得堡运来的樱桃……旨酒佳肴之后,当然是跳舞。沙皇与他垂青的贵妇名媛依次跳舞:跳了一个又一个,舞了一场又一场。有人因此说“沙皇只顾跳舞,不管罗马大火!”

在经历了25个动荡的革命和战争的年头之后,欧洲的贵族们感到,威胁他们世界的危险终于过去。他们情不自禁地疯狂欢庆。[3]

四强与五强

除了沙皇之外,在会议期间最具特色的人物可说是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本来这次会议的主角就是反法联盟的四大强国:俄、英、普、奥,由于他们之间的角力和纷争,才使“会议毫无进展”。无论从实力和以往的贡献而言,奥地利均列四强之末:它是最后一个与拿破仑撕破脸的国家,打败拿破仑的主力是俄国与普鲁士,虽说在1813―1814年的战役中,奥地利出了兵,但去得太晚,而且军队的供应和训练都很差。当拿破仑欲图东山再起时,是英国和普鲁士军队给于迎头痛击。但长袖善舞的梅特涅,不仅牢牢把握住了四强之一的位置,而且看起来还像是胜利方的领袖。这就是奥地利在财政非常拮据的情况下,举办维也纳会议的原因。梅特涅作为东道主成了“名副其实的会议的主席”。在欧洲范围内,他为了遏制俄国的势力,而尽力设法保存法国的实力来作为一种抗衡的力量;在德意志诸邦范围内,他则极力维持普奥至少并驾齐驱的局面。梅特涅的折冲樽俎、纵横捭阖竟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成功。

作为战败国法国的外交大臣,在谈判中本没有塔列朗说话的地方。然而塔列朗却用了两招打破了这一局面。一招是利用四强之间的矛盾。另一招则是借“如何正确看待法国”这一问题。在塔列朗看来,波旁王朝复辟后的法国完全符合正统主义原则,它显然是一个被解放的国家。塔列朗强悍而又巧妙地维护了法国的利益。法国最终得以保住1790年的国界。在欧洲历史上,这是对战败国惩罚最轻的一次。在这之后,法国又钻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俄、英、普、法、奥被称为欧洲的五强。

会议结束

如果没有拿破仑的百日事变,维也纳“会议的跳舞”和讨价还价的谈判还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一切在1815年6月9日——滑铁卢战役的9日前戛然而止——维也纳会议结束。[3]

维也纳会议亮明的旗帜和原则是:复辟、正统主义、均势和补偿原则,即政治复辟和领土分赃政策。当时的四大战胜国和法国,在彼此作了若干让步后,在政治、领土诸方面看来都各得其所。然而,复辟的波旁王朝就在十几年后被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而以“欧洲宰相”自诩的梅特涅则在1848年的革命风暴中被赶下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