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萨克图汗部亦称札克毕拉色钦毕都尔诺尔盟、喀尔喀西路,在外蒙古西部,东北界唐努乌梁海部,东界赛音诺颜部,南界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及甘肃、新疆二省,西与西北界新疆阿山道及科布多部。康熙三十年(1691年)置。

历史

汉匈奴右贤王、魏晋鲜卑右部地,金末乃蛮南部居此,明时有元太祖十九世孙赉瑚尔,属喀尔喀右翼长,所部尊之曰汗,子素巴策嗣,始号札萨克图汗。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入侵喀尔喀三部,此时札萨克图汗沙喇已被杀,其弟策旺扎布投奔清朝。三十年(1691年),策旺扎布赴多伦诺尔觐见康熙皇帝,受封为札萨克和硕亲王,置札萨克图汗部。次年,编札萨克图汗部为九旗:

札萨克图汗部中旗(札萨克图汗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左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右旗(《平定朔漠方略》无此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左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前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前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后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后旗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晋封策旺札布为札萨克图汗。雍正十年(1732年)削策旺札布汗爵,以其叔父之子、右翼左旗札萨克格埓克延丕勒袭札萨克图汗位,兼管札萨克图汗旗与右翼左旗,视为一旗。乾隆时札萨克图汗部增至十八旗,与所附辉特部一旗,共十九旗,会盟于札克河源头之毕都尔诺尔,蒙古语称河源为“色钦”,故称札克毕拉色钦毕都尔诺尔盟。

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置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后末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置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次旗,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置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置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末旗,雍正二年(1724年)置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后末旗,雍正四年(1726年)置札萨克图汗部左翼中旗,雍正六年(1728年)置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左旗,乾隆二十年(1755年)置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右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置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末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置附辉特旗,罗布藏后裔。乾隆三十年(1765年)置,授辉特台吉拉克沁噶喇为札萨克一等台吉,附札萨克图汗部游牧。

旗盟

清康熙间,素巴策曾孙策旺札布,为噶尔丹战败,率族来归,诏袭汗号,领部众,自是始称札萨克图汗部,所部初分十旗,后增八旗,附辉特一旗,凡十九旗,统盟于札克必刺色钦毕都,里雅诺尔,纪克,谓极左,必刺,山水,色钦,水源也,地势据阿尔泰山之左,形如玦,其缺处江向,札布干河流贯其间,北部多森林,南部多泉泊,为天然牧场,名旗所在分列于后,(所属除部境外,又有唐努乌梁海五佐领,详唐努乌梁海条。)札萨克图汗旗兼管右翼左旗,在南境,盟长额尔德尼弼什哷勒图札萨克图汗多罗郡王自领,左翼中旗在中部,札萨克镇国公,与右翼后旗同牧,左翼前旗在北境,札萨克辅国公游牧,左翼后旗在南境,札萨克辅国公游牧,左翼左旗在西北境。札萨克一等台吉游牧,左翼右旗在西境,札萨克镇国公游牧,中左翼左旗在东北境,札萨克多罗贝勒游牧,中左翼右旗在东北境,札萨克辅国公游牧,中左翼未旗在东北境,札萨克一等台吉游牧,左翼后末旗在北境,札萨克一等台吉与左翼前旗同牧,右翼前旗在西南境,札萨克一等台吉游牧,右翼后旗在中部,札萨克一等台吉游牧,右翼右旗在东南境,境萨克辅国公游牧,右翼右末旗在东北境,札萨克辅国公游牧,中右翼左旗在西境,札萨克一等台吉游牧,中右翼末旗在西境,境萨克辅国公游牧,中右翼末次疾苦在北境,札萨克一等台吉游牧,右翼后末旗在西境,札萨克一等台吉游牧,浑特旗在中部。

变迁

外蒙古独立后,札萨克图汗部故地属蒙古国。1923年,蒙古人民党政府将其改为“杭特希尔乌拉省”。其地大致相当于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以及库苏古尔省、扎布汗省、乌布苏省的部分地区。

札萨克图汗世系

世代

姓名

年份

备注

第一代素巴第?-?
第二代诺尔布?-?素巴第子
第三代旺舒克?-?诺尔布子
第四代成衮?-1684年旺舒克弟
第五代沙喇1684年-1687年成衮子。
展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