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S. Altshuler),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苏联的塔什罕干,他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居住了很多年,他是前苏联伟大科学家。

中文名

根里奇·阿奇舒勒

外文名

enrich S. Altshuler

别名

根里奇·阿利赫舒列尔

性别

出生日期

1926-10-15

去世日期

1998-09-24

星座

天秤座

生肖

民族

国籍

前苏联

出生地

塔什罕干

出生国家

苏联

职业

科学家

代表作品

TRIZ

人物生平

根里奇·阿奇舒勒

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S.Altshuller, 也译为根里奇·阿利赫舒列尔),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苏联的塔什罕干,他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居住了很多年。1990年以后他移居卡累利亚的彼得罗扎沃茨克。他研究建立了一门奇妙的创造科学——TRIZ。

阿奇舒勒在14岁时就获得了首个专利证书,专利作品是水下呼吸器。15岁的时候,他制作了一条船,船上装有使用碳化物作燃料的喷气发动机

从1946年开始,经过研究成千上万的专利,发现了发明背后存在的模式并形成TRIZ理论的原始基础。为了验证这些理论,相继做出了多项发明。比如:排雷装置获得苏联发明竞赛的一等奖、发明船上的火箭引擎、发明无法移动潜水艇的逃生方法等等,多项发明被列为军事机密,阿奇舒勒也因此被安排到海军专利局工作。

专利局的局长非常喜欢奇思妙想,一次他让阿奇舒勒为他的一个念头想出答案:给困在敌区的士兵找出不用任何外界支援而逃脱的办法。为解决这个问题,阿奇舒勒发明了一种新型武器——一种由普通药物制作的剧毒化学品,这是一项很好的发明,他有幸得到克格勃首领贝利亚的接见。

1948年12月,担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使得苏联缺乏创新气氛,阿奇舒勒写了一封引来危险的信,信封上写着“斯大林同志亲启”。他向国家领袖指出当时苏联对发明创造缺乏创新精神的混乱状态。在信的末尾他还表达了更激烈的想法:有一种理论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发明。这种理论能够带来可贵的成果并可以引起技术世界的一场革命。是什么促使他给斯大林写那封毁掉他事业并从此改变了他一生的信呢? “我要说的是”,阿奇舒勒说:“我不但自己发明,我还有责任帮助那些想发明创造的人。”

很多人到他的办公室跟他说:“请看一下这个问题,”他们说,“我解决不了,怎么办?”为了回答这些人,阿奇舒勒查遍了所有的图书馆,哪怕是最初级的有关发明的课本。科学家们声称发明是偶然的结果,或者跟一个人的情绪或血型有关。阿奇舒勒不能接受这种说法——如果还不曾有发明创造法的话,总要有人来做这件事。

阿奇舒勒将这个想法和他的同学拉菲尔·沙佩罗讲了。沙佩罗也想成为发明家。在当时,阿奇舒勒已经意识到发明只不过是利用一些原则将技术矛盾消除。如果发明者了解并运用这些原理,发明就水到渠成。沙佩罗对这一想法非常感兴趣,并建议他应该给斯大林写信以求得支持。就这样给斯大林写了这封信。阿奇舒勒和沙佩罗开始准备。他们在搜索新的方法,研究了很多专利项目,参加发明竞赛。他们还在一次国家发明大赛中获奖。

在1950年,他们突然得到通知要到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他们到达后就被逮捕了。2天后,在贝利亚的一个监狱里审讯开始,他们被指控利用发明技术进行阴谋破坏,被判刑25年。

“在入狱之前,我只是对单纯的疑虑而困惑。如果我的想法那么重要,为什么别人没有意识到呢?我所有的困惑都因MGB(苏联国家安全部)而烟消云散”,他被捕以后,由于各种恶劣情况的出现,为了保存生命,阿奇舒勒利用TRIZ来做自我保护。

在莫斯科监狱,阿奇舒勒拒绝签署认罪书而被定为“连轴审讯”对象。他被整夜审讯,白天也不允许睡觉,阿奇舒勒明白如果这样下去他的生存无望。他将问题确定为:我怎么才能同时即睡又不睡呢?这项任务看起来很难完成。他被允许的最大的休息是在椅子上睁着眼。这意味着:要想睡觉,他的眼睛必须同时又睁着又闭着,这就容易了。他从烟盒上撕下两片纸,用烧过的火柴头在每片纸上画一个黑眼珠。他的同囚室友将两片“纸眼珠”蘸上口水粘在他闭着的眼睛上。然后他就坐着,冲着牢房门的窥视孔,安然入睡。这样他天天都能睡觉。以至于他的审讯者很奇怪,为什么每天夜里审讯他时他还那么精神。

最后,阿奇舒勒被转到西伯利亚的古拉格,他在那里每天工作12个小时。想到这样繁重的劳动难以支持下去,他向自己提问:“哪种情况更好些?是继续工作,还是拒绝工作而被监禁起来?”他选择监禁而被转到监狱和罪犯关在一起。这里,求生变得简单多了。他向囚犯们讲了很多他熟记于心的科幻故事,从而他们对他都很友好。

之后,他又被转到另一个集中营,这里关押着很多高级知识分子(科学家、律师、建筑设计师),他们都在郁郁等死。为了使这些人燃起生之希望,阿奇舒勒开创了他的“一个学生的大学”。每天有12—14个小时,他挨个到每个重新激起生活热情的教授那里去听课,这样他获得了他的“大学教育”。

在另一个古拉格集中营瓦库塔煤矿,他每天利用12—14小时开发TRIZ理论,并不断地为煤矿发生的紧急技术问题出谋献策。没有人相信这个年轻人第一次在煤矿工作,他们都认为他在骗人,矿长不想相信是TRIZ理论和方法在帮助解决问题。

有一天晚上,阿奇舒勒听到斯大林去世的消息,一年半以后,阿奇舒勒被释放了。在他返回巴库时,他才知道他的母亲因为看不到与儿子重逢的希望而自杀了。

1956年,阿奇舒勒和沙佩罗合写的文章“发明创造心理学”在《心理学问题》杂志上发表了。对研究创造性心理过程的科学家来说,这篇文章无疑像一枚重磅炸弹。直到那时,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心理学家还都在认为,发明是由偶然顿悟产生的——来源于突然产生的思想火花

1961年,阿奇舒勒写出了他的第一本书《如何学会发明》,在这本书里他嘲笑人们普遍接受的看法,即只有天生的发明家。他批判了用错误尝试法去进行发明。

1959年,为了使他的理论得到认可,阿奇舒勒向苏联最高专利机构VOIR(苏联发明创造者联合会)写了一封信,他要求得到一个证明自己理论的机会。9年后,在写了上百封信后,他终于得到了回信,信中要求他在1968年12月之前到格鲁吉亚的津塔里举行一个关于发明方法的研讨会。

这是TRIZ的第一个研讨会,也是他第一次遇到了认为是他的学生的人。一些年轻的工程师(以后还有很多其他的人)在各自的城市开创了TRIZ学校,成百上千的从阿奇舒勒学校进行过培训的人,邀请他去苏联不同的城市举办研讨会和TRIZ学习班。

1969年,阿奇舒勒出版了他的新作《发明大全》。在这本书中,他给读者提供了40个创新原则——第一套解决复杂问题的完整法则。

苏联TRIZ协会于1989年成立,由阿奇舒勒出任主席。

阿奇舒勒1998年9月24日逝世于彼得罗扎沃茨克,享年72岁。

研究成果

triz

阿奇舒勒在研究了大量的世界范围的专利后,依赖人类发明活动的结果,提出了不同的发明办法,即发明从对问题的分析以找出矛盾而产生的。

研究了20万项专利后,阿奇舒勒得出结论,有1500对技术矛盾可以通过运用基本原理而相对容易地解决。

他说:“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这些原理用15分钟解决问题。”

如果阿奇舒勒的反对者们知道H.阿尔托夫(阿奇舒勒的笔名)所写的奇妙的科幻小说足够支持他的生活费用,而这些小说都是利用TRIZ原理写出来的,他们还能说什么呢?阿奇舒勒就是用他的创造性思想来写这些小说的。

TRIZ创新技术40法

TRIZ技术创新法——自生自弃法

TRIZ技术创新法——同化法

TRIZ技术创新法——相变法

TRIZ技术创新法——性能转换法

TRIZ技术创新法——热膨胀法

TRIZ技术创新法——逐级氧化法

TRIZ技术创新法——曲线、曲面化法

TRIZ技术创新法——动态法

TRIZ技术创新法——部分超越法

TRIZ技术创新法——多维运作法

TRIZ技术创新法——机械振动法

TRIZ技术创新法——离散法

TRIZ技术创新法——有效运作持续法

TRIZ技术创新法——快速法

TRIZ技术创新法——变害为利法

TRIZ技术创新法——反馈法

TRIZ技术创新法——中介法

TRIZ技术创新法——自服务法

TRIZ技术创新法——复制法

TRIZ技术创新法——替代法

TRIZ技术创新法——系统替代法

TRIZ技术创新法——压力法

TRIZ技术创新法——柔化法

TRIZ技术创新法——孔化法

TRIZ技术创新法——色彩法

TRIZ技术创新法——惰性环境法

TRIZ技术创新法——逆向运作法

TRIZ技术创新法——分离法

TRIZ技术创新法——抽取法

TRIZ技术创新法——局部质量改善法

TRIZ技术创新法——增加不对称性法

TRIZ技术创新法——组合法

TRIZ技术创新法——一物多用法

TRIZ技术创新法——套叠法

TRIZ技术创新法——巧提重物法

TRIZ技术创新法——预先反作用法

TRIZ技术创新法——预先作用法

TRIZ技术创新法——预置防范法

TRIZ技术创新法——等势法

TRIZ技术创新法——惰性环境法

TRIZ技术创新法——复合材料法

他人评价

安格林是列宁格勒一位杰出的发明家,曾经饱尝艰辛,利用错误尝试法发明了40项专利。安格林又一次参加了TRIZ研讨会,整个会议期间他都沉默不语。大家都离开后,他仍旧独坐在桌边,双手捂住头,“我浪费了多少时间啊!”他说,“多少时间……我要是早些知道TRIZ该有多好啊!”

名言

进步靠创造,靠每一代有才能的人共同努力。创造者应该学会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这是TRIZ理论的时代。

第一代人研究出基础理论,但他们没有真正研究所需要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需要第二代人继续研究,应当看研究人员的了。他们应该勇敢、果断,能够保留新阶段需要和所需的东西,他们勇于摈弃一切落后的事物。

理论已经超越了自己的名称,但由于传统势力的缘故,暂时没有得到新的认可。

TRIZ理论发展的新时代到来了。

是的,按照旧的方法发明更容易,用锹翻地比操作挖掘机更简单。步行比驾驶汔车更容易。任何动作的速度、功率效率都需要用知识来换取。

发明也不例外。想要快速解决难题——学习、掌握“发明物理”和其它的知识。然而,对解决发明问题而言,重要的与其说是新知识,不如说是很好地组织掌握的。

发明活动是多方面的。然而解题——发明基础的基础。

十九世纪,能工巧匠就是发明家,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制造了新机器,从多方面对机器进行了使其能够工作。现代的发明家,首先是思想家,脑力劳动者。最重要的是——精细并且准确的智力作业。

优异的成果只能产生于高度发达的思维文明之中。

学者、设计师、发明家需要强大而温顺的幻想。

事实上,幻想在多数情况下都灾难性的低弱。

可以想象,拘泥于定理、方法、标准会从根本上抑制幻想的飞翔。

实际上TRIZ理论的全部机构是建立在活跃而又易控的幻想之上的。

高水平发明任务的解决需要启发性的计划,这能取代向着解的区域以定向移动方式选择方案的做法。

机器设备在不断发展,所以发明创造也永无止境。

TRIZ理论的实质在于,他从根本上改变产生新技术思想的工艺。

替代方案的选择,TRIZ理论提出的是建立在技术系统发展规则知识之上的思维活动。

技术系统的设计,在一百年前是一种艺术,已经成为精确科学,且正变成系统发展科学。

TRIZ理论的出现、其讯速发展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由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

“TRIZ理论式”工作必然会取代“碰运气”式的工作。

但是人类的智力不会无所事事,人们将会考虑更为复杂的问题。

发明者常常会用到两到三个熟练掌握的方法。最熟练的发明者会使用五到七个。

TRIZ理论扩充了创造方法资源,包括几十个方法,共同构成解决问题的合理系统……

这里的定向录求毫不排除直觉。相反,有规律的思维为直觉显示进行了有益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