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鸡形目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的群体,由大约83个属和302个物种组成。鸡形目内的分类群通常被称为“鹑鸡类”或“猎鸟”。世界鸟类清单2014年详细地列出了鸡形目的六个科:冢雉科(Megapodiidae),凤冠雉科(Cracidae)、松鸡科(Tetraonidae)、齿鹑科(Odontophoridae))、珠鸡科(Numidiidae)和雉科(Phasianidae)。
走亲。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翼短圆,不善飞;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雄鸟巨大的肉冠和美丽的羽毛;有的跗蹠后缘具距。
鸡形目的鸟类外形像鸡一样,体型差别由小到大,翅膀钝。羽毛着色范围从神秘的黑色至明亮多彩。一些鸡类有美丽独特的羽冠、颈饰、腰羽和流苏。
鸡形目分布的范围广泛,体量从大约275-9500克。物种尾巴长度变化多样,从几乎无尾到长1米,丰富多彩。双腿通常很坚固,腿骨上可能会出现一条或多条马刺。一些物种在形态和羽毛颜色雌雄单性,而另一些物种是二态性的。性别二型雄性较大,色彩或图案不同,雄鸟更多姿多彩,具形状不同的装饰。
鸡形目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雨林和茂密的森林。热带、亚热带的森林地区,湿润常绿阔叶林和红树林,也栖息于在一些低海拔地区季节性干燥的森林中里。混交林,尤其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边丛林以及林间草地和林中空旷的开阔地带活动。栖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陆地各种生态环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温,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动觅食。生活于从平原到山区,从河流到峡谷,不同高度的开阔林地、灌木丛、半荒漠及农耕地。
生活习性
鸡形目
该目鸟类大多数为陆栖、树栖。且是留鸟。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雌鸟与其雏鸟偶尔与其他鸟合群。适应性广,抗寒,耐粗。饮冰碴水,不怕雨淋。性情活泼,善于奔走,不善飞行。雉鸡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只能短距离低飞,而且不能持久。主要取食植物,兼吃昆虫和其他小动物。鸡形目的鸟食性很杂,觅食是多用脚刨挖后用喙取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于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地区、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
繁殖方式
小型和中型种类,一年即可达性成熟。在繁殖期间,雄性好斗,常有求偶炫耀。体型较小且羽色较平淡的种类一般是一雄配一雌,雄的叫声和求偶炫耀也较简单。体型较大且雄鸟羽色华丽的种类一般是一雄配多雌,雄鸟叫声多变,求偶炫耀也较复杂。巢简陋,往往只在地面的凹处铺些杂草,就在上面产卵。唯角雉营巢于树上。通常年产一窝,每窝产卵2-10枚。卵白或土黄色,有时具斑。雏鸟为早成性,孵出以后即能活动觅食。
鸡形目的鸟一般体色较平淡的种为单配制,体形大、雄性羽色绚丽的种是多配制。有些雉类的鸟到繁殖期有复杂的炫耀行为。有些雉类的头胸部有肉垂,发情期时会充血炫耀。有的种类如松鸡科的鸟具有复杂的集体发情行为。
鸡形目的鸟筑巢粗糙,常营地巢,接着倒木或灌丛的形状,铺以草和羽毛。雌鸟在孵卵期间腹部羽毛大量脱落,形成孵卵斑。雏鸟为早成雏,多是一年性成熟,也有些体性大的种类要二到三年才性成熟。
下属物种
| 中文名称 | 学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一》 | 冢雉科 | Megapodiidae | 7属21种 |
一 | 冠冢雉属 | Aepypodius | Oustalet,1880 |
1 | 肉垂冠冢雉 | Aepypodiusarfakianus | Salvadori,1877 |
2 | 冠冢雉 | Aepypodiusbruijnii | Oustalet,1880 |
展开表格种群现状
栖息地丧失和狩猎是这一群体确定的主要威胁之一。雉科鸟类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诸如鹑类、雉鸡和火鸡等雉类是世界各地经常猎捕的重要猎物。一些雉科鸟类,如普通家禽(源自原鸡)已经被驯化,并被饲养用于人类消费的肉类和蛋类。大多数物种被人类作为食物而捕猎,也有一些物种是因为羽毛美丽而被用于装饰和制衣,有时雉科的某些物种的骨头会被当地土族用于制造各种工具。另外,雉科的一些物种会通过在耕地上觅食种子和芽而对一些农作物(玉米、大麦、小麦、小米)造成损害,这也是它们被人类猎杀的原因。
栖息地在当今人类经济活动中受到很大的威胁,主要表现为当地居民烧柴、采集中草药、修建公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保护栖息地的具体措施有:加强森林防火,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在空间和时间上限制采集中草药;加强当地居民的技术培训,加大扶贫力度,发展社区经济;尽量避免修建林区公路,确保森林的连续性;尽快完善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
由于鸡形目种的雉类羽色绚丽、形态健美,招致了人们的喜爱,而刺激了标本、羽毛工艺品的交易。而此目中许多种类的人工繁殖还无法完成,野外猎杀就成了重要的手段。例如台湾在战后开放旅游市场,许多日本游客就点名要黑长尾雉、蓝鹇的标本,极大的刺激了对这些珍贵物种的捕杀。[1]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