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清早起来去拾粪”这个梗火爆了整个网络。
其实,这个梗由来已久,追根溯源的话要追到民国时期。
这句话来自于创作于民国时期的曲剧《李豁子离婚》,原创已经无从考究,但是这出戏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的戏曲艺术家们又把这出戏整理演出,并且拍成电影上映,取得很好的效果。深受五零后、六零后,甚至部分七零后人民群众的喜爱。
故事发生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李豁子是个小地主,家里有几十亩地,但是长相丑陋,一直到四十五岁还未结婚。
少女孙氏,年方二八,父母双亡,被叔父卖给李豁子为妻。
孙氏与自己的表哥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如今被卖给比自己大二十多岁并且相貌丑陋的李豁子为妻,心中痛苦万分,终日啼哭,并且还与表哥藕断丝连。
当时已是民国时期,新思想、新文明开始在中华大地传播,孙氏经在“洋学堂”上学的堂姐指点,逃出家门,至县衙告状。县长问明缘由,最终判决李豁子与孙氏离婚。
“清早起来去拾粪”这句唱词就是孙氏告状的当天,李豁子清早起床去拾粪,孙氏趁机跑去县衙告状,李豁子回家之后找不到自己的老婆的一段唱词。
随后,县长派的警察到了李豁子家中把李豁子带到县衙。
县长询问原因,孙氏坚决要离婚,李豁子也趁机把自己的委屈全盘道出,最终县长判决他们离婚。
这出戏源自豫西地区,唱词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唱词中贯穿很多独具特色的方言,在豫西地区常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甚至被称为“民国第一奇剧”。
'清早起来去拾粪’是河南曲剧《李豁子离婚》中一句唱词,最近火爆了整个网络。
《李豁子离婚》说的是1927年,16岁少女孙氏父母双亡,被叔父卖给李豁子为妻。李豁子不仅比孙氏年长27岁,而且相貌丑陋,性情粗暴。孙氏痛苦万分,生不如死。后来,在洋学生堂姐的指点下,到县衙告状,请求离婚。县长问明情由,判李豁子和孙氏离婚。
《李豁子离婚》被称为民国第一奇剧。时代感鲜明,雅俗共赏,人物形象生动,情节,音乐伴奏都别具一格。在当时新文明的鼓荡下,开始关注下层人民的悲欢离合,恍如黑夜里的一道闪电,划过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天空。
‘清早起来去拾粪’是李豁子开始上场时的唱词,说李豁子早晨起来去拾粪,回来不见了自己的女人。原来,孙氏趁着李豁子去拾粪,偷偷跑出家门,去县衙告状了。
在那个时代,拾粪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之所以要早晨起来,是因为拾粪的人太多,起得晚了就拾不着了。在农民眼里,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化肥,庄稼全凭土杂肥,牲畜粪便就成了好东西,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拾粪用的背篓,粪叉家家户户都有,上岁数的人都见过,甚至还拾过粪。
回到‘清早起来去拾粪’这个梗,其实也不算什么梗,只算是网友恶搞。不过,旋律还是挺优美的,有时间不妨欣赏一下,这也是一种文化。
“清早起来去拾粪”现在许多年轻人不知道。在合作社那个年代,农村的土地属于大集体,生产队老百姓都是挣工分,一般男劳动力一天挣10工分,女的一天8分,6分不等(不相同),也就是现在工资不一样。当时生产队一年下来统计挣多少工分,统一折算成钱,发给老百姓。那时生产力不发达,也没有化肥,种地都是靠土粪来增肥,生产队就发动老白姓拾粪挣工分。老百姓生活贫穷,那时还没有改革开放,老白姓都在生产队干活,老百姓都想多挣工分,补贴家用。大清早起来,争着去拾粪,起来晚了,就没有了。大约一早上能挣一工分。在那个时代,一工分值不了几个钱。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家一年下来才挣一二百个工分,我爸才领了二三十块。我爸今年82岁,还健在。那个时代太苦了,我爸我妈太不容易了,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兄弟姐妹都十分孝敬父母!
过去,没有尿素、磷肥等化学肥料,农人要想农田里农作物取得好收成,施肥是主要的措施,而牛马羊等粪便是农田的主要肥料。
这些牛马羊等粪便从什么地方取得呢?以前没有汽车等机动车辆,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拉车和牛拉车,马路上、乡间小道上,马拉车和牛拉车昼夜通行、络绎不绝,白天牛马留下的粪便很快就有人捡拾了,牛马车辆夜间通过时,留下一些粪便,就要看谁早晨起的早了。因为这些粪便是农人眼中珍贵的肥料,他们争相起早捡拾这些粪便,所以就要了“清早起来去拾粪”的说法。
“清早起来去拾粪”是古时候农村人一天之中比较重要的活动、一件大事,一直都有“清早起来去拾粪”,“起早不拾粪”等谚语,“起早不拾粪”意思是说:辛苦起个大早,没有把事情办成(也就是说没有拾到粪)。
在我的童年时代,我们这里每家都有一个物件,当地称之为“粪箕”,还配有专门的粪勺,一般的农家子弟每天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后,尤其是在冬天 ,天蒙蒙亮就会肩挎粪箕手拿粪勺去拾粪,至于起于何时难以考证,总之我们的父辈就是这样过来的,至少在清朝时就存在了。拾粪在我们童年时是正常家务农活,当地人有时把早上起来拾不拾粪作为是否勤劳的标志,可能我们这里与河南自然条件相似, 故也有拾粪这个劳作。
青早起来去拾粪,压呀幺一呀幺,回来咋不见我女人,呀幺一呀幺,东院找来西院问……
“清早起来去拾粪”,是戏曲的一句唱词,它来源于河南曲剧《李豁子离婚》,在河南当地,非常有名气。
很多人都说,《李豁子离婚》这出戏,谁听了都会被感染,因为唱词太跳脱,太吸引人,也太俏皮。这河南曲剧中喜剧成分较大的一出戏。
这出戏,由曲剧名角胡希华老师主演,胡老师很草根,他的戏唱出了普通百姓的无奈,所以在普通老百姓中间,能够赢得共鸣和好感。
多年之前我听了这这出戏,就感觉“清早起来去拾粪”这一句,早晚要被人拿出来摩擦。而今果然火爆全网,唱词还是这个唱词,调调还是这个调调,但是配的视频却花花杂杂,什么角色都有。迈克尔•杰克逊的,纽约州立交响乐团的,各路明星,纷纷登台,大呼小唱“清早起来去拾粪”,一下子拉近了河南跟世界的距离。
很佩服这些视频作者,怎么把一个河南地方戏种与国际明星,包括声乐乐团,给无缝对接的。
嗯很烧脑,写着写着,满脑子里回荡的都是这句唱。
最近在网络经常听到这句唱词,唱词来自哪里我不知道。但说起拾粪这事我可还记得。
我出生于70年代初,那时还是生产队时代,农村的生产队都养有马牛骡子等牲畜。每天早晨都会有上点年纪的老头背着柳条筐,拿着粪叉子沿着乡间土路捡拾牛马骡子或者人留下的粪便。年轻人和老太太没干这个的,都是老头去拾。
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
七十年代以前,每天早晨,家里的老人,孩子,背个筐,拿个铲,去路上,拾昨天晚上,牲口拉的粪便。
那时候媒婆,夸男方会说,这家都是老实人,一家子勤劳,省吃俭用的,是个过日子的主,这小子也不错,踏实,干活不细力气,天天屁股蛋,不离粪筐。
夸女方会说,人家可能干了,纺花织布,纳鞋底。心灵手巧。顶指不离手,天天围着锅台转。
在化肥普及之前,农家肥是主要的肥料,而最优质的农家肥是动物的粪便,其中人粪是最最优质的农家肥。
不少农民在空闲时间会拿着肥筐与粪铲跑着拣拾粪便。也有些农民在赶集的路上也带着工具拣粪便。最好的干法是一举两得,有一次我发现看坡是一个好工作(看坡,也就是安排人在生产队的地界内巡逻以防止有人偷盗及其它非法行为)。因为在看坡时可边巡逻边拣粪。
我因为较笨,干有技术性的活(如犁地)不行,又因为个子较高,干需要弯腰驼背的活(如割草)感到腰疼,因此,拣粪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工作。
粪便拣回后可以倒入粪坑里沤其来,与垃圾,杂草一起熟化。另外一种处理方法是倒入厕所,我们老家把厕所叫茅缸或茅厕。
这些粪便最后都交给生产队作肥料使用。粪坑里沤的肥料,是铲出后按照立方计算后折合一定的工分,而厕所里的粪便是按挑子计算工分,一挑粪,也叫一担粪,与干一天活的工分是一样的,因此,我专门去拣粪挣的工分与出工(又称上工,就是下地干活)是一样的,这就是我有时不出工去拣粪的原因。
用粪便作肥料属于生态农业,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其实是科学的。现在农村一经没人用农家肥了,因此就产生大量垃圾,然后再雇人清理。
• 女人结婚是为了什么呢? | • 执业药师和银行从业资格证先考哪个? |
• 头条成了发讣告的地方了,这合适吗? | • 疫情后,老公建议把存款都花光,因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该同意吗? |
• 突发性耳聋可以做什么运动恢复? | • 我不会日语,但是我想唱米津玄师的《Lemon》。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
• 考不上高中,意味着什么? |
- 下一篇:怎样去惩罚一个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