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库 > 诺贝尔文学奖马上公布,中国作家获奖的可能性有多大?

诺贝尔文学奖马上公布,中国作家获奖的可能性有多大?

诺贝尔文学奖马上公布,中国作家获奖的可能性有多大?

1人浏览
尚可名片网
相关栏目:问答库
更新于 2023-05-11 10:16:04
共有 条回答
深圳设计院老王
回答于 2022-10-04

写点丑化中国的书,保定你获奖[偷笑]

智慧松鼠8H7
回答于 2022-10-09

因为其他作家没有超过莫言,恶意抹黑丑化污蔑国家民族,西方需要工具,不要质量

复活偏山野老
回答于 2022-10-06

诺贝尔文学奖已深深打上西方意识形态的烙印,不再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在十几亿良心不泯的中国心里它的价值已荡然无存,真可谓:昨日黄花今已土,那来风韵可留存。

坦荡马保明
回答于 2022-10-07

100%会获奖,100%不会获奖,有他不算多无他不算少,中国人获奖难啊!获奖了也有人骂,没有获奖也有人骂,最好不要获奖,就会无风不起浪平安无事。

上进普通人
回答于 2022-10-05

不希望也不期待,我们国家好的作品不符合他们的标准,符合他们标准的我们国人完全不认可,除非会有第二个莫言。

闲云野鹤144092084
回答于 2022-10-05

中国作家应该摒弃诺文学奖!

一往无前饼干r6
回答于 2022-10-05

没有可能!一切为零!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马上就要公布评选结果了,中国作家获奖的可能性为零。

为什么中国作家获奖的可能性为零呢?

原因很简单:

没有“文学不是用来歌颂的工具”的功夫!

诺贝尔文学奖虽然号称具有世界性,但真正的“标准”是:

文学不是用来歌颂的工具。

有了这个“标准”,那符合的必然中奖。否则,连边也沾不上。

不要不服气,不要不以为然,“标准”放在那里,自已去看一看,自已去比一比,一切自然明白了。

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是明确的,却偏偏要去猜想中国作家的可能性有多大,真是可笑和没名堂。

要是没有“标准”,或者说“标准”不明确,再或者“标准”有变数,那猜猜也不冤枉。明明不是那样,还要去猜,不是可笑和没名堂都说不过去!

国人的劣根性在于:

明知不可能还要去猜去想。

当年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人家可是真正的符合“标准”,没有半点虚假。

不符合“标准”还要去猜想,那就是妄想。

话扔在此,敬请验证!


朗州秋月
回答于 2022-10-05

愿望,希望,失望!

连忠照
回答于 2022-10-06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即将开奖,全世界都在猜测,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花落谁家。甚至有博彩公司开出赔率,可见人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期待以及对文学的热爱。

国内文坛自然也避不开这个话题。人们纷纷猜想,今年会不会有哪位中国作家获奖。可能,也有作家在暗暗地计算自己能否获奖。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能是每个作家终生的梦想,甚至有些作家就是为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写作的,(虽然被人问起时,他们可能是极力否认有这个想法)所以他们写作的时候,往往很自然地与世界标准接轨。融合了西方的意识形态和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为此确实也获得了一些西方的文学奖。

中国当代作家中,在莫言之后,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几率最大的,据说就是余华了。余华的作品多以底层人的生活为题材,展现人在社会中难以难避的艰难命运,容易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他的文字朴实、通俗易懂,很容易为人接受,所以余华的作品,从《兄弟》《活着》《第七天》到《文城》,在国内国外一直都是畅销书。其中《文城》去年出版,短短一年时间销量就达到了一百万册,这就是实力。如果余华获奖,在国内应该不会有争议。

据推测,中国作家中,有可能获奖的,还有贾平凹、苏童、残雪……可以列出长长一串名单,这还不算许多心里觉得自己应该获得该奖的作家。

那么,中国作家近期能否获得诺奖?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是有,但几率不大。

第一,诺贝尔文学奖偏爱探索性的文学作品,比如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碎片化的叙述,梦幻般的文字。多种文体交杂、多条故事线相互穿插的奇妙小说,短篇小说、散文、民间故事、圣徒传记,甚至菜谱、笔记,交错呈现。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甚至是小小说,连缀起来又是一部遍布伏笔与呼应的绝妙长篇。

这样的作品,普通读者可能很难读进去。甚至,如果它不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者的作品,而是由一位无名作者投给国内的文学刊物的,恐怕连发表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现实。

因为国内的刊物太看重作者的名字了,对于创新,对于新人,几乎是冷漠的,无名的作者写得再好,发表的几率很低。如此状况下,哪来新人,哪来作品的创新?多年来,千篇一律作品太让人失望了。

第二、诺贝尔文学奖偏向描写独特的地域风情,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比如美国作家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现代主义中“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而且其作品中的描写常常还带有自然主义的特色。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是现代主义中荒诞派的代表。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现代主义中新感觉派的代表……

而我们的一些刊物和作家,热衷于追逐西方的潮流,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对于源自自身文化的作品重视不足。只有贾平凹早年以商州题材的系列小说,王安忆的上海题材的小说,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葬礼》金宇澄《繁花》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地域特色鲜明。这都是以前的作品。最近几年这样的作品已经罕见了。

因为,一般无名作者,哪怕写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也可能因为名气不足,不受刊物待见,连发表机会都没有……

第三、诺贝尔文学奖偏向西方文化,即使一些获奖的非洲作家,其实也多生活在西方国家,并用英语写作,以西方的视角书写本民族的故事,日裔作家黑石一雄也是如此。

第四、诺贝尔文学奖政治化的倾向越来越强烈,这是法国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萨特说的,他认为“诺贝尔奖只颁给那些西方作家和东方的叛逆者。我一心只想做个自由人,一个作家更应该首先真诚地做人。”他说。

确实,有时候,诺贝尔文学奖会出人意料地爆出冷门。授予某个国家的某个作家,可能跟这个国家在国际上最近的政治关系有关。而且,获奖的作家大都是认同西方的普世价值的。

其实,我们根本不必为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纠结。当年鲁迅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作家最主要的,是为本民族服务,反映本民族的文化,抒写本民族的心灵声音。只要写出了真正打动人心,让国内读者喜欢的作品,在国外获不获奖都不重要。如果连国内的读者都无法打动,又如何能打动外人呢?

比如,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小说《悉达多》,虽然是以印度佛教为题材的,但是作品中却融汇了中国道教的入世与出世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哲理,甚至能在悉达多身上看到老子的身影,可我们自己,有那位作家的作品里,能找到中国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其中的哲学?

说句让圈内人扎心的话,中国文学发展了这么多年,但是仍然没有一部超越《阿Q正传》的。







连忠照发表个人的文学作品。风景、民风、民俗、美食、情感散文,诗歌等138篇原创内容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专题

关注2022年诺贝尔奖

专题 | 59万阅读

看详情

无忧的蜻蜓5y
回答于 2022-10-06

中国作家什么时候不再羡慕、企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时,才是民族文艺自信、繁荣、强盛之日!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