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内部结构模型图
1932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并因此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俄国著名物理学家列夫·朗道及其同事们随即预测存在一种完全由中子组成的星,但他们的想法并没有及时发表。1934年,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工作的沃尔特·巴德和弗里茨·兹威基发表文章称,中子简并压力能够支持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预言了中子星的存在。为寻找超新星爆炸的解释,他们提议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炸后的产物。超新星是突然出现在天空中的垂死恒星,在出现后的几天或整个星期内,在可见光的亮度上可以超越整个星系。巴德和茨威基正确的解释产生中子星时释放出的重力束缚能能量供给了超新星的能量:“在超新星形成的过程中大量的质量被湮灭”。如果在中心的大质量恒星在他崩溃之前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3倍,那么在中心可能形成一颗2倍太阳质量的中子星。被释放出来的束缚能(E=mc2)相当于一个太阳的质量全数转化成能量,这足以作为超新星最后的能量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和沃尔科夫提出了系统的中子星理论,认为在质量与太阳相似的恒星内部可以达到简并中子的流体静力学平衡,但是并没有引起天文学界的重视。 1967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乔丝琳·贝尔和安东尼·休伊什发现了有规律的无线电脉冲,随后被推断来自于旋转中的中子星,而且极大数量的中子星都属于此类。
1968年有人提出脉冲星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
1969年,在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残骸蟹状星云中,发现了一颗射电脉冲星(中子星),证明了脉冲星、中子星和超新星之间的关系。 在1974年,安东尼·休伊什因为在脉冲星的发现上所扮演的角色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共同的发现者SamuelOkoye和乔丝琳·贝尔并未一同获奖。
2007年天文学家借助欧洲航空局(ESA)的珈马射线天文望远镜(Integral),发现了迄今旋转速度最快的中子星。这颗中子星编号为XTEJ1739-285,每秒钟可沿自己的轴线旋转1122圈。按照地球的概念转一圈一天的话,在这个中子星上一秒钟可以经过3年多。这个发现推翻了原来认为的每秒700圈的星体转速极限。
这颗中子星的直径约10公里,但质量却与太阳相近,其密度惊人,高达每立方厘米1亿吨。其巨大的引力从临近的恒星上不断夺取大量炙热气体,并不断诱发热核爆炸。
2010年10月27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中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子星,其质量几乎是太阳的两倍。 这颗名为PSRJ1614-223的中子星的大小与一个小城市差不多,相对而言并不算是一个大的星球,但其密度却是惊人的高,它上面很少量一点物质的质量就高达5亿吨!
2022年9月24日,据环球Tech消息,LAMOST黑洞猎手计划研究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大约1037光年、处于双星系统中的宁静态中子星。 2022年10月25日消息,施普林格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研究员人描述了他们新发现一个很小、极轻的中子星——半径约10千米,质量只有太阳的77%。这颗相对“轻盈”的中子星轻于理论预期,被认为可能是尚未被发现的“奇异星”,或能扩大人们对宇宙中存在低温致密物质的状态的认知。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研究人员描述了两颗密度非常的中子星合并时发生的被称为千新星的爆炸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