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是20世纪美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记者以及“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基本信息
所获奖项
1953年度普利策奖获得者
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海明威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奥克帕克,曾担任《星报》实习记者、《多伦多星报》的记者、自由撰稿人、海外特派员等,先后参与两次世界大战。1926年,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出版获得成功,在文坛上崭露头角。1929年出版《永别了,武器》,令海明威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名誉。1941年,海明威与第三任妻子玛莎到中国采访,并秘密会晤了周恩来。1942年海明威参加美国海军,进行海上巡逻活动。1952年出版《老人与海》,凭借该作品海明威分别获得1953年度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两项殊荣。晚年在美国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 海明威一生旅居多个国家,阅历丰富,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提出了“冰山原则”,开创了简洁文风的“新闻体”小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为世界文坛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物关系
父母 | 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Clarence Edmonds Hemingway),毕业于奥柏林大学,后成为内科医生 |
母亲:格雷丝·霍尔·海明威(Grace Hall Hemingway),高中毕业后曾从事音乐教学、语言与声音训练的工作 |
配偶 | 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查逊(Hadley Richardson),年长海明威八岁 |
第二任妻子:宝琳·菲佛(Pauline Pfeiffe),年长海明威四岁,曾担任《时尚》杂志法国版的编辑助理 |
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霍恩(Martha Gellhorn),记者,曾被派往中国采访抗日情况 |
第四任妻子:玛丽·威尔士(Mary Welsh),曾担任《时代》周刊的记者 |
子女 | 长子:约翰·海明威(Jackson Hemingway),与第一任妻子所生,19岁参军,参加过多场战役 |
次子:帕特里克·海明威(Patric Hemingway),与第二任妻子所生,作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曾在东非担任野生动物管理讲师 |
三子:格雷戈里·海明威(Gregory Hemingway),与第二任妻子所生,作家,进行了变性手术,因高血压和心脏病死于狱中 |
人物生平
青年时期
海明威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乡村医生,精通医术,同时热爱打猎、钓鱼等户外运动,母亲喜爱音乐、绘画,富有艺术修养。 911年复活节后,12岁的海明威写出了他的第一篇短篇故事《我的第一次海上航行》,这是他根据亲身经历,借用他人表述的故事,再加工创作成的作品,这种写作特色在他之后的文学创作中非常常见。
1917年海明威高中毕业,同年四月美国正式对外宣战,大型的征兵活动掀起了一股从军热,海明威由于视力检测未通过而参军失败,转而在堪萨斯城的《星报》担任实习记者。在这六个月的实习中,由于《星报》对记者的严格要求,从而形成了他文字简练、叙事简洁的创作观,渐渐演化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1920年12月,海明威担任《多伦多星报》和《多伦多星报周刊》的自由撰稿人,同时也为月刊《合作联社》做助理编辑,这些经历不仅为他提供了经济保障,也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思路和题材,他提出“新闻写作并不影响小说”,将新闻与小说相融合,开创了新闻体小说的先河。 战争岁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亲临战场的想法日益强烈,经过不断的争取,于1918年5月正式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救护队,海明威成为救护车司机,奔赴意大利战场。海明威在此期间曾因救人被炸伤,住院时期经历了13次手术,从身上共取出237块碎弹片,出院后体内还有200多块碎片未能取出。1937年,海明威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的身份前往西班牙报道战事。西班牙内战结束后,他回到古巴,并在哈瓦那郊区创作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第二次世界大战伊始,海明威以战地记者身份和第三任太太玛莎一起访问中国,为《午报》撰写远东战场的报道,“中国之行”由此开始。1941年2月,海明威夫妇抵达香港,在香港近郊的一栋别墅里对宋庆龄进行了采访,之后在香港还会见了孔祥熙的夫人宋蔼龄。3月25日,海明威夫妇离港后,分别抵达韶关、桂林,之后搭乘飞机抵达重庆,期间住在宋子文的别墅里。4月,海明威夫妇会见了美国大使尼尔逊·约翰逊,到成都访问了中央军官学校。之后返回重庆并分别拜见了周恩来及蒋介石夫妇。4月14日,海明威夫妇出席了由孔祥熙主持的晚宴。15日下午乘机飞往腊戍,之后在仰光停留了一周左右,于29日晚返抵香港。5月6日经马尼拉飞回美国,结束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远东之行。海明威是这么评价本次中国之行的,“我在前线与中国军队度过了一段不错的时光,虽然艰苦却很有意思”。此行中,海明威以《午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较为清晰客观地报道了中日、美日以及太平洋战争形势,同时呼吁美国给予中国援助,成为美国记者报道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第一人。 1941年造访中国之后,海明威回到了古巴,受哈瓦那大使馆邀请,开始组建反间谍组织——“骗子工厂”,收集到的情报经整理后会递交给美国驻古巴大使馆的鲍勃·乔伊斯。这期间海明威将他1934年在纽约购买的汽艇“皮拉尔”号作为间谍船使用。1943年,海明威的反间谍组织结束。1944年6月底,海明威成为英国皇家空军的特约战地记者,跟随皇家空军第九十八飞行中队随机执行任务。7月18日他到了诺曼底前线,并成为战场临时指挥员。巴黎解放后,海明威因违反战地记者不能参加战争的规定而接受调查,此事最后以指控不成立而结束。至此,海明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历险结束了,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美国政府给他颁发了一枚奖章。 五段感情
海明威一生有过四段婚姻经历,感情生活起伏多变。与海明威齐名的美国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曾调侃海明威每创作一部重要作品都需要一个新的女人。
1918年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救人负伤,被送往米兰的战地医院治伤和疗养,进而结识并爱上了护理他的护士艾格尼丝·冯·库罗夫斯基。艾格尼丝容貌秀丽,比海明威年长7岁,两人情感稳定,但当海明威离开医院返回家乡时,艾格尼丝很快就移情别恋了,这段没有结局的恋爱深深影响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护士艾格尼丝·冯·库罗夫斯基。
1921年海明威与大他八岁的哈德莉·理查逊结婚,在婚后定居巴黎期间,哈德莉给予了海明威较大的经济支持与精神鼓励。《不固定的圣节》就是他与妻子哈德莉在巴黎的往事的回忆。但随着海明威名气渐长,以及孩子出生带来的混乱,他们的婚姻最终走向破裂。 1925年海明威与比他年长四岁的宝琳·菲佛相识,在1927年1月与哈德莉离婚后,同年5月海明威和宝琳结婚,宝琳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但哈德莉的悲剧又在宝琳身上重演了,宝琳从1933年到1939年一直容忍着海明威对她的不忠,最终在1940年与海明威离婚。《非洲的青山》描写了他与妻子宝琳在非洲猎狩的时光。
海明威与宝琳离婚后在同年11月和玛莎结婚。玛莎比海明威小九岁,新闻专业出身的她十分看重自己的工作,好胜心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婚后的矛盾愈发突出。玛莎的不愿妥协与海明威的酗酒最终让这段婚姻破裂。海明威和玛莎在1944年底离婚。海明威和玛莎在一起期间,创作出了《丧钟为谁而鸣》。
玛丽·威尔士是海明威的最后一任妻子,两人于1946年3月在哈瓦那结婚。玛丽是《时代周刊》的记者,与上任妻子不同的是,她并没有很强的事业心,专心侍奉海明威,一直陪在他身边直到海明威去世。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时,正是第四任妻子玛丽陪伴在他身边。
晚年经历
海明威从小深受父辈影响,喜爱打猎、斗牛、出海捕鱼等活动,他喜欢冒险的特质令伤痛和意外事故如影随形,甚至多次让他与死亡擦身而过,死亡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个陌生词。1949年,海明威被猎枪的枪塞打伤眼睛,健康状况一路下滑。1954年1月海明威和第四任妻子玛丽乘坐的小型飞机失事,他受了轻伤,而第二天他另外换飞机起飞时,却不幸遭遇飞机起火爆炸,海明威这次身受重伤。
1960年7月,海明威从古巴回到美国,此时他已经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不得不依靠酗酒来缓解痛苦,之后的住院治疗也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致使他记忆力衰退,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海明威曾向好友霍奇纳抱怨遭受来自联邦调查局的监视,电话和邮件都无法正常使用(1983年FBI解密文件显示,时任FBI局长的埃德加·胡佛认为海明威在古巴活动可疑,从1940年开始长年监视海明威)。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查姆的居所里开枪自杀。
创作阶段及特点
“迷惘的一代”(1923年-1929年)
创作时期特点:忧虑彷徨,消极遁世,流露出浓厚的悲观主义。
代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
“迷惘的一代”特指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20世纪20年代的文坛上已经享有声誉的一批美国作家,他们用独特的创作风格,拓展了小说题材范围,对小说的语言形式进行大胆创新,表现出一种“现代派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一称谓源自美国女作家哥特鲁特·斯泰因,她称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很认可这个描述,把它作为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里的题词。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使他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作品清晰地呈现了一战后年轻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小说的结尾笼罩着浓重的悲观主义和哀伤痛苦的情调,体现了“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以小说主人公的第一视角进行创作,以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为灵感,通过描写亨利与命运抗争的人生悲剧,表达了反战意义,也表达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痛悟,在海明威眼中当时的世界充满了死亡与暴力,认为生活在战争中的人都是空虚的。
“冰山原则”(1929年-1945年)
创作时期特点:探讨如何对抗孤独、超越不幸和死亡。
代表作品《死在午后》《丧钟为谁而鸣》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让读者感受作品鲜明形象并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死在午后》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认为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而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对于海明威这代人来说,牧歌式的写法只能带来相反的结果,因此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中把他自己在战争中所经历和体验到的一切准确传达给读者,让读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去领悟想象,甚至于提高作品的立意。
海明威在小说《丧钟为谁而呜》中大量运用语码转换手段,指的是海明威在作品中除了运用母语英语进行撰写外,还巧妙地将母语非英语的语言加入人物情节描写中,从而更好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意图,这是他呈现“冰山原则”的重要方式,该手段对塑造人物形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丧钟为谁而鸣》至少涉及了三类不同母语的人物:美国人罗伯特·乔丹、西班牙游击队员们和俄国将领。在自己笔下人物交流过程中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前提下,海明威在适当地方让使用英语之外的其他相关语言有机会在小说里被使用。如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主人公乔丹试图用语言激怒反对炸桥行动的游击队长巴勃罗,此时他的侮辱性语言变成了西班牙语“Sinverguenza”(不知羞耻的东西)、“cobarde”(懦夫)和“bicho raro”(可怜虫)等,这种语言转换暗示着乔丹的内心激烈波动状态,也凸显了他的话语意图 “硬汉精神”(1946年-1961年)
创作时期特点:面对困难坚强不屈,始终保持尊严和勇气。
代表作品《老人与海》《过河入林》
在文学领域中,硬汉精神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普通人认为不可能挑战的困难时,仍旧努力战胜主客观障碍的精神。海明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常常身处险境,身负重伤,留下了脑震荡、视力受损等后遗症,老年又患有神经方面的疾病,但他仍坚持写作,在此阶段他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汉英雄形象。
海明威的巅峰之作《老人与海》是“硬汉小说”的总结,全面展示了“硬汉小说”的特色,海明威与其笔下的人物桑迪亚哥都被认为是硬汉精神的代表。《老人与海》讲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84天捕不到鱼,后来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条大鱼,却又被鲨鱼吃掉的故事。体现了海明威所提倡的以人的尊严和勇气面对厄运,迎接生活挑战的硬汉精神。如小说中面对84天一无所获的厄运,桑提亚哥毫不气馁再次向更远的地方启航,不仅是向命运的挑战,也是向自己极限的挑战。而在与鲨鱼群的搏斗中,桑提亚哥用尽舵把、刀子等也只获得马林鱼的骨架,但是他却并不遗憾,他的精神从未被打败过。老渔夫桑提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形象,是一个现代的“打不败的英雄”。
人物作品
小说
出版年份 | 作品名称 | 英文原名 | 出版社 |
1926 | | The Torrents of Spring : a Romantic Novel in Honor of the Passing of a Great Race | New York:Scribners |
1926 | 太阳照常升起 | The Sun Also Rises | New York:Scribners |
1929 | 永别了,武器 | A Farewell to Arms | New York:Scribners |
1937 | 有钱人和没钱人 | To Have and Have Not | New York:Scribners |
1940 | 丧钟为谁而鸣 |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 New York:Scribners |
1949 | | 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 | New York:Scribners |
1952 | 老人与海 |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New York:Scribners |
1970 | | Islands in the Stream | New York:Scribners |
1986 | 伊甸园 | The Garden of Eden | New York:Scribners |
短篇小说集
出版年份 | 作品名称 | 英文原名 | 出版社 |
1923 | 三个故事和十首诗 | Three Stories & Ten Poems | Paris:Contact |
1924 | 在我们的时代里 | in our time | Paris:Three Mountains Press |
1927 | 没有女人的男人 | Men Without Women | New York:Scribners |
1933 | | Winner Take Nothing | New York:Scribners |
1938 | 第五纵队和首辑四十九篇故事集 | The Fifth Column and the First Forty-nine Stories | New York:Scribners |
1961 | 乞力马扎罗的雪和其它故事 |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and Other Stories | New York:Scribners |
1972 | 尼克亚当斯的故事 | The Nick Adams Stories / preface by Philip Young | New York:Scribners |
非小说
出版年份 | 作品名称 | 英文原名 | 出版社 |
1932 | 死在午后 | Death in the Afternoon | New York:Scribners |
1933 | 先生们,祝你们快乐 | God Rest You Merry, Gentlemen | New York:House of Books |
1933 | 非洲的青山 | Green Hills of Africa | New York:Scribners |
1938 | 西班牙大地 | The Spanish Earth | Cleveland:Savage |
1964 | 流动的盛宴 | A Moveable Feast | New York:Scribners |
1985 | 危险的夏天 | The Dangerous Summer | New York:Scribners |
人物成就
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是“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而《永别了,武器》使他步入了文学大师的行列,这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1954年,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领袖,而“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海明威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他的战争小说中的一些英语词汇已成为现代英语的一部分。 海明威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提出“新闻写作并不影响小说”,将新闻与小说相融合,开创新闻体小说的先河。以往的小说长篇累牍,他的出现,使小说简单而有力度。海明威是继福楼拜之后,小说最伟大的简化者,是成就极大的新闻体创始人。
海明威不仅用写小说的手法写新闻,而且还把报道中的事实引入小说,创造了跨体裁的“小说回忆录”形式,这为美国文学走出困境和为美国小说走进后现代主义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荣誉
荣誉名称 | 获奖时间 |
银质勇敢勋章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铜星勋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普利策奖 | 1953年《老人与海》 |
诺贝尔文学奖 | 1954年《老人与海》 |
人物影响
海明威是继马克·吐温之后对于欧美文学影响最大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1932年独创了“冰山原则”,之后很多作家对海明威式风格进行效仿,作家马尔克斯就受到海明威“冰山文体”的影响,并认为海明威是与他的写作技巧最为密切关注的作家。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性格给欧美文学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二战期间,有一批作家追随海明威的脚步,创作了大量小说作品,让硬汉性格得以更加全面和饱满的诠释,这也直接促使“硬汉派”推理小说在文学舞台上的亮相。海明威独特的文风、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与态度等影响了一个又一个文学后辈,如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琼·狄迪恩(Joan Didion)、雷蒙德·卡弗(Raymond Carver)、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Thornton Chandler)等。而诺曼·梅勒算是受海明威影响最为彻底的一个,有“海明威第二”“又一个海明威”“新海明威”等称号。 海明威被视为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在文学界,海明威的作品由于将美国本土风格与某些现代主义手法相融合,创作出超越前人的叙事技巧,以及表达了那个时期一整代人的情感而使得他在同时代作家中备受关注。他是第一位旗帜鲜明地阐述美国文学的作家。
海明威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在作品中倾注了对于战争的思考。如《太阳照常升起中》中,海明威在书中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精神状态,呼吁反对战争,在迷惘中找寻新的希望。海明威无论是作为新闻工作者还是作家,都致力于为弱势群体发声,敢于揭露霸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是“迷惘一代”回归精神家园的领路人。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体大师之一,他拥有着文学才华和传奇的人生,并创造了独特的文体风格,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各国一直研究海明威,中国注重从写作风格、叙事手法或他的某部作品来解读海明威;国际上则侧重于对海明威作品的总体研究,以及对海明威单部作品的解读。
人物轶事
不认输
海明威14岁就长得比他的朋友们都高大,他的肩膀宽阔,脖子短粗。某天他在《芝加哥论坛报》上看到拳击训练班的招生广告,请求父亲同意后便去报了名。在第一堂拳击课时,他就被对手打得眼肿鼻破。第二天,海明威在脸上缚上纱布,依旧来到拳击场上再与对手比个高低。因为他认为,一个人难免跌倒在地上,这没什么可怕,跌倒了再爬起来。海明威曾说:“拳击教会我绝不能躺下不动,要随时准备再次冲锋,要像公牛那样又快又狠地冲。因为‘拳击是为了取胜’。” 三次大改
海明威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每天开始写作前会将前一天写的读一遍,边读边作修改。全书写完后又从头修改一逼,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三次大改才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
海明威与猫
1935年,海明威的朋友斯坦利·德克斯特船长送给他一只六趾猫,海明威起名为“雪球”。海明威认为猫是最忠诚最善良的伙伴。数量最多的时候,海明威养了34只猫。在他开枪自杀之前,已在遗书里将猫妥善安排,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晚安,我的小猫咪”。之后,海明威在基韦斯特岛的家被改成海明威博物馆,门票收入全都用来充当猫咪的生活费。
人物评价
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海明威的所有作品都洋溢着他那闪闪发光、但却瞬间即逝的精神。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威拉德·索普:海明威是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他敢于突破传统,刨造新的风格和手法来泊应题材的需要。
美国作家、海明威文学遗产管理人迈克尔·卡塔基斯:海明威不仅是一名成功的作家,同样还是一名引领风潮的人物。
美国作家库尔特·辛格:海明威具有个人主义倾向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他像着了魔似的热衷于战争和革命,并亲身参加过五次。他喜欢女人,先后娶过四个。在打猎、捕鱼、斗牛和击剑方面海明威都是能手,他寻求冒险,而且总是如愿以偿。世界就是他的舞台,暴力则是他永久的同伴。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海明威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海明威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试图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强加于我们,以便塑造出一种硬汉的形象……当他在梦幻中向往胜利时,那就必定会出现完全的胜利、伟大的战斗和圆满的结局。 人物纪念
故居
海明威出生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奥克帕克,在这里度过了六年的童年时光,现已将此故居修复改造为博物馆。 海明威的另一故居在美国最南端的佛罗里达基韦斯特,这栋房子是海明威买下送给他的第二任妻子的,现已成为博物馆。在美国爱达荷州南部的太阳谷,还修建了海明威纪念碑。 海明威在古巴居住时间最长的家——瞭望山庄,被古巴政府投资修建成为博物馆,如今博物馆里存放着海明威生活中的许多原物。家具,私人藏书,毕加索的画作,还有挂在墙上的海明威远征时猎获的羚羊、黑斑羚和野牛的头。
纪念活动
20世纪30年代,海明威在美国佛州基韦斯特度过了大部分时间。基韦斯特每年都会在7月21日海明威诞辰前后举办持续数日的纪念活动,“最像海明威比赛”是其中的重头戏。
海明威诞辰120周年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特别推出了图文珍藏纪念版《海明威文集》,并在上海书展期间举行了新书首发会。 海明威学会
1965年,海明威第四任妻子玛丽创立了海明威基金会,基金会的主要活动是对海明威作品及生活进行学术研究。
1980年,海明威学者们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附近举行了会议,成立了海明威学会。
1986年,玛丽去世后,海明威的儿子帕特里克和约翰将海明威基金会的资源、职责和职能转移给海明威学会,由学会管理的基金会带头推进海明威研究,如举行海明威国际会议,编辑出版《海明威评论》(关于海明威生平和写作的半年刊),在现代语言协会和美国文学协会年会上组织和主持关于海明威的会议等。
衍生作品
影视衍生作品
片名 | 导演 | 上映年份 |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 菲利普·考夫曼 | 2012 |
《海明威 Hemingway》 | 肯·伯恩斯/琳恩·诺维克 | 2021 |
《与海明威为邻 Papa (2015)》 | 鲍勃·亚里 | 2016 |
《海明威 Hemingway》 | Bernhard Sinkel | 1988 |
《海明威冒险之旅 Michael Palin's Hemingway Adventure》 | | 1999 |
《海明威传 The Legendary Life of Ernest Hemingway》 | José María Sánchez | 1988 |
《海明威传记 Biography - Ernest Hemingway: Wrestling with Life》 | Stephen Crisman(斯蒂芬·克里斯曼) | 2005 |
《你好,海明威 Hello Hemingway》 | Fernando Pérez | 1990 |
《谜样海明威 Hemingway Unknown 》 | Renzo Carbonera | 2012 |
文学衍生作品
作品名称 | 作者 | 出版年份 | 出版社 |
海明威 | | 1980 |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海明威评传 | 吴然 | 1987 |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海明威在中国 | 杨仁敬 | 1990 |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海明威:一个现代神话 | 罗光汉 | 1993 | 桂林:漓江出版社 |
文学家的青少年时代之海明威 | 姜维东 | 1996 |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 | 蒋卫杰,熊国胜 | 2001 | 海口:海南出版社 |
海明威传 | 董衡巽 | 2006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
海明威: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 张鑫蕊 | 2012 |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屹立的雄狮——海明威 | 金苏 | 2015 |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My brother, Ernest Hemingway | Hemingway, Leicester | 1962 | Cleveland:World Publ. Co. |
Ernest Hemingway : a Life Story | Baker, Carlos Heard | 1969 | London:Charles Scribner’s son |
How it was | Hemingway, Mary Welsh | 1976 | New York:Knopf |
The Young Hemingway | Reynolds, Michael S. | 1986 | Oxford:Blackwell |
Hemingway : the Paris years | Reynolds, Michael S. | 1986 | Oxford:Blackwell |
Hemingway : the American Homecoming | Reynolds, Michael S. | 1992 | Oxford:Blackwell |
Hemingway : the 1930s. | Reynolds, Michael S. | 1997 | New York:W.W. Norton & 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