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
川芎(学名:Conioselinum anthriscoides 'Chuanxiong'),又名芎窮,为伞形科(Apiaceae)山芎属多年生草本,其主要分布于中国,且四川省、川西平原的都江堰、崇州等地为其主产区,在陕西、江西、云南、湖北等省区均有栽培;常生于海拔为500~1000m的平原地区,适宜生长于地势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肥力较高、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 基本信息
拉丁学名
Conioselinum anthriscoides 'Chuanxiong
分布区域
其主要分布于中国,且四川省、川西平原的都江堰、崇州等地为其主产区,在陕西、江西、云南、湖北等省区均有栽培
科学分类
种
藁本(Conioselinum anthriscoides )
川芎株高为40~60厘米,根茎膨大成团块,具浓烈香气;茎为直立中空的圆柱形,叶片卵状三角形,基部扩大成鞘;花序复伞形,花白色,花瓣椭圆形,子房下位;双悬果卵形具棱。花期7~8月,幼果期9~10月。
川芎性辛温,归于肝、胆、心包经,主要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等症状。
历史记载
川芎原名芎䓖(藭),最早可追溯至《山海经·北山经》,“又北百里,曰绣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药、芎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以“芎䓖”作为药材正名。李时珍将芎䓖解释为人头形态穹窿穷高(穹窿: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样子;穷:穷极),芎䓖善于治疗头痛,故取“穹穷”二字加以草字头,进而演化出“芎䓖”一名。 芎窮最早为野生品,东西均产。隋唐时期,医家逐渐发现川产芎穷质最佳,唐代大量方书中处方用名记载为“川芎”,体现了以川芎用药为贵的特点。南宋以后,由于政治、经济中心的南迁,长江中下游的芎藭再次得到利用,抚芎得以出现。元代王好古首次将川芎作为芎䓖药材正名,记载在《汤液本草》中。明清时期形成了川芎、西芎与抚芎并立的局面,但川芎仍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川芎成为芎藭类的唯一正品,并载入《中国药典》。
1977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将川芎拉丁学名记为L.Chuanxiong Hort.,该名正式发表于1979年《植物分类学报》。后续版本《中国药典》将其命名为藁本属川芎L.Chuanxiong Hort.,中国植物志则认为川芎为藁本的栽培变种,因此修订为L.sinense cv.Chuanxiong。 形态特征
川芎为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稀达1米,全株有香气。
根茎
根状茎呈不规则的结节抱拳状团块,有多数芽眼,外表棕褐色至浅黄色。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茎下部节膨大呈圆盘状(俗称苓子),中部以上的节不膨大。
叶
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宽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厘米,宽5~6厘米,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具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
花
复伞形花序生于分枝的顶端,伞辐7~24,四棱形,被疏短柔毛;总苞片3~6;小伞序有花10~24,小总苞片4~8,线形,略带紫色,被柔毛;花白色,萼齿不明显;花瓣椭圆形,顶端有内折短尖状突起;雄蕊5,花药淡绿色;子房下位,花柱2,长2~3毫米,柱头头状。花柱基圆锥状,向下反曲。
果实
双悬果卵形,幼果两侧扁压,长2~3毫米,宽约1毫米。分生果背棱棱槽中有油管1~5个,侧棱棱槽中有油管2~3个,合生面油管6~8个。
物种分布
川芎主要分布于中国,且四川省为川芎的主要产区,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90%以上;川西平原的都江堰、崇州等地也是川芎的主产区,其中都江堰占中国总产量的65%以上。此外,在云南、陕西、江南、湖北等省区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
川芎常栽培于海拔为500~1000米的平原地区;其喜温和湿润气候,生长期间需阳光充足,但在幼苗期忌强光和高温,大田移栽期忌热;适宜栽植于地势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肥力较高、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花期7~8月,幼果期9~10月。
繁殖方式
苓子繁育
川芎较少开花结实,生产上主要用膨大的地上茎节(苓子或芎苓子)来繁殖,苓子繁育技术主要有高山育苓、坝地育苓及本田育苓三种方式,但若多年连续使用本田苓子来育种,会产生退化现象。
栽培管理
选地
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地作为川芎的育苓地,一般地势低洼,土质豁重、排水不便的地块不宜种植,且忌连作;前作收获后,需浅耕灭茬。 定植
川芎的定植主要有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及套种三种方法,一般在8月上、中旬栽种。对于苓种的定植通常选择茎秆粗壮,节间较短,每根茎秆约有10个节盘,通常在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进行定植。
水肥管理
川芎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在其生长过程中,土壤需始终保持湿润,但也要合理控制水分;若水分过多,则易烂根,缺水则易导致幼苗生长停滞,甚至枯死。施肥主要以农家细肥为主,适当施用复合肥,提苗期可施用氮肥,不可中后期施用,以免徒长加重病害。
病虫害防治
川芎大田生长期主要病害有根(茎)腐病、白粉病、叶枯病和菌核病。根(茎)腐病可用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灌注病株根际,及时清除病株,并全园喷施上述药液。白粉病用粉锈宁或托布津交替喷施。叶枯病用代森锌,或代森铵交替喷施。菌核病用氯硝铵可湿性粉剂,加生石灰拌匀后撒施病株茎部周围。 川芎虫害主要有茎节蛾、种蝇、地老虎、蛴螬等,一般可用乐果,敌百虫,或辛硫磷等杀虫剂防治。育苓阶段用敌百虫喷杀第一、二代的老熟幼虫;栽种前精选苓子,并用烟草、麻柳叶和水混合煮液浸泡苓子,再取出栽种。 药用价值
川芎性辛温,归于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肿块、胸胁刺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症状。
药材性状
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厘米。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横截面黄白色或灰黄,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 相关研究
川芎的现代药理研究主要体现在血液、心脑血管系统等方面,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以及改善脑缺血等作用。这与川芎活血行气的功效密切相关,是其临床用于头痛、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理学依据。 川芎中的挥发油、酚酸类、生物碱等是主要有效成分。其中酚酸类的阿魏酸与生物碱中的川芎嗪能发挥清除氧自由基、减轻Ca(2+)超载及扩张血管等功效,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免疫功能及抑制细胞肥大和凋亡等作用。 地理标志
根据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川芎”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关说明的函》,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自2006年9月4日起对川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川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都江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