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2007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增长3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750万元,增长20.2%;财政收入15008万元,比上年增加25.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808万元,增长23.9%。
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9.13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17.64亿元,增长22.6%。按公安年报人口数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7281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7.6:27.4:51.0调整为2008年的19.5:27.5:53.0呈“三、二、一”型经济结构。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8%,拉动经济增长2.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27.6%,拉动经济增长5.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61.6%,拉动经济增长11.75个百分点。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9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10.42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0.53亿元,增长22.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59元,增长14.2%。经济结构得到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6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6%;增长12.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2%,连续五年保持15%以上的增幅,整体经济继续在较高增长平台运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4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35.3%;第三产业增加值25.51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7.9:27.9:54.2调整为2010年的15.3:29.4:55.3,呈“三、二、一”型经济结构。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2%,拉动经济增长0.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7.5%,拉动经济增长10.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2.3%,拉动经济增长5.0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799元(按常住人口计算)。
2018年,通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8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18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25亿元,增长9.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31371元。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2:32.4:51.4调整为15.1:34.0:50.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30%。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3%、37.0%、53.7%,分别拉动GDP增长0.47、3.44、4.83个百分点。
2018年,通山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9亿元,同比增长11.7%。完成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工业投资53.78亿元,比上年增加21.6%;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94亿元,比上年增长39.5%。
2018年,通山县实现财政总收入9.85亿元,增长10.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亿元,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2亿元,增长2.7%。 2020年,通山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3.5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速比上年下降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6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44.12亿元,同比下降11.5%;第三产业增加值67.6亿元,同比下降2.5%。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8:36.6:49.6调整为16.4:33.0:50.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2.0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1.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2.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1.37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1.7%、1.7%。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1.7%、15.7%、20.6%。 2021年,通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39亿元。
2022年,通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04亿元,可比增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