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整理: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疾病,是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多见于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它是由于血管内脂肪及类脂等物质聚集成斑块,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而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人体中正常的血管是富有弹性的,当血管发生老化、衰退时,血管内脂肪及类脂等物质聚集成斑块,呈黄色粥样,斑块越来越多,会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则可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还可发生在脑、肾、下肢动脉,造成严重的器官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心、脑、肾和下肢等器官的损伤,病情加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介入等,同时还需注意日常护理。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与病变的部位、程度,血管狭窄程度,受累器官受损情况等因素有关。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如果出现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动脉损害,则预后不良。 发病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 1.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二者常同时存在。
2.高血脂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因素。
3.吸烟
吸烟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且与每日吸烟数量成正比。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两倍。
5.肥胖
中心性肥胖者、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者,更易患本病。
6.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年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近亲发病率明显增高。
7.其他
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增高、从事脑力劳动、进食高热量食物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
临床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动脉粥样硬化常无特异性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严重时肠壁坏死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 检查方法
血脂检查
1.一般检查
患者常有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脂蛋白电泳图形异常,多数患者表现为第Ⅲ或第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2.X线检查
主动脉粥样硬化者可见主动脉伸长、扩张和扭曲,有时可见钙质沉着。
3.动脉造影
可显示四肢动脉、肾动脉与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狭窄、病变部位及范围。
4.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5、其他检查
诊断
诊断原则
本病的早期诊断相当困难。当粥样硬化病变发展到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或血栓形成,从而导致靶器官出现明显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年长患者有血脂异常,且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性病变,应首先考虑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不同的病变部位的鉴别诊断会有所不同。
1、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主动脉病变和主动脉瘤,需与梅毒性主动脉炎和主动脉瘤鉴别,胸片发现主动脉影增宽还应与纵隔肿瘤相鉴别。其他靶器官的缺血或坏死表现需与其他原因的动脉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病变如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栓塞等相鉴别。心肌纤维化需与其他心脏病特别是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相鉴别。 3、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AS所引起的脑血管意外,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意外相鉴别。 4、肾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压,需与其他原因的高血压相鉴别;肾动脉血栓形成需与肾结石相鉴别。 5、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所产生的症状,需与多发性动脉炎等其他可能导致动脉病变的原因鉴别。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
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病人寿命。
一般治疗
1、合理饮食
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超重或肥胖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减少胆固醇摄入,并限制酒及含糖食物的摄人。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 2、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量应根据身体情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而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
3 、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烈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4、戒烟限酒
提倡不吸烟,避免二手烟,可饮少量酒。
5、控制易患因素
糖尿病患者应及时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高血压患者应给予降压药,使血压降至适当水平;血胆固醇增高者应控制胆固醇,适当给予降脂药物。 药物治疗
1、调整血脂药物
血脂异常的病人,应首选降低TC和LDL-C为主的他汀类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其他还包括贝特类(如非诺贝特)、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等。 2、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发展,用于预防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最常用的口服药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吲噪布芬和西洛他唑;静脉药物包括阿昔单抗、替罗非班、埃替非巴肽等药物。
3、溶栓药物和抗凝药物
对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栓药物,包括链激酶、阿替普酶等。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药。
4、改善心脏重构和预后的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等。 5、针对缺血症状的相应治疗
如心绞痛时应用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等)及β受体拮抗剂等。 手术治疗
包括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施行血运重建或旁路移植手术,以恢复动脉的供血。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腔内旋磨术等多种介入治疗,对新鲜的血栓也可采用导管进行抽吸。
1、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治疗该病技术。其是指医生在患者已经堵塞的血管中介入特制的支架或球囊,利用支架或扩张后的球囊将已经脱落的斑块支起,重新使其稳定的手术治疗方法。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心脏搭桥术,是医生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廓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中医治疗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通过辨证在推荐方剂上进行加减,达到减轻症状,改善预后等功效。
1、辩证论治
(1)痰瘀互结证
①治法:活血化痰,理气止痛。
③常用药及加减:瓜蒌、薤白、半夏、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痰浊郁而化热者,可予黄连温胆汤加减。 ①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②推荐方剂: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③常用药及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当归、黄芪、白术、茯苓、肉桂、熟地黄、远志、陈皮、白芍、甘草。兼有气滞血瘀者,可加川芎、郁金。 ①治法:益气活血,祛瘀止痛。
③常用药及加减:人参、黄芪、桃仁、红花、紫草、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柴胡、桔梗、陈皮、白术、白芍。合并阴虚者,可合用生脉散或人参养荣汤。 (4)气滞血瘀证
①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②推荐方剂:血府逐瘀汤。
③常用药及加减: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若卒然心痛发作,可含服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 2、常用中成药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2017版》,本病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血脂康胶囊、芎芍胶囊、芪参胶囊、丹蒌片、心可舒片、养心氏片等。但因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所用药物也有所不同,故应在使用之前详细咨询医师。 主要危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梗死、脑出血、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头痛等症状,后期脑萎缩时可有精神变态、痴呆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脑动脉内血栓形成可引发脑卒中,造成意识丧失、偏瘫、失语等,给家人和自身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和肾功能损伤。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间歇性跛行,严重时会发生肢端缺血坏死,影响正常的行走。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随病变部位、程度、血管狭窄发展速度、受累器官受损情况和有无并发症而不同。脑、心、肾的动脉病变发生了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肾功能衰竭者,预后不佳。
危害性
病变严重者可涉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动脉,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治愈性
积极有效地治疗能够防止病情进展,有时还可逆转本病,改善其结局。
疾病预防
1.一级预防
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不吸烟,不饮烈性酒;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心情;40岁及以上人群坚持至少每年体检一次;从儿童期开始,即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也应该避免摄食过量,防止发胖。
2.二级预防
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病等。终生使用阿司匹林抗栓,长期或者终生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积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选择清淡、低脂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 戒烟限酒。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血压、血糖。
血脂高的人群应该调整饮食,低盐低脂饮食。
40岁及以上人群坚持至少每年体检一次。
研究成果
2022年7月5日消息,针对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这一机制,云南农业大学教授盛军带领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三七皂苷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靶点,为开发精准治疗该症的新药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