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整理:
电磁波谱在空间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即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电磁波包括的范围很广,从低频的无线电波、中频的可见光,到高频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要高很多,光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很多;而X射线和γ射线的频率则更高。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即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电磁波包括的范围很广。实验证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要高很多,光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很多;而X射线和γ射线的频率则更高,波长则更短。为了对各种电磁波有个全面的了解,人们将这些电磁波按照它们的波长或频率、波数、能量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列,这就是电磁波谱。 中文名 | 电磁波谱 |
外文名 |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拼音 | dian ci bo pu |
定义 | 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即电磁波 |
分类 | 无线电波 微波 红外线 |
划分标准 | 各种电磁波产生的方式 |
分类标准 | 波长的长短以及波源的不同 |
划分方式 | 高频区、长波区、中间区 |
收起
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包含电磁波所有可能的频率和波长的范围。特定波长(λ)的电磁波的能量(E)(在真空中)与频率(ν)和光速(c)有关。这些物理量的关系如下:
(波长λ)=(c)/(频率ν) ;[c是光速 (3×108 公尺/秒)] (能量E)=(h)•(频率ν) ;[h是普朗克常数(6.626 × 10−34 焦耳•秒)] 在另一个单位中h = 4.136 μeV/GHz。可见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波长越大,频率越小;反之,频率越大,波长越小,其乘积是一个常数即光速c。另外电磁波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系数为普朗克常数h。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能量越大。
电磁波谱
电磁波按其波长排列组成的图表。按波长大致可分为:宇宙射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反射红外,热红外,微波),无线电波和长波电振荡。其中,最长的波长是最短波长的1022倍以上。各种电磁波的范围是交错式衔接起来的。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受到激发后产生的;X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在不同的电磁波段,可以使用不同的波长单位,如埃( )、纳米(nm)、微米(μm)、毫米(mm)、米(m)等。有时还使用另外两个与波长相关的计量单位:波数 (单位为cm-1)和频率V(单位为赫兹)。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即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不过它们的产生方式不尽相同,波长也不 同,把它们按波长(或频率)顺序排列就构成了电磁波谱。 依照波长的长短以及波源的不同,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
无线电波
——波长从几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电视和无线电广播的波段就是用这种波;
微波
——波长从0.3米到10-3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它通讯系统;
可见光
——这是人们所能感光的极狭窄的一个波段。波长从(78~3.8)×10-6厘米。光是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运动状态改变时所发出的电磁波。由于它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而察觉的电磁波极少的那一部分;
紫外线
——波长从3×10-7米到6×10-10米。这些波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
伦琴射线
——这部分电磁波谱,波长从2×10-9米到6×10-12米。伦琴射线(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
γ射线
——是波长从10-10~10-14米的电磁波。这种不可见的电磁波是从原子核内发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或原子核反应中常有这种辐射伴随着发出。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对生物的破坏力很大。
按照各种电磁波产生的方式,可将其划分成三个组成部分:
高频区
其中包括x射线,Y射线和宇宙射线。他们是利用带电粒子轰击某些物质而产生的。这些辐射的特点是他们的量子能量高,当他们与物质相互作用中,波动性弱而粒子性强。 长波区
其中包括长电振荡、无线电波和微波等最低频率的辐射。它们由电子束管配合电容、电感的共振结构来产生和接收的,也就是能量在电容和电感之间振荡而形成。它们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更多地表现为波动性。 中间区
其中包括红外辐射、可见光和紫外辐射。这部分辐射产生于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在红外区辐射主要产生于分子的转动和振动;而在可见与紫外区辐射主要产生于电子在原子场中的跃迁。这部分辐射统称为光辐射,这些辐射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显示出波动和粒子双重性。
不同的电磁波产生的机理和产生方式不同。无线电波是可以人工制造的,是振
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的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分别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内层电子和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
在电磁波谱中各种电磁波由于频率或波长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如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很容易表现出干涉、衍射等现象,但对波长越来越短的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要观察到它们的干涉衍射现象就越来越困难。但是从电磁波谱中看到各种电磁波的范围已经衔接起来,并且发生了交错,因此它们本质上相同,服从共同的规律。 电磁波是由光子组成的,宇宙深处的星体发射的电磁波含有大量光子,光子在传递过程中由于分散,距离星体越远,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光子数越少,表现为电磁波的能量的衰减。而电磁波频率的改变量很小。 自然界中各类辐射源的电磁波谱是相当丰富、相当宽阔的,与光电子成像技术直接有关的是其中的X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和微波等电磁波谱,它们的特征参量是波长λ、频率v和光子能量E。三者的关系是v=c/λ,E=hv=hc/λ和E=1.24/λ,式中,E和λ的单位分别是eV(电子伏)和μm,h为普朗克常数(6.6260755X10J·S);c为光速,其真空中的近似值等于3X108m/s,在工程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习惯,采用不同的频谱参量计量单位。
对x线,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常用μm、nm表示波长;对无线电频谱,用Hz或m来分别表示其频率和波长;对高能粒子辐射,常用eV表示能量。 由物理学可知,“辐射”的本质是原子中电子的能级跃迁并交换能量的结果,低能级电子受到某种外界能量激发,可跃迁至高能级,当这些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受激电子落入较低能级时,就会以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能量。上述E=1.24/λ,正好将辐射的波长λ与其能量E联系起来。例如,E高-E低=1.24eV时,辐射的波长λ=1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