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整理: 三十 年战争是一场欧洲历史上极其
著名的 战争,其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地域之广、对欧洲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之深远,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以下是对这场战争的简要评述:
1. 背景:三十年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当时欧洲处于政治、宗教和文化的动荡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在这个时期达
到了 高潮,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神圣
罗马帝国 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权力争斗,以及新教联盟与天主教联盟之间的宗教冲突。
2. 过程:战争于1618年爆发,最初是在波希米亚地区爆发的冲突,逐渐演变为全欧洲的混战。主要参战国包括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瑞典、丹麦、法国等。战争过程中,形成了各种联盟,包括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战争主要战场在德国,但也有一些重要的战役发生在北欧和西欧。
3. 影响:三十年战争对欧洲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结束后,欧洲的领土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造成的破坏和死亡导致了欧洲某些地区的长期萧条,如波希米亚。此外,战争期间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关系原则,如主权国家原则、平等原则和民族自决原则,这些原则对现代国际法产生了影响。
4. 历史意义:三十年战争被视为欧洲历史上的一场“宗教战争”,是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冲突在政治层面的表现。然而,这场战争的影响远超过了宗教领域,它对欧洲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如人口减少、经济萎缩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反思并寻求解决之道。同时,战争也推动了欧洲各国在政治、军事、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不仅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 英语 :Thirty Years' War; 德语 :der Dreißigjährige Krieg;法语:La guerre de trente ans; 西班牙语 :La guerra de los treinta años; 瑞典语 :trettioåriga kriget; 丹麦语 :tredive års krig;1618年—1648年),是由 神圣罗马帝国 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 欧洲 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基本信息 相关组织
瑞典、波希米亚、丹麦、荷兰、法国、苏格兰、英格兰、萨克森,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奥地利、巴伐利亚
背景 17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 德意志 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年)和“天主教联盟”(1609年)。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 西班牙 和 波兰 贵族的支持。 法国 为称霸 欧洲 ,力图使 德意志 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 北海 和 波罗的海 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 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 捷克 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 马蒂亚斯 (1612年~1619年在位)企图在 波希米亚 (今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三世为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三世下令禁止 布拉格 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年5月23日,武装暴徒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 壕沟 ,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三十年战争是 欧洲 几百年来宗教和国际政治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正如瑞典国王 古斯塔夫二世 在给他的首相的信中所说:“各个小型的战争,在这里都汇集成一个全面的欧洲战争”。
过程总述 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 西班牙 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组成,并得到罗马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以及 波兰立陶宛王国 的支持。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 法国 、瑞典、丹麦、联合省共和国(荷兰)以及英国和俄国组成,并得到德意志新教诸侯和 波希米亚 、 特兰西瓦尼亚 ,意大利的反哈布斯堡王朝运动的支持。 三十年战争是以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 宗教战争 开始的,后来则失去宗教性质。它是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民族形成的深远过程的反映,是和一些 欧洲 国家最初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年~1609年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密切相连的。 当时,哈布斯堡王朝已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和衰亡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它竭力谋求欧洲霸权,但遭到了 德意志 新教诸侯国的反抗。这些诸侯国形式上加入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所谓“ 神圣罗马帝国 ”,但实际上是独立的。 1576年 鲁道夫二世 即位,德意志开始迫害新教徒。天主教徒与新教徒冲突过程中,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军事联盟:以普法尔茨侯爵腓特烈五世为首的新教联盟(1608年)和以巴伐利亚马克西米利安公爵为首的天主教联盟(1609年)。 德意志 的国内矛盾给 欧洲 列强以可乘之机。 法国 支持新教联盟,以便对周围各国建立霸权,并阻止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边界诸侯国地位的加强。丹麦在攫取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和 荷尔斯泰因 两州后,又力图占领德意志北部各诸侯国。瑞典则想把 波罗的海 变成本国的“内海”。荷兰极力削弱 西班牙 和奥地利,并使本国商船队在古老的汉萨同盟商路上获得控制权。英国既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在 德意志 西北部和 北海 地区加强势力,同时也不希望 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各国强大;它在欧洲和近东的利益,其中包括同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的关系,与 法国 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奥斯曼帝国 虽然未参加三十年战争,但却指望利用这次战争来巩固自己在 巴尔干半岛 的地位。被看作是“基督教先锋”的奥地利如若战败,可使奥斯曼帝国摆脱其在 巴尔干地区 的主要敌人。俄国与 波兰立陶宛王国 进行战争,是为收复在波兰、瑞典对俄国的武装干涉(十七世纪)期间被波兰立陶宛王国侵占的领土。 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夕,敌对双方均拥有常备 雇佣军 ,总兵力各达2.5~5万人。这些军队在建制上分为旅和团。它们虽然经严格训练,但军纪和战斗素质都较差。瑞典军经国王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改组,战斗力较强,自由农民和市民是这支军队的强大的来自本民族的骨干力量。它装备有轻型火炮和火枪(纸制 弹壳 ),这些武器的特点是射速高。 瑞典军步兵团火枪手占2/3,长矛手占1/3,其他国家的军队则相反。为了充分发挥步骑枪火力的威力,古斯塔夫·阿道夫把步兵和骑兵原来的纵深配置队形改成3~6列横队。瑞典和其他国家军队的野战炮兵由轻、重炮兵连编成。瑞军平均每千人配备火炮5~12门,而其他国家的军队每千人仅配备火炮4~5门。
战争导火线是1618年的 波希米亚 (今 捷克 )人反抗 神圣罗马帝国 的民族及 宗教战争 。而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捷克阶段
捷克“掷出窗外事件” 波希米亚 于1526年并入 神圣罗马帝国 ,自那时起,波希米亚国王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任。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马蒂亚斯 派遣耶稣会教士进入波希米亚,意图在波希米亚复兴天主教,并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 斐迪南 大公为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对波希米亚的新教徒进行大规模的逼害,并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他们的教堂。于是在1618年5月23日, 波希米亚 首都 布拉格 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王宫,将 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的两名钦差从窗口投入 壕沟 ,是为扔出窗外事件,并成立临时政府,由三十位成员组成,宣布波希米亚独立。
全面反奥 1619年6月波希米亚起义军进兵至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 维也纳 近郊,并与当时已继位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 斐迪南二世 进行谈判。 斐迪南 逼于形势,在表面上假意答允进行谈判,实际上在暗地里向天主教同盟求助,并答允将来把普法尔茨选帝侯的爵位转让予 巴伐利亚 公爵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以换取天主教同盟出兵相助。不久,天主教同盟即出兵二万五千人,并赞助 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大量金钱。起义者被逼于该年八月退回 波希米亚 ,而波希米亚议会亦于该月选出信奉新教的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为波希米亚国王。
皇帝反攻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斐迪南 当然不能容忍波希米亚人自行选出国王,于是在解除维也纳之围后随即出兵反攻,而天主教同盟之一的 西班牙 亦出兵进攻普法尔茨。 波希米亚约有四分之三的地主的土地落入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之手。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更强迫 波希米亚 的百姓改信天主教,并焚毁波希米亚的书籍,以及宣布 德语 为波希米亚的官方语言。1621年至1623年,蒂利伯爵再度击败普法尔茨的新教诸侯军队。至此战争的第一阶段— 捷克 阶段以哈布斯堡皇室为代表的天主教同盟军获胜为结束。
参战国
新教联盟 瑞典王国(1630-1648)
法兰西王国(1635-1648)
波西米亚王国(1618-1620)
萨克森选侯国
普法尔茨选侯国
布伦瑞克-吕纳堡
特兰西瓦尼亚公国
俄罗斯沙皇国(支持)
天主教联盟
丹麦阶段
全欧反奥 因此,本来只是波希米亚人反对神圣罗马帝国战争演变为广泛的国际战争。1625年, 法国 首相 黎塞留 提议英国、荷兰与丹麦结成反哈布斯堡联盟,丹麦负责出兵,而英国与荷兰则在幕后支持,由此战争的第二阶段—丹麦阶段正式展开。
丹麦出兵 1625年信奉新教的丹麦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国的支持下与新教联盟共同向 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发动进攻,很快便占领 德意志 的西北部,与此同时,由曼斯菲尔德率领的英军则占领 波希米亚 西部 。这次新教联军可说是节节获胜,但于162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雇用声名显赫的 波希米亚贵族 华伦斯坦 的 雇佣军 ,华伦斯坦不负其所望,于该年4月击败曼斯菲尔德,其后再击败丹麦,并控制了 萨克森 。丹麦被迫于1629年5月与 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签定《吕贝克和约》,并保证不再插手 德意志 事务。战争第二阶段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势力伸延到 波罗的海 告终。
瑞典阶段
瑞典出兵 战争第二阶段由神圣罗马帝国获胜后, 华伦斯坦 便计划在波罗的海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瑞典国王害怕从此神圣罗马帝国会超越瑞典,取得在波罗的海的优势地位。因此瑞典在 法国 的资金援助下,于1630年7月出兵,在 波美拉尼亚 登陆,从而开始了战争的第三阶段—瑞典阶段。
大败皇帝
再度反攻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借此机会联合 西班牙 盟军,在1634年9月于纳德林根会战大败瑞典军,逼使瑞典军撤回 波罗的海 沿岸。 萨克森 与 勃兰登堡 则于1635年5月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订《 布拉格 和约》。战争第三阶段—瑞典阶段以哈布斯堡皇帝获胜而告结束。
混战阶段
法国出兵 哈布斯堡皇室再次获胜使得法国大为震惊,此前,法国自身是天主教国家,而且内部贵族与胡格诺派叛乱,一直只是假手他国以削弱哈布斯堡皇室的实力,但当丹麦、瑞典与 神圣罗马帝国 的新教诸侯均告失败后,法国终于在首相 黎塞留 的带领下直接出兵,与瑞典联合对哈布斯堡王朝作战。从此战争进入第四阶段—全欧混战阶段。
法国获胜 1636年~1637年, 西班牙 出兵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由南北两路夹攻,并且一度进逼至法国首都巴黎,但最后为 法军 所败。法军出兵 加泰罗尼亚 ,支援加泰罗尼亚大起义(1639年——1651年),给了西班牙致命的打击,并间接导致了葡萄牙脱离西班牙控制。 1638年8月 法国海军 打败举世闻名的 西班牙海军 ,1639年10月西班牙海军的主力更被原来籍籍无名的荷兰海军歼灭(唐斯之战)。1643年5月,第四代孔代亲王与杜伦尼子爵在罗克鲁瓦战役中共同击溃西班牙陆军的主力,法国陆军由此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陆军。
丹麦参战 1642年11月,瑞典军于布莱登菲尔德再度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军,但此时丹麦王却嫉妒瑞典军的战果,并恐惧瑞典强大后,丹麦受其所制,因此乘瑞典军攻进南德意志之际,向瑞典宣战。丹麦曾于1644年击败瑞典与荷兰的联合舰队,但其后丹麦海军却被重新组建的瑞荷联合舰队全歼。在经过三年(1643年~1645年)战争后,瑞典军成功从水陆两路进逼丹麦,逼使丹麦停战求和。
瑞典获胜 1645年3月,瑞典军在波希米亚大败神圣罗马帝国军,而该年8月法军又于纳林根会战击溃神圣罗马帝国军,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德意志领土大部份被占领。
1648年,法瑞两国联军再在处斯马斯豪森会战及兰斯会战完胜神圣罗马帝国军。
战争结束 战至此时,双方都已元气大伤,结果于该年10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缔结了两个和约—《奥斯纳布吕克条约》与《明斯特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至此三十年战争完全结束。
影响
世界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独立的主权国家。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其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影响持续到当代。
德意志分裂 由于德意志是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这场战争使德意志各邦国大约被消灭了60%的人口,波美拉尼亚被消灭了65%的人口,西里西亚被消灭了25%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将近一半死亡,十分惨烈;而且战后诸侯国各割地盘,其内部分裂变成不可逆转。战争开始时,神圣罗马帝国只不过是一个空壳。帝国哈布斯堡家族皇帝的实际权力仅局限于他们的家族领地,例如奥地利和波希米亚。在帝国境内的其他地方,数百个领主统治着他们各自的公爵领地、侯爵领地、伯爵领地、主教辖区和自由市,很少把皇帝放在眼里。
战争结束时,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哈布斯堡家族依然享有帝王的尊贵,而各类领地实际上依旧是独立的实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赋予这些领地的统治者实行他们自己的外交政策 的权利,这在理论上使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独立。然而实际上,他们早就在奉行自己的外交政策了,不受皇帝约束。因此三十年战争和《和约》对他们的地位没有什么影响。 这场战争,给控制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以沉重的打击,使它在欧洲恢复天主教统治和建立大一统帝国的计划成为泡影。
其实,三十年战争对德意志政治和宪法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于没有发生的事情上面,而不是体现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上面。长期以来,哈布斯堡家族一直在寻求增强他们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广大领土和资源的实际控制权。他们最愿意看到的是将帝国变成一个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就像英国和法国那样。三十年战争是他们为实现统一德意志的目标所做的真真切切的最后尝试,但他们失败了。
荷兰独立 这场战争后,荷兰与瑞士的独立受到保障,而荷兰不仅正式独立,而且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西班牙衰落 西班牙在战争中不论陆战还是海战均告失利,并从此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
法国兴起 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阿尔萨斯-洛林主权,并获得了欧洲霸主的地位。直到普法战争的爆发。
瑞典兴起 瑞典国王取得了德意志的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并因此成为了德意志的诸侯,可以随时插手德意志的内部事务。而且瑞典亦得到五百万杜卡登(Dukaten,德意志货币)的赔款,并从此一跃成为北欧强国。直到北方战争的爆发。
战术改变 战争中诸国开始实行征兵制,并建立了常备军与后勤系统,使军队可以进行持久战。军队亦逐渐精简化,以符合机动战的要求;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所进行军事改革,即以火枪兵取代长矛兵,先以炮兵进行集中火力的攻击,再以骑兵出动进行突击,最后由步兵负责清理敌军的三段式战法,更成为其后战争的标准战法。
战争双雄
古斯塔夫·阿道夫 古斯塔夫·阿道夫。瑞典的一代英王,被后世称为“现代军事之父”、“北方的雄狮”。古斯塔夫喜欢冒险,一生中曾无数次在前线冲锋陷阵,并且多次重伤,甚至被俘。富有骑士精神。即位初期在丹麦战争中,通过议和赎回大量国土,后夺取芬兰全境,几乎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1630年参加三十年战争,1632年在指挥吕岑战役中作战身亡。
华伦斯坦 华伦斯坦,一名德国化的捷克贵族,自视为纯粹的德意志人。他是一个军事家,具备优秀的统帅能力和组织才能。三十年战争中,华伦斯坦领导者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抗击瑞典,守护德意志。他堪称与瑞典国王齐名的三十年战争双雄。功成名就之时,华伦斯坦被怀疑功高震主,最终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注 查理五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德和王后伊沙贝拉把他们的女儿胡安娜嫁给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菲利普,胡安娜和菲利普的儿子查理后来便继承了西班牙王国(是为查理一世)、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和意大利南部(包括撒丁尼亚、西西里、那不勒斯)以及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世袭领地(包括奥地利、施蒂里亚、卡林西亚、卡尼奥卡等四个公国和蒂罗尔州);此外,查理一世的祖母勃艮第的玛利又将辽阔的勃艮第领地(包括弗朗什孔泰、卢森堡和工商业发达的尼德兰)传给了他。紧接着,他不顾英法的强烈反对,于1519年悍然接受当选,做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查理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