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腹亚纲
头胸部和腹部间有由第1腹节演变而来的腹柄相连。有7目。
体小型,不超过3毫米。前体的背甲分成3部分:最前一片大叫前背甲,卵圆形,覆盖从螯肢到第2对足的4个体节;后面两个自由体节分别着生第3、4对足,在第1个自由体节的两侧各有一块小的中背甲,在第2自由体节的背方有一大块较大的后背甲。腹部的最末3节变细,后面有一根细长而分节的鞭。无眼。螯肢与盲蛛的类似,分3节,钳状。触肢步足状,且与步行足功能一致。第1步足有分4节的基跗节和分3节的跗节,上有长感觉毛,行走时举在体前方,非步行用,是为感觉步足。后3对步足的跗节上各有2爪。已知1科4属约50种,我国没有分布。 有鞭目Uropigi
通称鞭蝎。体躯分前体和后体两部分。前体有背甲覆盖,背甲上有8~12个眼,在近前端的中部为2个中眼;两侧各由3~4个眼组成。后体(腹部)原由12节组成。第1节形成腹柄;第2~9节宽而分明,有背板、腹板和侧膜;第10~12节非常小,其各节的背板和腹板愈合;第12腹节之后为尾鞭。在后体的后半部有1对肛门腺,开口于肛门的两旁,分泌液能灼伤人的皮肤。夜间出来活动,少数生活在沙漠中,大多数喜欢潮湿的生境。以昆虫为食。卵生。全球约85种,分布于美洲和亚洲的温、热带。我中国已知6种1亚种。 体长不足1厘米,体柔软。前体分成3部分:前区由一块大的前盾板覆盖,小的中区(第3步足)有一对小的中盾板,稍大的后区(第4步足)有一对较大的后盾板覆盖。无眼。腹部12节。第1节形成腹柄;第2~9节宽,各有背板和腹板,并有侧膜相连;第10~12节细,组成后腹部,其背板和腹板愈合;后面有由1~4节组成的短鞭,鞭的形状,雌、雄不同。分布于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多生活在石块下、倒木下或落叶层中。已知1科3属170种。我国仅有分布于台湾的索氏裂盾蝎1种。 通称无鞭蝎(鞭蛛)。螯肢2节,其形状和功能很像蜘蛛的螯肢,但内部无毒腺。触肢分7节,腿节及以下数节的内缘有尖锐突起,用以捕食;第1对足细长,末端有2爪,有的有爪垫,胫节和跗节分成许多小节,有感觉功能,通常一根伸向前方,另一根伸向体的某一侧进行探索,探定昆虫的位置后,触肢迅速捕获猎物,使之不能动弹,螯肢撕裂猎物,吸食液汁。书肺2对,位于第2、3腹节的腹侧。昼伏夜出。一般喜潮湿的环境。交偶时,雄体颤动触角状足,并向雌体摇动身体,产出精荚,用触肢和第1足引导雌体到精荚上取精液。产卵6~60粒,将要产卵时,生殖腺分泌纸状膜,把卵携带在雌腹的下面,直到孵出并蜕第1次皮。幼体爬上母腹直到蜕第2次皮,然后从腹部后端爬离母体。约60种,我国只有台湾兰屿岛有鞭蛛分布。 蜘蛛目Araneae
头胸部和腹部间有腹柄相连。头胸部背面有背甲,背甲的前端通常有8个单眼。腹部不长,呈囊状;具纺织器,由附肢演变而来,上有许多纺管,内连各种丝腺,可纺丝。螯肢有发达的毒腺;雄蛛脚须末部特化成脚须器。雌蛛纺丝形成一个卵袋,内装受精卵,卵袋附在网上(结网蜘蛛),或产在石下、叶面上。有的母蛛守护卵袋,也有随身携带卵袋的。孵出卵壳的幼蛛仍在卵袋内停留数天,并在袋内脱1~2次皮。幼蛛在成熟前共脱皮4~15次。主要捕食昆虫及小型脊椎动物。是蛛形纲第二大目,数目仅次于蜱螨目,全世界约有30000种,我国估计有3000种。分属于3个亚目约116科。 体短粗,长5~10毫米。背甲近方形,前缘有1片可动的头盖。头盖下垂时能保护口和螯肢。腹部的前方形成腹柄,后端形成1个突起,末端有肛门。生活在腐木下、落叶下和洞穴中。气管呼吸。取食小型节肢动物。精子的传送用第3步足。产卵的情况不清楚,但节腹蛛属的一种把单个的卵携带在头盖下。孵出的幼体像蜱螨的幼体,具6足。已知45种,见于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
通称避日蛛。大型,体长达7厘米。前体的背甲分两部分:1片大的前背甲,其前缘中部有1对眼;1个短的后背甲。仅第一胸节头部愈合而成头胸部,后三个胸节游离。腹部大而分节。螯肢特别大,组成钳。触肢像步足,末端有1特殊的粘附器官用于捕食。第4步足下方有独特的球拍状器官。捕食各类小动物。雌蛛在土洞中产50~200粒卵。大多数夜行性,平时钻在穴中或石下隐蔽,但也有在白天活动的。全世界已知约800种,常见于干热的沙漠地区。我国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