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
太行山(英文名:Taihang Mountains),又称五行山、大形山、王母山、女娲山,处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中国地形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晋、冀、豫三省的天然界山。太行山位于34°58′~40°79′N,110°23′~116°57′E,东西宽50~150千米,南北长约700千米。北以永定河为界,在北京的西山(归太行山)与燕山相接,南达山西阳城县与河南济源县交界的王屋山,西以滹沱河上游段和汾河谷地东缘为界,东与华北平原相连(100米等高线为山地与平原的分界)。太行山整体呈北东-南西走向,总体呈"S"形展布。太行山多为中山与低山,北高南低,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太行山有典型的嶂石岩地貌和云台地貌和北方岩溶地貌,还有国内罕见的变质岩天生桥,岩石地貌资源丰富。 基本信息
地理坐标
34°58′~40°79′N,110°23′~116°57′E
现今的太行山主要是新生代以来快速隆升的,古太行山在白垩纪末已经剥蚀夷平。第1次大规模抬升发生于古近纪的始新世,形成了新生代太行山的主体。到了东营期末,华北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古近纪形成的太行山主体被剥蚀夷平,只在太行山最北部保留有部分夷平面——北台面。第2次快速抬升即新近纪中新世以来,23 Ma(百万年)以来为快速抬升期。隆升的原因主要为远程应力、热冷却和构造沉积负荷。 太行山区位于我国中纬度温带、暖温带,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0.3℃,年均降水量400~700毫米。是典型的半干旱山地,大部分地区为半干旱气候,仅中高山区和晋东南地区为半湿润气候。
名称由来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大形山、王母山、女娲山。
春秋战国时期,太行山已经有了太行、太形(古代“大”通“太”)两种说法。《山海经》有云“次三经之首,日太行之山",《列子·愚公移山》也有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秦汉时期,太行山的名称由"太行”、“太形”逐渐变为“五行山”,淮南王刘安编纂的《淮南子》中记载“武王克殷,欲筑宫于五行之山”。汉代太行山的名称逐渐被“五行山”所替代。 女娲山主要与太行山东麓邯郸涉县流传的女娲传说有关。在邯郸涉县,关于女娲化育万物、抟土造人、首创婚姻、制作笙簧、治理洪水、炼石补天的神话早已广泛流传,且涉县一年一度的女娲公祭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女娲祭祀活动之一。
西王母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人物之一,根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蒲吾县有铁山,即房山也。后汉章帝元和三年,幸赵,祠房山。俗呼为王母山,以有西王母祠而名。亦曰西山。”[4]房山在今平山县内,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中段东麓。 明清至民国时期,太行山已经有了接近统一的称号,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七十年代之前,太行山的别称“大形山” “五行山”等名称依旧出现。改革开放后,国家统一了太行山的称号。
位置境域
太行山处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中国地形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晋、冀、豫三省的天然界山。太行山位于34°58′~40°79′N,110°23′~116°57′E,东西宽50~150千米,南北长约700千米。北以永定河为界,在北京的西山(归太行山)与燕山相接,南达山西阳城县与河南济源县交界的王屋山,西以滹沱河上游段和汾河谷地东缘为界,东与华北平原相连(100米等高线为山地与平原的分界)。
历史成因
太行山作为山脉形成于新生代,但作为华北陆块组成部分,则有着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华北陆块以迁西群为初始陆核,经新太古代增生、阜平运动变质和五台期岩浆侵入等一系列构造运动之后,形成了初始的结晶基底。其上发育元古宇、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下白垩统,缺失志留系-下石炭统和上白垩统。该地区自古元古代吕梁运动之后,经剥蚀夷平,基底形成阶段结束,太行山穹窿形成,之后开始脉动态势的盖层发展期。至晚三叠世,太行山深断裂带活动,太行山崛起,华北陆块形成东隆西坳的构造格局。侏罗纪-白垩纪的燕山运动使东部断块活动更加强烈,太行山地区受到北西-南东向的挤压,整体呈北北西向背斜褶皱构造。晚白垩世以来,该区进入差异性抬升阶段,曾有过大幅度的抬升剥蚀。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华北陆块因北东-南西向的拉张,孕育出新生代的断陷和裂谷盆地,华北陆块沉降中心转移至渤海湾,结束了东升西降的历史。 古太行山在白垩纪末已经剥蚀夷平,现今的太行山主要是新生代以来快速隆升的。第1次大规模抬升发生于古近纪的始新世,形成了新生代太行山的主体。到了东营期末,华北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古近纪形成的太行山主体被剥蚀夷平,只在太行山最北部保留有部分夷平面——北台面。第2次快速抬升即新近纪中新世以来,23 Ma(百万年)以来为快速抬升期。因此,尽管太行山地区出露的岩石非常古老,但现在的太行山主体却是新近纪以来隆升的,其年龄只有23 ~18 Ma。
综上所述,现今太行山的主体是新近纪以来隆升的,隆升的原因主要为远程应力、热冷却和构造沉积负荷。经历了前新生界的剥蚀夷平–准平原化过程,到古近纪的抬升–剥蚀夷平,最后新近纪中新世以来的快速隆升。 地理特征
气候
太行山区,地处我国中纬度温带、暖温带,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0.3℃,年均降水量400~700毫米。是典型的半干旱山地,大部分地区为半干旱气候,仅中高山区和晋东南地区为半湿润气候。综合全区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冬夏风向更替明显,春秋短暂;北凉南暖,温差较大;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地多于盆地,随海拔高度而增加,迎风坡多于背风坡;云量少,日照充足,气候干燥;地面风向紊乱且风速偏小。 由于太行山范围较大,不同区域的气候有所差异,以下为太行山的气候分区:
(1)晋东北、晋东气候区 本区包括西山、小五台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中段和太岳山北段等山地及山间盆地。由于地势起伏,气候条件也多有不同,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差别都很大,素有“十里不同天”之说。区内具有暖温带、准暖温带和中温带等不同的热量条件,全年平均气温6-10℃。本区气候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远远大于水平方向。区内年辐射总量山地较少,盆地较多,在每平方厘米130-140千卡内波动,差别较大。本区的旱情较轻,从干湿情况来看,除繁峙、广灵、灵丘等河谷盆地为重半干旱气候外,其余地方多属于轻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山地上部常能出现湿润气候。本区的暴雨较多,降水强度大,导致山洪暴发,冲毁梯田和沟坎地。如1966年8月23日阳泉降水量达261.5毫米,桃河下游遭受很大损失。此外,夏季的雷雨大风和冰雹都能造成灾害,灵丘、昔阳、和顺等县年年都有遭受雹害的可能。 (2)晋东南气候区 本区包括太行山中南段、太岳山以及山区丘陵盆地。全区地势较高,大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就气候条件来看,全区基本上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较高山地(1100米以上)属准暖温带,较低盆地(750米以下)呈现轻半干旱气候。全区光能每平方厘米介于125~135千卡之间,东部稍大而西部略小。热量在区内居中等,特点是夏季气温不高;冬季气温不低,越冬条件好,冬小麦可种到海拔1200~1350 米的地方。暖温带范围属稳定型两年三熟制,准暖温带为不稳定型两年三熟制。年降水量多在550~650毫米,是降水量最多的一个区。区内迎风面降水较多,而背风面较少。季风的年度分配为:夏季占55%~64%,夏季占的比重往北往东逐渐加大;秋季占21%~24%,春季占12.5%~16.5%,冬季占2%~4%,秋、春、冬降水的比重向东和北逐渐减少。区内一些山间盆地春季有轻微干旱。夏季降水多,有时强度很大且有冰雹;加之地势起伏,河道宽窄不一,常常造成局部洪水或涝湿。如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晋东南洪水,给济源、晋城等地造成巨大损失。 (3)晋南气候区 本区包括中条山地和中条山以南沿黄河谷地,具有暖温带轻半干旱(偏东部分)和重半干旱(偏西部分)两种气候。干旱程度随纬度和高度的增加而减轻。本区光能资源是全省最少的,年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只有120~125千卡,这是由于多云、日照百分率低的缘故。本区秋季温度适宜,有利于小麦播种和冬前生长。区内年降水量在460~630毫米之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夏季占43%~58%,秋季占25%~31%,春季占13%~23%,冬季占4%左右,区内春旱和夏旱比较严重。[21] (4)冀西气候区 本区包括太行山系东侧河北省的西部山区和豫西北部分。北起北京西山,向南经蔚县、涞源、平山、赞皇、武安,到河南省林县。以大沙河为界,又分为南、北两个气候区。 1)北部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10℃,年降水量大部分在600毫米以上,其中插箭峪、倒马关等地雨量都在700毫米以上,紫荆关雨量为713毫米,降水变率较大,春旱严重。由于地形复杂,北部海拔800~1000米地方,水热条件较差,只能一年一熟。东南部水热条件较好,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此区气候较湿润,可发展桑条、花椒、文冠果及核桃等经济林。 2)南部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13℃,年降水量为550~650毫米,多雨季可达1000毫米,少雨年仅280毫米左右。本区为暖温半干旱半湿润,由于气候温暖,对发展果木有利。 随着全球气温的变化,1973以来太行山区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逐渐增多,上升趋势显著。
地质
地质构造
太行山属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的太行褶皱带,为一复背斜构造阶状断裂隆起。太行山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十分重要,位于华北板块中部,是华北克拉通的东、西块体在中元古代碰撞拼贴的东侧边界,是中生代岩浆岩带的西界,太行山造山带总体呈北北东方向展布,由一系列相间排列的隆起和凹陷区构成:东部为华北裂谷带,西部为汾渭地堑系,南部以西安-郑州-徐州转换带为界,其东南缘呈桌状隆起。太行山所在的华北板块位于特提斯构造域、古亚洲构造域和濒太平洋构造域之间,其构造演化历史分为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时期、中元古代至古生代克拉通盖层形成时期、中新生代盆山构造和东亚裂谷演化时期3个阶段。中元古代至古生代的构造演化主要受北侧古亚洲构造域的制约,中、新生代以来受西南侧和东侧的特提斯构造域和濒太平洋构造域的控制。 地层
太行山由下往上大致可分为6层:古老变质岩、红色峰石岩、白色石灰岩、黑色含煤层、中生代岩层和新生代黄土。其中古老变质岩为最底层,是形成于距今约30亿~18亿年的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等岩石,它不仅是太行山最古老的岩层,也包含了中国大陆不多见的最古老的岩石之根; 第2层的红色峰石岩,形成于距今18亿~15亿年的元古界长城系,覆盖在古老变质岩之上;
白色石灰岩位于第3层,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等多种可溶的碳酸盐类岩石。在时代上它又分为2段,较老的一段形成于距今14亿年至10亿年,属长城系至蓟县系,主要是白云岩,简称老白云岩层;较新的一段形成于距今6亿年至4亿年,属寒武系至奥陶系,主要是石灰岩,简称新石灰岩层; 黑色含煤层形成于距今3亿年至2.5亿年,包括石炭系至二叠系,当时的太行山处在海陆交互的环境,植物繁茂,所以成为重要的成煤期。黑色含煤层覆盖在白色石灰岩之上;
位于第5层的中生代岩层,形成于距今2.5亿~1.4亿年,包括三叠系、侏罗系,太行山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北西向俯冲和挤压作用的影响而进入活跃期,同时伴有岩浆的侵入作用,在侏罗纪最为活跃。它是当时太行山地区完全进入大陆环境以后的泥沙及火山物质堆积。
广泛堆积在太行山的盆地里及高原面上的新生代黄土是第6层,它主要形成于距今200多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新生代以来,随着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在欧亚板块内部产生巨大影响,使得太行山加速抬升,华北的断陷区成为主要的沉积地区。太行山脉以中元古代长城系石英砂岩和早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分布最为广泛,前者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北部,后者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南部。
矿产资源
太行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目前已发现115种矿产,但探明矿产储量的只有56种,普遍开发利用的有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能源矿产主要为煤炭、油页岩;金属矿产主要包括铁、锰 铁、钛、钒、铜、铝、铅、锌、钻、钼、金、银、镓、锗。在以上矿产中,与全国比较,储量占绝对优势的矿产(占全国储量的20%以上)有煤炭和铝土矿。 主要矿产资源
(1)煤炭 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素以“煤乡”著称,储量巨大,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地质构造简单,主要煤层稳定,埋藏浅,便于开采。储量巨大,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晋东、冀西和豫西北的90个县(市)。如位于河北境内的太行山东麓,煤类齐全,由褐煤到无烟煤均有分布。炼焦用煤(气、肥、焦、瘦煤)约占2/3,居全国第6位,主要分布在石炭二叠纪煤田及中生代局部煤田。太行山的煤田数量较多,其中较大的煤田主要有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等,以下以大同煤田为例进行介绍。 大同煤田位于华北克拉通盆地北缘,北接阴山隆起构造带,东、南以口泉-鹅毛口逆冲断裂为界,西邻吕梁西石山脉,且东西被洪涛山背斜相隔与宁武盆地相望,整体呈北东-南东向不对称复式向斜。为一典型的二叠系-侏罗系双系含煤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田面积约1739平方千米,侏罗系煤田面积约772平方千米,两者重叠面积可达684平方千米。2000年以前开发的都是侏罗纪矿区,煤种为弱粘煤,低硫低灰,发热量高,属优质的动力煤,大同侏罗纪矿区已充分开发,今后无增产潜力。21世纪以来开发了石炭二叠纪矿区,煤种为气煤,同样作为动力煤使用。 (2)铝土矿
铝土矿资源十分丰富,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矿种。大部分铝土矿在山西和河南境内,其中山西省的铝土矿储量居全国首位。截至2015年底,累计查明铝土矿资源储量16.2亿吨,保有资源储量约15.27亿吨,约占全国铝土矿资源储量的32.5%,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约70%的资源储量分布在吕梁市和忻州市。境内铝土矿矿床分布相对集中,层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一水硬铝石铝土矿, 以中等品位矿石为主品位中等,开采技术条件简单,共伴生矿产多,其中伴生的镓已被综合回收利用。此外,山西铝士矿主要存在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的中下部,矿体顶板为本溪组上段,底板为奥陶系石灰岩。矿体较薄,一般2米左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厚度自北向南变薄,在长冶-乡宁一带尖灭。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较强的含水层,大多可露天开采。[31][32]豫北地区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修武县以西,沿太行山山前一带及济源西部。豫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铝士矿基地之一。大部分矿体埋藏较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适合于露天开采。矿区构造简单,主要是断裂构造,矿体多呈层状,顶、底板岩性单一,岩石密度中等,矿床均属半坚硬岩石工程地质组。 (2)铜矿
铜矿是本区重要矿产资源之一,总储量居全国第六位。铜矿95%集中在中条山区的坦曲、闻喜、夏县、绛县、阜平、涞源等地,品位多在1%左右;此外,襄汾、灵丘也有分布,品位为1.6%~2.1%。晋南的中条山铜矿集中区是我国铜矿资源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产矿地点。它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即太行山、中条山、吕梁山、贺兰山组成的“山”形构造的顶端,属于中条古裂谷,裂谷呈不同方向控制着各铜矿,是一条蛇曲形延脉。矿区南起胡家峪、犁耙沟,北到铜矿绺、虎坪,西自篦子沟.东到落家河,矿区南北约20余千米.东西约10余千米;现有大小铜矿点30余处。矿藏主要有黄铜矿、铜蓝矿、斑铜矿、辉铜矿、黄铁矿、孔雀石等,含铜品位0.67%~1.5%,并伴生有钴、钼、金、银、黄铁矿、铝、铅、锌等十多种有色金属矿产。这一矿区已发现的铜矿床分为多种类型,铜矿峪矿为斑岩铜矿,胡家峪矿、篦子沟矿属变质岩层状铜矿。中条山铜矿资源矿量分布不均匀,在目前的保有储量中,铜矿峪可占95%,是具有百万吨保有储量的大型矿床。 地形地貌
太行山整体呈北东-南西走向,总体呈"S"形展布。太行山多为中山与低山,北高南低。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发育有多级夷平面。东濒华北平原,相对高差1500~2000米,山势雄伟,山前洪积扇发育。西呈阶梯状逐渐没入山西高原,相对高差500~1000米。太行山多雄关,如紫荆关、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同时,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 太行山地区经历了复杂地质作用的改造, 既有典型的嶂石岩地貌和云台地貌, 也有北方岩溶地貌, 还有国内罕见的变质岩天生桥, 岩石地貌资源丰富。嶂石岩地貌于上世纪90年代被首次发现命名,是我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其余为丹霞地貌和张家界地貌)。其主要成景地层为褐红色的中元古界长城系石英砂岩,岩石质地坚硬,岩层水平,后经历新构造运动的改造、雨水侵蚀和岩石风化而形成的岩石地貌景观。嶂石岩地貌整体形象壮阔,顶平坡陡,往往形成巨型长崖,绵延数百里,造景类型复杂,变幻莫测,雄伟壮阔。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的中南段,以河北省赞皇县嶂石岩、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林虑山为典型代表。 云台地貌是太行山地区一种独特的岩石地貌。属于我国北方地区代表性的碳酸盐岩地貌。云台地貌主要成景地层为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新构造作用的改造、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以长崖、瓮谷、围谷、悬沟、深切障谷为主要形式,具有“之"形、“线”形、"U“形、"环”形等特殊的地貌形态。云台地貌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中南段,以河南省焦作市云台山为其典型代表。 太行山地区还发育了大量的岩溶地貌景观,包括孤峰、峰林、峰丛、天生桥和地下溶洞等多种地表及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成景地层为下古生界寒武系灰岩或奥陶系白云岩,构造裂隙大量发育,经过流水的冲刷溶蚀,以及受构造节理控制发生崩塌塌陷而成。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在太行山各处,如保定野三坡百里峡和鱼谷洞溶洞、北京房山石花洞溶洞和十渡岩溶峡谷、临城崆山白云洞、邢台峡谷群金水洞的天生桥和天窗以及山西王莽岭的峰丛和溶洞都各具特色。 水文
发源于太行山地区的河流,分属海河与黄河两大水系。其中海河流域面积(山西省部分)约为59133平方千米,主要有桑干河、滹沱河、漳河三条河流;黄河流域仅有汾河东侧支流及沁河、涑水河注入,流域面积约27800平方千米。从宏观上看,发源于太行山区的河流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汇入上述两个水系。 黄河水系
汾河: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也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流域范围全部位于山西境内。汾河发源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管涔山,干流自北向南纵贯太原、临汾两大盆地,于运城市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地理位置介于110°30E~113°30'E、35°20'N~39°00'N,干流全长716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9471平方千米。汾河流域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东西狭,按地形地貌和水沙条件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段:自河源至太原市兰村烈石口,属山区性河流;中游段:自兰村至洪洞县石滩,属盆地平原性河流;下游段:自洪洞石滩至入黄口,该河段为汾河干流中最为平缓的一段,河流泥沙淤积严重。汾河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0 平方千米的有7条,分别为岚河、潇河、昌源河、文峪河、双池河、洪安涧河和浍河,其中,文峪河的径流量最大、岚河的泥沙含量最大。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霍山南麓二郎神沟,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河南省的济源、沁阳市等县市,于武陟南汇入黄河。流域总面积13532平方千米,干流全长485千米,其中山西境内12264平方千米,干流长363千米,地形北高南低,上游以石质山区为主,中部多为土石丘陵区,河谷两岸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主要支流有端氏河、阳城河和丹河。沁河的水量较大,含沙量较小。 涑水河: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绛县陈村峪,全长196.6千米。涑水河流域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境内,总面积5553.87平方千米,地理位置在110º17′—111º43′E和34º44′—35º32′N之间。地形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东部和南部环绕着中条山,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南部。涑水河流域包括闻喜县、夏县、盐湖区、临猗县、永济市的绝大部分和绛县、万荣县的部分地区。流域为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较大,旱涝灾害较频繁。涑水河为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径流主要集中于6-9月。 海河水系
桑干河:桑干河为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一级支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介于东经112°14'~114°00'E,38°55' ~40°00'N之间。桑干河全长402千米,流域面积24669平方千米,主要支流除源子河外,还有黄水河、浑河、御河等。桑干河上游分为源子河和恢河,分别发源于山西省左云县和宁武县境内,由于在朔州市境内受到神头泉的补给,桑干河为常年性河流,在神头镇马邑附近同源子河汇流后称为桑干河。而后经纳黄水河、路庄河、浑河、口泉河、御河等支流,从阳原施家会村流入河北省,在阳原东北大渡口村附近,与源出山西省广灵县,流经河北省蔚县的壶流河汇流,从石匣里进入山峡,穿过宣化县南部和涿鹿县,至怀来县夹河村与洋河汇流,两河汇流后入官厅水库,在官厅以下称永定河。 滹沱河:滹沱河发源于太行山主峰五台山北麓,向南流入忻定盆地,又折向东流迂回横穿太行山峡谷,冲进华北平原,汇入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最终东注渤海。滹沱河全长685千米,流域面积约3.09万平方千米,全流域气候属于东亚季风气候。滹沱河流域横跨太行山区(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两个大地貌单元,以河北省黄壁庄镇出山口为界,滹沱河大致可划分为山区段(河源至出山处)和平原段(出山口以下)。以瑶池峡口为界,山区段大致可划分为山间盆地段(河源至瑶池峡口)和山峡段(瑶池峡口至出山口)。山间盆地段地貌单元主要为忻定盆地,其南毗邻太原盆地;山峡段地貌单元主要为太行山峡谷,平原段地貌单元主要为滹沱河冲洪积扇。 漳河:位于海河流域西南部,是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的主要支流,上游分清漳河和浊漳河,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全长460千米,流域总面积1922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水量564.8毫米。[49]清漳河上游两大支流分别发源于昔阳县西寨乡沾岭山和顺县八赋岭, 在左权县上交漳村汇合后称清漳河。清漳河主流全长146千米,其中干流长38.7千米, 流域面积5339平方千米。浊漳河流域总面积12034平方千米,干流河道长118千米。发源于太行山区,上游有浊漳北源、浊漳西源和浊漳南源三大支流,三源合流后为浊漳河干流。流域以山区地貌为主,东部为太行山脉,西部为太岳山脉,两山之间为长治盆地,流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土壤
太行山的土壤类型主要分为地带性土壤和山区土壤。地带性土壤是通过特定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太行山跨两个生物气候带:暖温带半湿润森林与半干旱森林草原生物气候带和中温带半干旱草原生物气候带。在前一个生物气候带内发育着褐土,在后一个生物气候带内出现的是栗钙土,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主要是栗褐土。太行山内各地海拔高度悬殊,山地底部(基带)的土壤是地带性土壤,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降水量增多,风力加大,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从基带的土壤转变成为另一种类型。在山地上出现的土壤类型,统称为山地土壤类型,太行山的山地土壤主要包括草甸土、棕壤和黑钙土。
地带性土壤类型
(1)褐土 褐土是本区分布面积最广的一个土类,主要分布在恒山以南地区。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干湿季特别明显,年平均气温8~14℃,年降水量450~6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两个月,常以暴雨形式降落。自然植被以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成土母质多为黄土,因地势较高一般不受地下水的影响。土体结构除表层常为屑粒状外,一般均为块状、棱块状。表层根据土体结构和性状特征的差异,本区褐土可分为四个亚类: ①淋溶褐土:分布于五台、太行、太岳、中条等山地的山地棕壤之下,海拔大致在1500~1800米,有时与山地棕壤呈复域分布,属山地土壤类型。②褐土性土:分布于褐土区广大山地的较低部位、丘陵、残垣、沟坡。由于它受侵蚀冲刷或冲积洪积覆盖作用的影响,发育程度较弱。③褐土:主要分布在灵石、太岳山及漳河与汾河分水岭一线以南的高阶地、低丘或残塬上,处于褐土地带的南部。④石灰性褐土:主要分布在恒山以南、灵石以北地区的高阶地、低丘或残垣上,处于本区褐土地带的北部。
(2)栗褐土 栗褐土分布在恒山北麓、灵丘北山和广灵盆地与河北蔚县衔接。这里海拔大致1200~1400米,年平均气温6~9℃,年降水量400~500毫米,春季干旱多风沙,旱情严重。黄土遍布,在侵蚀严重地方可见到红色土,山地和丘陵多为石灰岩、花岗片麻岩和砂页岩等。栗褐土是褐土向栗钙土过渡的土壤类型,质地较轻,以砂壤为主。北部风沙严重,土壤沙化现象明显。 山地土壤类型
(1)山地草甸土 这类土壤主要分布在小五台、恒山、五台、中条、太岳、太行、历山等山顶的平台或缓坡上,海拔在2200米以上,其下为山地棕壤或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草甸土可分为亚高山草甸土、山地草原草甸土和山地草甸土三个亚类:①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五台山2700米以上的地方,草丛低矮密生;②山地草原草甸土分布在山地的阳坡,水分条件比阴坡的山地草甸土稍差;③山地草甸土只适宜作为夏季牧场。 (2)山地棕壤 山地棕壤分布在中条、太岳、太行等山地较高部位,海拔高度大致在800~2600米,由南向北增高。根据山地棕壤的发育程度和剖面性状特征,可以划分为山地棕壤、山地生草棕壤和山地棕壤性土三个亚类:①山地棕壤分布在未垦林地;②山地生草棕壤发生在林木遭破坏后为草灌所代替的地方;③山地棕壤性土分布在植被遭破坏后地面覆盖度较差的地方,土层也较薄。
(3)山地黑钙土 山地黑钙土分布在区内中温带范围内,海拔在1800~2200米,上限与山地草甸土,下限与栗钙土性土衔接。山地黑钙土可分为山地黑钙土和山地石灰性黑钙土两个亚类。 生物
植物
太行山的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两个亚区: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属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干草原属欧亚草原植物亚区。太行山区的植物种类多样,与本区的自然条件有关。据统计,区内维管束植物有131科,508属,1005种,约占全国计有科数的37.1%,属数的16%,种数的3.7%。其中蕨类植物有12科,21属,32种,分别约占全国的23%、10%、1%;裸子植物有5科、8属、12种,分别约占全国的50%、23.5%、7.8%;被子植物有114科、479属、961种,分别约占全国的39.2%、16.3%、3.9%。被子植物的各个种属于温带性质的广布种,它们是组成本区植物区系的基本成分。另外,植物种属最多的科有菊科(99种),蔷薇科(69种),豆科(67种),毛莨科(52种)和禾本科(52种)。植物种类最多的草本植物,全区共有700余种,稍多于种的总数的70%,乔、灌、藤等木本植物合计300余种,略少于种的总数的30%。 植被类型
1)针叶林 云杉、细叶云杉林分布在五台、恒山等山地海拔1700~2700米的阴坡、半阴坡。林内阴暗潮湿,林下灌木稀少,仅有蔬生的苔草、问荆、糙苏等,苔藓甚多。在恒山、五台山海拔1800米上下的阴坡、半阴坡上,云杉、细叶云杉林中混生有臭冷杉,林内更为阴湿,林内以苔草、藓类为主。华北落叶松林分布在恒山、五台、太岳、中条等山地海拔1600米左右的阴坡,太岳山也有小面积生长。林下灌木稀少,只有忍冬属几种,草木植被常见苔草。油松林分布在海拔800~1800米的低山、中山,长期人为破坏,现存只在太岳山的灵空山有200~300年的天然林,其余皆为人工林。林下灌木主要有子木、胡枝子、虎榛子等,草本有问荆、大油芒等。另外,在中条山1500米左右,阴坡、半阴坡有华山松林,常与油松混生。成片的侧柏林见于太岳山、中条山南段海拔700~1500米的阳坡,常呈萌生灌木。林下灌木以荆条、黄蔷薇、鼠李居多,草本有白羊草、蒿类。 2)阔叶林 山地林是由落叶的属组成的森林,分布广,面积大,经济价值较高,主要是辽东栎林。分布在恒山以南的中山、低山,中条山1600米的阴坡、半阴坡有纯林。栎林经破坏后,有鹅耳、核桃楸、漆树、五角枫、青皮槭等侵入,成为山地杂木林。山地杨桦林是由桦林科的桦属、杨柳科的杨属组成,有白桦林、红桦林和山杨林白桦林分布在中条、太岳等高中山,林下有灌木和草本。平地小叶杨林的成片纯林常见于区内北部,多人工林,林下灌木有沙棘,草木有蒿类、问荆等。 3)针阔叶混交林 主要是油松、类林,在海拔1000~1800米普遍分布,其中以油松、辽东栎林最为多见,密度不大,常呈块状分布。林下灌木有虎榛子、三裂绣线菊、黄蔷薇草等,草木为苔草另外,在恒山、五台等山海拔1900米左右,有华北落叶松、白桦林。 4)灌丛 箭叶锦鸡儿灌丛和金露梅灌丛:前者分布在五台山海拔2600~2800米,多在阴坡,停生有高山绣线菊;后者分布在箭叶锦鸡儿灌丛的下沿地形较平缓的地段,再向下为银露梅灌丛。 土庄绣线菊、胡枝子、榛子灌丛多分布在太行地段阴坡、半阴坡或林缘阴湿处,系森林破坏后次生的中生灌丛。野皂荚、蚂蚱腿子灌丛多见于滹沱河以南较低部位。沙棘、虎榛子、黄蔷薇灌丛遍及六稷山以南、中山,三者常混生,其中草本丰富,有山丹、野豌豆、地榆、歪头菜等。黄垆、红酸刺连翘灌丛多见于晋东南,荆条、狼牙刺、扁核木灌丛向下伸入低山,灌木丛中有时可见稀疏的侧柏。 5)灌草丛(以中生或旱中生草本为主要建群种,散生灌木的群落) 荆条、酸枣、白羊草灌草丛多分布于黄土丘陵和盆地边缘。晋东盆地边缘以耐旱的长芒草、茭蒿白羊草占优势,散生黄蔷薇、红柳、酸枣等。荆条、酸枣、黄背草灌草丛主要分布在晋东南山地,黄背草生长茂密,覆盖度大,野生的荆条、酸枣稀疏、低矮。 6)草甸 蒿草、细叶苔草、豹子花亚高山草甸分布在五台、历山等山顶部,草被茂密(覆盖在90%以上),种类较多;地榆、银莲花、苔草为主的山地杂类草甸分布在中条、太岳、太行等山的顶部,也见于五台山海拔2300~2800米之间,种类十分丰富。[56][57] 动物
据近百年的调查和文献记载,在太行山脉地区约有405种陆栖脊椎动物,占全国总数的19.13%。其中哺乳类74种,占全国总数的17.6%;鸟类299种,占全国总数的23.8%;两栖类15种,占全国总数的10.3%;爬行类17种,占全国总数的5.1%。太行山内动物区系组成复杂,以北方种占优势。在区系组成上属古北界的有274种,占全国总数的67.65%;属东洋界的有91种,占全国总数的22.47%;其余属广布两界的种类40种,占全国总数的9.88%。
动物分布
北部和西北部(由恒山北麓沿内长城以北地区)为半干旱草原地带,动物区系组成特点是以中亚型动物为主。南部(中条山及其以南)为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地带,动物组成以古北界种类居多数,其中也掺杂相当多的东洋界种类。中部是两带动物相互渗入的过渡地带,以北方型动物为主,因其北半壁渗入的中亚型动物较多,南半壁渗入的东洋界动物较多,故又可分为北中部和南中部。
北中部包括北京西山、五台山、恒山等地。啮齿动物很多,常见的有小家鼠、褐家鼠、长尾仓鼠、棕背邸、岩松鼠等。鸟类种类庞杂,特有种有褐马鸡、黑鹳、丹顶鹤、卷尾鹈鹕、大鸨、虎头海雕、玉带海雕、贺兰山红尾够、北红尾够、胡兀鹫等,最多的鸟有红嘴山鸦、石鸡、斑翅山鸡、环颈雉、树麻雀、鹑、黄眉柳莺、金腰燕等,混生的中亚型有沙百灵、凤头百灵、田鹤、白顶聘等。大型兽类极少,具有经济价值的有梅花鹿、石貂、大蟾蜍和花背蟾蜍等。 南中部包括太岳山、中条山、王屋山等地。东洋界动物有猕猴、果子狸、豹、社鼠青助、猪獾等。主要经济动物有狐、狗獾、水獭、黄鼬、猪獾等。常见的食肉动物为麝鼹、密狗。鸟类中有大鸨、卷尾鹈鹕、鸳鸯、黑鹤、金翅雀、红尾伯劳、罗纹鸭、绿头鸭、大天鹅等。两栖爬行动物有蝮蛇、黑眉锦蛇、花背蟾蜍、青蛙等。啮齿动物不如北中部多,常见有黑线姬鼠、长鼠仓鼠、大仓鼠、小家鼠、褐家鼠等。 目前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原因,太行山的一些动物面临生存威胁,以京冀太行山区域内的鸟类为例,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类共计19种,占全国受胁鸟类物种的11.87%。京冀太行山区域受胁鸟类中,极度濒危的物种1种,占全国的5.26%;濒危物种10种,占全国的20.00%;易危物种8种,占全国的8.60%。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
太行山的人类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文化时期。旧石器时代早期,仅涉县新桥一处遗址,这里石片石器工业与砾石石器工业并存,是中国南北旧石器文化在过渡地带碰撞交汇的特色;距今4.0~2.6万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较早段,主要有小石片石器工业;距今2.6~1.0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较晚段,小石片石器工业与细石器工业并存。这一时期太行山的生态环境与森林植被均保持较好的状态。 先秦时期,太行山区的原始森林表现出了良好的覆盖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人口的持续增加,太行山区南端和东麓近山地带的森林开始出现不断缩减的趋势,但并未显现出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由于太行山险峻的地形,使得该地区的森林植被除近山地带被破坏以外,其他地区的森林均得以完整保存。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人口消减,人们对太行山区的开发有所放缓,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也有所恢复。唐宋时期,社会的巨大发展导致太行山区的森林被大量消耗,而且消耗的速度和程度表现出愈来愈快、愈来愈烈的趋势,最终导致太行山区森林植被的消减进入不可扭转的地步,尤其是在南段和中段地区,森林植被已经遭遇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太行山只剩下北段地区还存有相对茂密的成片森林。
随着元明清三朝的开发,太行山北段地区的森林植被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元朝作为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且承乱离之后,对民生相对重视,尤其是遇到灾荒,为了帮民众度过灾年,元政府往往实行弛山泽之禁的政策,据统计,元朝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统治时间里,曾经至少22次开放山泽之禁,其中包括太行山区在内的有16次之多,如此频繁地开放山禁,一方面确实有助于民众应对荒年,但另一方面,无疑会给太行山区的森林植被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明清两朝继元朝之后,继续加深对太行山区森林植被的开发和利用。明清两朝为修建各地宫室建筑而实行皇木采办,对太行山区森林植被的破坏尤为严重。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太行山区的生存环境在明清时期也变得日益艰难,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太行山自南向北大部分地区民众的生存均处于异常艰难的状态。 太行山由于长期遭受垦荒耕种和战火浩劫等历史原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原生森林资源损失殆尽,逐步变成了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穷山恶水之地。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太行山区时发出“绿化太行山、黄龙变绿龙”的指示。原林业部于1984年组织编制了《太行山绿化总体规划》。1984~1986年是太行山绿化工程的准备试点阶段,通过试点总结出太行山绿化工作基本经验。从1987年开始,推进太行山绿化工程试点建设,1994年全面启动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太行山绿化工程分为三期:一期 (1994-2000年)规划、二期(2001-2010年)规划,三期(2011-2020年)规划,工程建设范围涉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的78个县(市、区)。经过30多年的努力,太行山绿化工程累计完成造林7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22.4%,水土流失面积由7200多平方公里减少到3400多平方公里,彻底改变了过去“土易失、水易流”的状况,太行山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关文化
太行山被称为“天下之脊”,在中华文化史与民族发展史上影响巨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圣山",有着十分特殊的象征意义。正是因此,太行山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始祖文化、古都文化、名人文化、佛道文化、陶瓷文化、医药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等等。
1)始祖文化
以女娲、炎帝为代表,并有较多的遗存。山西高平有炎帝庙、还有神农镇,羊头山为炎帝活动过的地方,有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等遗址。河南沁阳有神农山,并设置有神农坛,神农广场,每年都有大型祭祀神农的活动举行。山西长子县因尧帝封长子丹朱而名。垣曲有历山、舜王坪等舜帝遗存。 2)佛道文化
太行山中有许多重要寺院,如河南辉县白云寺、卫辉香泉寺,河北邯郸玉佛寺、邢台开元寺、正定隆兴寺,山西晋城玉皇庙与青莲寺、长子法兴寺、平顺天台庵、泽州开化寺、陵川崇安寺等。河南辉县的老爷顶、山西屯留的老爷山,都是民间较有影响力的宗教圣地。邯郸的响堂山石窟为北方较有影响的佛教艺术宝库。太行山的宗教文化最具影响力的圣地在两端:北端的山西五台山为佛教圣山,南端的河南济源王屋山为道教第一洞天。 3)陶瓷文化
陶瓷是中国古代对世界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太行山东麓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滥觞之地。在河北武安发现了7000年前的磁山文化,并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原始陶器。在瓷器的发明上,沿太行山形成了中国民间最具影响的瓷器窑址,如修武的当阳峪窑址、辉县的扒村窑址、鹤壁的鹤壁集窑址群、邯郸的观台窑址、曲阳的涧磁村定窑等。唐代之后,尤其是宋金时期北方民间极具影响力的瓷器也在太行山区,如以定窑为代表的唐宋瓷器,以磁州为代表的宋元瓷器。它们在陶瓷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除以上文化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太行山的诗歌以及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诗歌如曹操的《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罪霸!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舂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麋。
(4)红色文化
太行山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渊源,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八路军最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左权率领八路军前线总指挥部转战太行山区,领导军民抗战。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八路军129师主力部队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之后,聂荣臻率领2000余八路军东进太行,以太行山系的五台山为中心向华北地区发展,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轫于太行山的游击战,迅速发展到西起同蒲铁路,东至渤海,南抵黄河,北达长城沿线的广大地区,先后形成许多重要战略区。 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山成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的后方基地,为人民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源供给。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总部进驻西柏坡,中共中央在这里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起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经典代表。 风景名胜
太行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均极为丰富。如峡谷景观,河南焦作修武的云台山,以“峡谷极品”而著称,有红石峡、老潭沟、青龙峡等景点。博爱的青天河,辉县的八里沟,林州的林虑山峡谷都较为壮观。河北邢台有太行奇峡群。石家庄井陉的苍岩山,也以峡谷幽奇而著称。保定来水的野三坡有百里峡景区。来源的仙人峪,为岩溶大峡谷。山西晋城的陵川有红豆峡,壶关有太行大峡谷等等。又如溶洞景观,如河南济源的王母洞,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辉县的青龙洞、黄龙洞也是幽深不可测。淇县云梦山有鬼谷子洞,有着许多神奇的传说。石家庄以西的天柱山景区有银河洞,也是该景区的重要景点。保定野三坡景区中有佛洞塔,因洞中有佛而闻名。山西阳泉盂县有如来洞、万花洞、玉华洞、仙人洞、拜水洞、红龙洞等溶洞群。长治武乡有太行龙洞,为华北三大溶洞之一。晋城阳城有修真古洞,因自然与人文交汇而称奇;沁水有白云洞。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太行山大峡谷
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南部,南太行的东麓,占地面积225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74.9%。主峡东西全长35公里,其西端距壶关县城30公里。景区已经形成了由五指峡、王莽峡、龙泉峡三大峡谷为主线串联的400多处景观。主要景区有八泉峡、红豆峡、青龙峡、黑龙潭、紫团山、十八盘、女娲洞、万佛山、羊肠坂、阁老陵等景区。境内有林海、峭壁、飞瀑、流泉、幽洞、古庙、深潭等44处景观、400余个景点,有享誉全国的紫团参、红豆杉等300余种珍稀植物和金钱豹、黑鹳、金雕等13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构成了以雄、奇、险、秀为特色的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 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十六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云冈石窟古称为武州山大石窟寺,开凿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代,距今已有1600年之久。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