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尚含少量氧化钙0.27%,氧化镁0.45%,氧化铁0.58%,氧化锰0.01%.有的尚含少量钴、铜、镉、铅和痕量的锗与铟等.煅炉甘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锌.
药理作用
为不溶于水的天然碳酸锌,广用于皮肤科,作为中度的防腐、收敛、保护剂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一般用5%~10%水混悬液(洗剂),亦有用油膏者。外用可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生长。能部分吸收创面分泌液,有收敛、保护作用;尚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的生长。有人认为,该品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
外用:水飞点眼,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忌内服。
临床应用
1.治疗创伤感染苍术、炉甘石、大黄粉各500g,制成膏状外敷,治疗创伤感染320例,创面407处,其中56例配合植皮,59例用抗生素,共治愈401处,显效5处,无效1处,有效率为99.7%,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中医杂志1990;(3):42〗 2.治疗乳头皲裂炉甘石、花蕊石、寒水石各9g,研细加少许冰片、麻油滴敷患处,治疗20例,用药2~4天,治愈率100%.〖浙江中医杂志1966;9(2):2〗 3.治疗肛门瘙痒症炉甘石粉30g,青黛粉3g,混匀,双层纱布包之,外扑患处,每日3~5次,治疗20例,治愈率100%.其中15天内痊愈13例,1个月内痊愈6例,2月内治愈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5):34〗 4.治疗阴道炎炉甘石250g,硼酸250g,研末消毒,加冰片9g,入空心胶囊(1粒0.25g),每晚2粒,塞入子宫后穹窿处,7日为1疗程,重者连用2疗程,治疗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70%以上症状消失,涂片镜检阴性.〖赤脚医生杂志1975;(5):34〗 5.治疗外痔香油15g均匀涂布碗内,炉甘石粉30g均匀撒于碗壁,艾叶30g做团后置碗中烧尽.取出碗内药粉,加入冰片3g,研成细粉.据痔核大小,用香油调适量药粉成糊状,涂擦患处.治疗60例,治愈56例,好转2例,无效2例.〖广西中医药,1986;9:42〗 附方
治目暴肿方《御药院方》;治风眼流泪烂弦方《卫生简易方》;治目眩昏花方《卫生简易方》;治下疳阴疮方《秘传经验方》;治阴汗湿痒《仁斋直指方》。
各家论述
《纲目》
炉甘石,阳明经药也,治目病为要药。时珍常用炉甘石(煅,淬)、海螵蛸、硼砂各50克,为细末,以点诸目病甚妙。入朱砂25克,则性不粘也。 炉甘石生金银矿,秉寒肃燥敛之气,最能收湿合疮,退翳除烂。但病重根深,不能点洗收效,必须服药饵,用拔本塞源之法。
主风热赤眼,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治下部湿疮,调敷。
《纲目》
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同龙脑点治目中一切诸病。
点眼皮湿烂及阴囊湿肿。
《玉楸药解》
医痔痿下疳。
《现代实用中药》
用于慢性溃疡、下腿溃疡之不易收口者,有防腐生肌之功。
本草与中药大辞典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胃经。
【功能与主治】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眼缘赤烂,翳膜胬肉,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皮肤瘙痒。
【贮藏】置干燥处。
释名:亦名炉先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1、眼睛突然红肿。用炉甘石(火煅、尿淬)、风火消,等分为末。每次取少许,加清水化匀点眼。
2、各种翳膜。用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次取一小茶匙,化在开水中,等稍冷,即用以洗眼。一天洗三次。
3、一切目疾。用炉甘石250克,加锉成小粒的黄连200克,放在瓦罐里,煮两沸。去掉黄连,单取炉甘石研末,加片脑12.5克。共研匀,贮存在小瓦罐中。每次用少许点眼。多次必有效。又方:煅炉甘石5克,盆硝5克,共研细。热水泡来洗眼。
4、目中诸症(视物如五轮八廓)。用炉甘石250克,煅赤,研细;另取黄连200克,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澄清后,取粉晒干。用时,每次取这种炉甘石粉1.5克,加铅粉(二连水浸过后再炒)1.5克、雄黄粉0.5克、片脑0.25克,共研匀,点眼。很有效。 5、目暗昏花。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铅丹(水飞过)各200克,共研细;另取蜂蜜250克,在铜锅里炼去白沫,加入清水五、六碗,熬沸后,投入上述三种药粉,继续用文武火熬成一碗,滴水不散。倾入夹层纸中滤过,收存瓷缸中。随时取出点眼。 6、两眼烂边,迎风流泪。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200克,放在地上出毒三日,研细后点眼。点前用椒汤洗目。临卧点三、四次,次晨,温茶洗去。又方:炉苦石(火煅)500克,用黄连200克煎的水淬七次。研累炉甘石,加片脑少许,点眼。又方:炉甘石、石膏各5克,海螵蛸1.5克,共研细,加少量片脑加麝香,点眼。又方:先用黄连一两煎水,加入童便半碗,再煎,又加入朴硝50克,再煎。另取炉甘石100克,火煅后放入先制的煎水中淬过。淬后又煅,煅后又淬,反复七次,研成细末。加蜜陀僧50克,共研后贮存,用时点眼。 7、耳流脓汁。用炉甘石、矾石各10克,胭脂2.5克,麝香少许,共研细,吹耳内。 8、牙齿稀疏。用炉甘石(煅过)、石膏,等分为末,每次用少许擦牙,忌用牙刷。日久,牙渐密。
9、下疳阴疮。用炉甘石(火煅、醋淬五次)50克、孩儿茶15克,共研为末,调麻油,敷患处。
10、阴汗湿痒。用炉甘石0.5克、蚌粉0.25克,共研为末,敷患处。
【炮制】:1.制炉甘石取原药30放入锻锅中,用烈火煅烧通红,取出迅速投入预备好之药汁(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归尾、赤芍,山栀、荆芥、龙胆草、木贼草、簿荷、连翘、防风、羌活、生地、川芎、白菊花、生甘草、细辛各93克,用水煎成头、二汁,合并过滤,得药汁15公斤)中浸淬,使其吸收药汁,冷后呈黄色,连药汁用石磨磨成浆状,滤去杂质,将滤过之混悬液,倒入瓷钵中研靡,研至无声为度,一般须细研10天左右,将甘石悬液,倒入填有丝绵纸之笾内摊簿,晒至七成干时,用小刀划成2cm见方小块,晒干备用。 2.三黄汤制甘石取原生甘石5公斤,按上法煅后投入(黄连、黄芩、黄柏各150克,煎二次,滤出之药液约3公斤),药汁中,按上法飞制备用。
3,黄连水拌甘石取制甘石100公斤,与黄连12.5公斤煎汁相拌匀,吸尽晒干或烘干,再研细粉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