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环蛇
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英文名为Banded Krait,又称黄节蛇、金甲带、佛蛇、黄金甲、金包铁、金脚带,是体形较大的剧毒蛇,在中国南部以及东南亚一带均有分布,因其通身黑色,带有黄色的环纹,故名“金环蛇”。其体长在1.2~2.25米之间,头小,呈椭圆形,与颈部略有区分,没有颊窝。尾部粗短,末端圆钝。其身体背脊明显棱起,身体横截面略呈三角形。金环蛇是“三蛇酒”的原料之一,中医认为去除其内脏后可作为一种中药,治疗风湿麻痹、手足瘫痪等症状。 1998年,金环蛇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200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是“三有动物”之一;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形态特征
金环蛇体型较粗壮,全长1.2~2.25米,体围9~10厘米。吻端圆钝,头呈黑色或黑褐色,形状为椭圆形,略大于颈,且与颈部略可区分。俯视头顶,有一黄色“∧”形线纹自额鳞后缘延伸颈部。背中线棱起呈嵴状,尾末端扁而圆钝。躯干及尾背腹面呈黑色,通身背面有黑黄相间的宽环带20~33条,黑、黄环带大致等宽或黑环稍宽于黄环带,有的金环蛇的黄色环纹中央会出现黑色点。眼小,瞳孔圆形。眶前鳞1枚(偶尔2枚),眶后鳞2枚(偶尔1枚)。颞鳞1+2(1)枚。无颊鳞。上唇鳞有7枚(2-2-3式),第3、4枚入眶。背鳞光滑,有15行。脊鳞呈六角形。雄性腹鳞212~230枚,雌性腹鳞214~227枚。肛鳞完整1枚。尾下鳞为单行,雄性有29~36枚,雌性有31~39枚。雄性半阴茎顶端略分叉,伸延至第7对尾下鳞处,近端刺区,远端萼区,两区几乎等大。 金环蛇上颌骨形状似数字“7”,左右上颌骨各有舌侧和唇侧两个毒牙窝(即共有四个毒牙窝),都可以附着1~2个毒牙。其毒牙短,长在上颚前部,正前中有一纵沟,称为前沟牙。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金环蛇栖息于海拔180~2300米的平原或丘陵地区,常出现在植被覆盖较好的池塘附近、溪沟边或水稻田边等阴湿环境,或盘曲于石缝、树洞、乱石堆、灌草丛、红树林中。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金环蛇属于夜行性蛇类,白天大多隐伏,黄昏后才出洞。隐伏时它们将身体盘曲,并把头藏在腹下。当环境温度下降到10℃以下时,金环蛇进入冬眠状态。 觅食行为
金环蛇在黄昏后才出来活动觅食,在每年5月结束冬眠之后和11月进入冬眠之前是金环蛇进食盛期,它们主要捕食其他蛇类,如闪鳞蛇、渔异色蛇(渔游蛇)、草腹链蛇、滑鼠蛇、灰鼠蛇、红尾筒蛇,偶尔吃蛇蛋、鱼、蛙、蜥蜴、鼠等,会在有珊瑚礁的附近海域捕食鱼类。金环蛇的牙齿小,在攻击过程中,其上下颌会反复咬合和松开,给动物造成撕裂性的伤口,并将毒液注入到动物体内,使动物死亡。 防御行为
金环蛇性情温顺,行动迟缓,很少会主动攻击人类,只有当人们夜间行路踩到它们或者被捕捉时,才会自卫伤人。当金环蛇受到惊吓时,蛇体作不规则盘曲状,或将躯体作扁平扩展,急剧摆动体后段和尾部,以达到挣脱逃离的目的。
生长繁殖
金环蛇是卵生动物,它们大多在5月底产卵,每次产卵10多枚,卵长径为45~54毫米,短径为22~24毫米,大多产于落叶堆下或洞穴内。卵会黏在一起,孵化时间不一致,而且不是所有的卵都能孵化成蛇。雌蛇有护卵习性。幼蛇在出生后,一般10天内不必进食,可靠吸收卵黄维持自身营养,大约7到10天后,幼蛇会进行第一次蜕皮,并开始捕食,它们最初以昆虫为食,但很快就会开始捕食更大的动物。生长三年后金环蛇达到性成熟,寿命在11年左右。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金环蛇在199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在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物种现状
在中国,金环蛇长期被大量捕杀用于内销或出口,导致野生数量已经不多。在越南,由于过度捕捞,它在1997~2007年里下降了50%以上。
保护措施
中国建立有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三锁县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金环蛇。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还将金环蛇列入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金环蛇养殖活动。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金环蛇除去内脏后可以作为一种中药,内含宏量元素钙、磷、镁,以及微量元素铁、铝、锌等,主治风湿麻痹、手足瘫痪、肿痛。金环蛇与眼镜蛇、灰鼠蛇一起泡酒可制成“三蛇酒”,该酒具有活血通络,祛风镇痛的作用。从金环蛇毒中提取的金环蛇抗菌肽(Cathelicidin-BF)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可在几分钟内杀死细菌,包括临床耐药菌;同时还可增强人本身具有的抗菌能力(免疫力)。金环蛇毒心脏毒素XV具有直接溶血作用。 物种危害
主要危害
金环蛇毒含神经毒素(突触前神经毒素和突触后神经毒素)和心脏毒素,人在被咬伤后,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神经肌肉的传导机能有选择性损害作用,心肌也会受到损害,能引起心律失常,循环衰竭,甚至心跳骤停。还会导致呼吸肌麻痹,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展为缺氧性脑病,以及引起积聚性肺炎、真菌感染等,从而导致受害者死亡。此外,被咬创面会出现坏死感染、坏疽、败血症以及创口合并破伤风等症状。 急救措施
首先清洗咬伤处的皮肤,然后扩创,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创口,并挤出毒液。再在咬伤处的肢体上端用止血带、布条或绷带结扎,以减少毒素吸收,结扎处要每15分钟放松1次。与此同时,将伤者迅速送往当地医院抢救。
相关文化
金环蛇在中国清朝年间就有书籍记载,如(嘉庆)《海康县志》卷一《疆域》中:金角带蛇,黑质金章,分节如角带;(光绪)《香山县志》卷五《舆地·物产·鱼》中:金角带,寸黑、寸黄相间;(光绪)《高州府志》卷七《舆地·物产·虫之属》中:曰金包铁,最毒。其中金角带蛇、金角带、金包铁都指的金环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