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整理:
清朝(Qing Dynasty)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洲爱新觉罗氏统治,共历十二帝。从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二百九十六年。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朝起,享国二百七十六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二百六十八年。清朝
清朝(英语:Qing Dynasty,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历十二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二百九十六年。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朝起,享国二百七十六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二百六十八年。 基本信息
都城
盛京(公元1616年-公元1636年)(今辽宁省沈阳市)
顺天府(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今北京市,1644年以前在盛京)
历史贡献
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中国版图、奠定中国人口大国基础
国号
1605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一次称“建州国”,也第一次称“国王”;次年进号“昆都仑汗”(恭敬汗)。1616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亦称为大清国。关于“大清”的含义,有诸种猜测:其一,从文义上释“清”为“扫清廓清”之义。其二,清,青也。青为北方信奉萨满教诸族所崇尚,满洲也是笃信萨满的,故取“大清”为号。也有以“五德说”的观点,明朝为火德,清为水德,以水克火,故名。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的鲍明认为“大清”国号实源自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代青”(daicing)。大清国的意思是“上国”(即“至高无上之国”)或“善战之国”。清史学者刁书仁认为,“清”与“金”字为转音,实际上是以汉字的发音为基础,改换一个发音相似的汉字。 康熙年间签署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国际条约。尤其是清中叶以后,“中国”或“中华”作为与“大清国”含义相同并可互换的另一个主权国家国名,更是直接与China等词对应,与西方列国在表面对等的主权条约国意义上使用,并得到各种国际条约的中外对照本之习惯性运用与“承认”。 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明朝崇祯九年(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亦称为大清国、清国。近代以后在与西方交往中,还短暂地以大清国来签订不平定条约,此后大清国和中国两词混用,逐步使中国这一称呼替代了大清国。辛亥革命后以及中华民国期间对其称呼多为前清。 历史
开基立业
明朝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按地域分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孟特穆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 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因部族冲突被害。
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女真各部。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起兵抗击明朝。
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誓师伐明朝。 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余城。 明朝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 明朝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翌日抵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的统治中心。不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明朝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的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驾崩。 因为海西女真势力强大,难以迅速征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遂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明朝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正当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率兵东向,征讨长白山各部的时候,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布寨联合乌拉、辉发、哈达及蒙古科尔沁等九部向建州女真发动进攻。双方战于古勒山。古勒山之战中,努尔哈赤集中兵力,攻其主力,大败九部联军,阵斩布寨,生擒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从而为其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从明朝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至明朝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连续进兵东海女真,相继征服渥集部的瑚叶路、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马察、雅兰、乌尔古宸、木伦、西林等路,攻占渥集部东额赫库伦城。东海库尔喀部亦纷纷归附。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建州攻占乌拉城,乌拉灭亡。对外扩张的同时,努尔哈赤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 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建元天命,国号金,史称后金。1618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誓师伐明。1619年,明军集结全国精锐20万和朝鲜等军队,号称47万大军,向辽东发起进攻,兵分四路进军。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一带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明军除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外,其余几路被后金全歼。自此,明朝在东北的统治开始瓦解。又灭亡叶赫,至此海西女真被统一。 后金在萨尔浒之战后连下开原、铁岭。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沈阳、辽阳,几年间席卷辽东七十余城。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1622年,夺取辽西重镇广宁。紧接着后金连陷义州、锦州、大凌河等辽西四十余城堡。熊廷弼、王化贞率明军残部与数十万流民往山海关而去。1625年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的统治中心。不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1626年的宁远之战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去世。 建立大清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去世,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外部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爱新觉罗·皇太极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爱新觉罗·皇太极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
对内,爱新觉罗·皇太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后颁布《满汉别居令》,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主张,宣布“满汉一体毋致异同”,实行“编户为民”政策,下令将大多数汉民庄丁由庄田抽出,“分屯别居”。汉民由农奴恢复为民户,即原有封建自由民身份,从而缓解了民族矛盾,社会逐渐得到缓和、安定。一改其父屠杀文人的政策,并于当年进行考试。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爱新觉罗·皇太极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继而寻机削除异已,铲除了威胁汗位的三大贝勒势力,使汗权得到巩固。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 对外,爱新觉罗·皇太极继续实行攻打明朝的政策。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至次年,皇太极在明朝关宁锦防线难以攻克的情况下率军从蒙古突入内地,攻打顺天府,史称“己巳之变”。施反间计除掉了明蓟辽督师袁崇焕。爱新觉罗·皇太极又兴兵攻打朝鲜。1627年正月初八日,他委派阿敏、岳托、济尔哈朗等六位贝勒,统兵三万进攻朝鲜。金兵进展迅速,连下城池,势如破竹,不到半个月,就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入据旧都平壤,迫使朝鲜国王李倧签订了城下之盟。林丹汗是后金统一漠南蒙古的主要障碍,因此,后金一方面努力争取科尔沁等部贝勒与后金联合,对付林丹汗的袭掠,分化瓦解林丹汗属下人员,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大举进攻。天聪八年(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去世。次年(1635年),后金军继续进攻察哈尔余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奉母献传国玉玺归降后金。鄂尔多斯部也为后金所并。至此,漠南蒙古全部统一于后金。 1635年,爱新觉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5月,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后金”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尊为“宽温仁圣皇帝”。同年,派兵攻打朝鲜,1637年,朝鲜国王李倧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允诺与明朝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到沈阳为人质,朝鲜正式臣服清朝。自清朝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起,发动了松锦之战。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前往援锦州祖大寿。爱新觉罗·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清朝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明将洪承畴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1643年,爱新觉罗·皇太极驾崩,爱新觉罗·福临登基,是为顺治皇帝,由其叔爱新觉罗·多尔衮摄政。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去世后,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
明朝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爱新觉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
明朝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后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
明朝崇祯十年(清朝崇德二年,1637年),降服李氏朝鲜。 明朝崇祯十三年(清朝崇德五年,1640年),松锦之战爆发,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著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 明朝崇祯十六年(清朝崇德八年,1643年)爱新觉罗·皇太极驾崩,爱新觉罗·福临登基,是为顺治皇帝,由其叔爱新觉罗·多尔衮摄政。
统一全国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顺天府,崇祯皇帝在景山自杀殉国。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朝。爱新觉罗·多尔衮指挥八旗兵,以吴三桂为前导,兼程入关,击败大顺军,进占顺天府。同年顺治皇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是全中国的君主。后来清廷下令停止一些野蛮政策,并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并且正式开科取士,追尊崇祯皇帝与明朝忠臣。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初,清廷集中军力分两路攻入陕西,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为前锋;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为前锋。李自成迎击清军于潼关,经过激烈的战斗,农民军放弃西安,攻下湖广。李自成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死在通山九宫山。接着清军立刻南下江南,攻灭南明弘光政权。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占扬州。五月十六日进入应天府,于芜湖擒获明安宗朱由崧,弘光政权灭亡。弘光政权被消灭后,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廷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率部进攻浙、闽。朱以海逃亡海上,鲁王政权亡。操纵隆武政权的郑芝龙秘密降清,清军俘杀明绍宗朱聿键,隆武政权灭亡。 当清军占领顺天府,开始向大顺军进攻时,张献忠于当年十一月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控制四川。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廷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击败汉中农民军,于十一月入川。后张献忠被杀。接着,清军分兵出击,连破大西军营130余处,杀伤数万人,占领四川,大西政权灭亡。余部由孙可望、李定国等率领,转入云、贵地区继续抗清。同时,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与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的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投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由于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贵州、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1659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昆明,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彻底灭亡。 清廷稳定之后,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爱新觉罗·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提前亲政。为加强皇权,顺治皇帝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 清朝定都顺天府后,南下剿灭农民军。与此同时,南方的明朝遗臣相继拥立皇族建立政权,史称南明。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 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与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1647年大败清军于全州,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江西金声桓和在广州李成栋先后反正,出现了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但永历政权不能团结对敌,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1649年—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牺牲。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投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由于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贵州、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灭亡。 1661年,延平王郑成功收复了当时为荷兰殖民地的台湾。永历皇帝被害后,郑成功之子郑经继续使用南明永历年号,礼待南明宁靖王朱术桂,但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称帝和监国。 1683年,清朝攻克台湾,明郑结束,1684年设立台湾府。清兵入关后历经20多年的战争,基本统一了中国大陆。 步入盛世
1661年,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登基。康熙初年,由满族的四位大臣辅政。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擒拿擅权的大臣鳌拜,亲理朝政。因为三藩割据严重影响国家统一,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撤藩,吴三桂起兵反清,其他二藩相继响应,最终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平定三藩之乱后,将台湾纳入版图又被提上日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台湾与大陆归为一统。 1685年和1686年,他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雅克萨的俄军,遏制了沙俄侵略的野心;1689年,他派代表与沙俄代表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平定了回疆、准噶尔等贵族的叛乱。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帝命都统彭春赴爱珲,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来,再次占领雅克萨城。清军击败盘踞雅克萨的俄军,遏制了沙俄侵略的野心。1689年,清朝与沙俄代表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均为中国的领土。康熙十七年(1678年),噶尔丹在俄国政府的怂恿支持下,兴兵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康熙帝为确保边疆安定,三次亲征漠北。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清军大破噶尔丹,噶尔丹败归科布多,伺机而动。康熙三十年(1691年)夏,康熙同喀尔喀与内蒙古的王公们会聚于多伦诺尔,史称“多伦会盟”。此次会盟标志着喀尔喀三部归顺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再次亲征,昭莫多之战,清军击溃噶尔丹主力军队,噶尔丹兵败流窜。康熙时期,清朝将喀尔喀蒙古并入版图,为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奠定基础。 康熙皇帝亲政后,着手强化皇权。他一方面勤于政务,举行御门听政;另一方面,他在康熙十六年(1679年)设立南书房,“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削弱了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及外朝内阁的权力,强化了皇权。而且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康熙皇帝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措施。1669年,康熙下令废除圈地令,以后永远停止圈地,并规定所圈土地应退还给农民。从1671年起,陆续放宽垦荒起科年限,并规定垦荒有成绩,据开垦多少,给予不同官职,这促进了垦荒的积极性。到康熙末年,全国荒地基本上得到开辟。1685年,康熙又规定民间新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旗主的经济扩张,有利于自耕农民。康熙还下令将明朝藩王的庄田改为“更名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决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税额数作为定额,以后新增人丁,不收丁税,即所谓“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样丁税额数便固定下来了,实现了地丁合一。 康熙时期,康熙皇帝重视笼络汉人。康熙皇帝明确宣布他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程朱理学为治国之本。康熙皇帝曾举办博学鸿儒科,并去江宁祭拜明太祖孝陵,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皇帝还大兴文治,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佩文韵府》《数理精蕴》《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乾隆年间,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织业、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至18世纪中叶,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 承前启后
雍正初年,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意图复兴和硕特汗国而乱,隔年年羹尧与岳钟琪等人平定。为此雍正皇帝占领部分西康地区,又在西宁与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区。听从鄂尔泰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具自治性质的土司,以地方官管理少数民族。将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于1727年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确立中俄中段边界。1729年雍正皇帝听从张廷玉建议,以傅尔丹与岳钟琪兵分二路于科布多对抗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最后于和通泊之战战败。1732年噶尔丹策零东征喀尔喀蒙古,兵至杭爱山,被喀尔喀亲王策棱击败。1734年清准和谈,以阿尔泰山为界,西北大致和平。 另外,雍正皇帝对一些制度方面做了些改革。雍正起了“康雍乾”三代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他所派遣的特务遍即天下以监控地方事务,还屡兴文字狱打压异己。
1723年雍正皇帝登基,对朝政采取了一些列改革。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的改革 |
整顿吏治 | 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他连续颁布11道谕旨,训谕各级文武官员:不许暗通贿赂,私受请托;不许库钱亏空,私纳苞苴;不许虚名冒饷,侵渔贪婪;不许纳贿财货,戕人之罪;不许克扣运费,馈遗纳贿;不许多方勒索,病官病民;不许恣意枉法,恃才多事等。严诫: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严惩。 |
| 雍正朝密折制度加以完善。皇帝特许的官员才有资格上奏折。具折奏事的官员雍正朝增加到1200多人。奏折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诸如刮风下雨、社会舆情、官场隐私、家庭秘事等。皇帝通过奏折可以直接同官员对话,更加了解和掌握下面的实际情况。官员之间互相告密、互相监督,强化了皇帝专制权力。 |
| 雍正创设军机处,作为辅助皇帝决策与行政的机构。地点在紫禁城隆宗门内北侧。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皇权专制走向极端。 |
改土归流 | 在云、贵、粤、桂、川、湘、鄂等省少数民族地区,雍正全面实行“改土归流”制度,就是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区分别设立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同内地大体一样。雍正帝的改土归流,打击了土司的世袭特权和利益,减轻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负担和灾难,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 |
| 实行“摊丁入地”制度之后,社会人口,急剧增长。道光年间,人口之数,突破4亿。 |
|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雍正废除了贱籍。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监察御史年熙上书请除豁山西、陕西乐户的贱籍。年羹尧之子年熙在奏疏中说她们是忠义之士的后代,沉沦至此,无由自新,请求雍正帝开豁她们的贱籍,准许她们改业从良。雍正帝看到奏折后,很是赞同,于元年(1723年)四月发出第一道“豁贱为良”的谕旨。雍正帝在下令开豁乐户贱籍的同时,又令各省检查,如发现本地也存在类似乐户的贱民,也准许他们出贱为良。 |
|
全盛极隆
1735年爱新觉罗·弘历登基,即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执政期间,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为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清朝鼎盛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是在他统治期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也逐步落后世界的浪潮。 1757年乾隆皇帝粉碎了准葛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1759年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自从1762年起,清朝陆续派遣大批军队进驻新疆。永久驻军的官兵携带家眷,主要来自东北、河北等地的达斡尔族、满族等。这些驻军为保卫中国、开发边陲作出了贡献。 1771年,西迁伏尔加河下游的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在领袖渥巴锡的率领下,为摆脱沙俄的统治,踏上了回归清朝的征途。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历经艰险,万里跋涉,终于回到清朝。土尔扈特部回归,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从1772年清朝开始编纂《四库全书》,经十年编成,系统的修改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也使得很多珍贵材料丧失。然而乾隆帝为维护统治却严厉控制思想,编书期间藉机割裂焚毁大量不符其思想的书籍。此外大兴文字狱使如戴名世等人被株连杀害或者流放。这些都让文人思想受到严厉阻碍,迟滞文化的发展。 清朝于1792年打退了廓尔喀对西藏的进犯。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地方的人事、行政、财政、军事、对外关系等各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并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掌握确定西藏各大活佛包括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去世后认定转世灵童和批准继位的大权,一切西藏涉外事宜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等。该章程是中国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历史文献证明。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人,引发18世纪中国风的热潮。欧洲人追崇中国文化、思想与艺术,到18世纪末,清朝鼎盛进入尾声,欧洲人出现负面评价。与乾隆皇帝不欢而散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已经衰落。
嘉道中衰
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政治日渐腐败。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白莲教于1770年代举兵,后来又于1796年爆发川楚教乱,八年后被清军镇压,领袖王三槐被处死。台湾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于1787年发动林爽文事件。 1795年乾隆皇帝禅位于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皇帝。乾隆皇帝至1799年驾崩,嘉庆皇帝方得以亲政。然而嘉庆皇帝未能解决弊端,清朝继续走向衰落。道光皇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掌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官场中,结党营私、相互倾轧、买官售爵、贿赂成风。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阶级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开启近代
由于吏治的腐败,导致海关走私严重,鸦片贸易猖獗,1839年,道光皇帝为解决鸦片的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 西方各国迫使清政府开港通商,加上地方官吏地主兼并土地,使得传统农村经济受到破坏。各地乘机纷纷起事,其中华北以捻乱为主,华中华南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与云南杜文秀、马如龙的云南回变为主。 洪秀全改造基督教教义,1851年于广西金田起义,联和天地会、三合会北伐。两年后攻陷并定都江宁,并且发动两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师两万余人北伐。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后来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纷纷组织湘军与淮军抵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后国力衰退,部分势力转入捻军。太平天国最后于1864年被湘军、淮军以及外国人组成的常胜军、常捷军围攻之下而亡。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共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罗斯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大量领土、主权和财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外患内忧
由于吏治的腐败,导致海关走私严重,鸦片贸易猖獗,1839年,道光帝为解决鸦片的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华中华南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与云南杜文秀、马如龙的云南回变为主。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道光皇帝驾崩,第四子奕詝登基,年号咸丰。咸丰皇帝登基后,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1851年,洪秀全于广西金田起义,联和天地会、三合会北伐。两年后攻陷并定都江宁,改称“天京”。太平天国以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为革命宗旨。领袖洪秀全最初起义于广西桂平金田村,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曾建立官制,分封王爵,颁行历法,制定经济制度,制造钱币,印刷书籍等。并且发动两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师两万余人北伐。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后来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纷纷组织湘军与淮军抵抗太平天国。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皇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肃顺掌权后,协助咸丰帝“申国法”以治积弊,锐行诛谴。以铁腕的方式面对自乾隆末期以来的官场腐败,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严惩渎职失职,整肃官场政风。其果断处理“戊午科场案”,使得清王朝此后几十年间官场风气,特别是自乾隆后期越演越烈的贪腐风气有了很大改观。建议铸大钱以解决财政困难,削减八旗俸饷,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同时,咸丰帝罢斥了道光朝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贪位保荣、妨贤病国的穆彰阿,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共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咸丰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列强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蓄意重新挑起战争。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咸丰九年(1859年),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英法侵略军被击败。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英法联军攻占天津,随即向北京进犯。咸丰帝派遣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往通州与英、法议和。英法联军以和谈为掩护,继续组织对北京的进攻,在通州八里桥击败清军后,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訢留京议和。奕訢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俄国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主权和财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改良中兴
当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随后的北洋通商大臣负责对外关系与自强运动的策划与推行,先后引入国外科学技术,建立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建立翻译机构同文馆、新式教育(新学),培训技术人才并派遣留学生到欧美日等先进工业国家,培育出唐绍仪与詹天佑等人才。开设矿业、建立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与汉阳兵工厂等等制造工厂与兵工厂,同时也建立新式陆军与北洋舰队等海军。洋务运动使得中国社会出现较安定的局面。其间太平天国于1864年灭亡。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乱到1868年为止。1862年-1878年间左宗棠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平定新疆回乱,并收回伊犁。 洋务运动使得清朝的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强,到慈禧太后与恭亲王联合执政的同治年间,清朝一度出现了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同治中兴”。其间清朝在西方人的帮助下成功消灭内地的民变并收复新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当大的改善。至19世纪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国为越南(安南)主权爆发中法战争。清朝失去藩属国越南,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台湾也宣布建省。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1885年英国入侵缅甸,清朝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无效,隔年被迫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所有。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1872年日本强迫清朝藩国琉球改属日本,清朝拒不承认,中日交恶。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最后以清军落败而告终。 帝国飘摇
清政府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失去藩属国朝鲜。洋务派李鸿章建立的北洋舰队全面瓦解,也宣告自强运动最终失败。随后,由光绪皇帝与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因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对,而软禁了光绪皇帝,变法因此失败,因为只有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1896年清廷为联俄制日,签订《中俄密约》,列强鉴于清朝已无力自卫,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清朝长期受列强欺辱,在冀鲁地区爆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欲借此排外,暗中默许义和团,向十一国宣战。为保华中华南,东南各行省总督巡抚,不服从清廷对外宣战的敕命,发起东南自保,义和团事件引发西方列强的报复。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北京被联军占领,劫杀掳掠。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西逃,慈禧太后认为此祸乃义和团引起,遂颁布剿灭义和团的命令。最终义和团运动在清军与八国联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1901年清朝同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廷赔偿重款、划定租借地和势力范围。1904年日俄两国在东北的利益冲突爆发日俄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化。 革命风潮
清朝于八国联军后国势大坠,知识分子莫不提出各种方法拯救中国,主要分成立宪派与革命派两种改革路线。1901年立宪派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立宪运动,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希望让光绪皇帝成为立宪君主。而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宪、建立清朝新军、废除科举、整顿财政等一系列改革。而革命派对清廷的改革失望,他们主张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孙文于1894年在夏威夷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4年黄兴于长沙成立的华兴会、1904年蔡元培于上海成立光复会,此外还有其他革命团体。1905年孙文在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中华民国、平均地权”纲领。革命派联合旧有反清势力如三合会、洪门等,在华南地区发起十次起事,并将势力渗入华中、华南的清朝新军。 当时立宪派与革命派为改革方式发生争执,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廷也承诺实行立宪。1907年清廷筹设资政院,预备立宪,并筹备在各省开办咨议局。1908年07月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内成立咨议局。同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成立代议会。在立宪派成员的请愿下,清廷宣布把预备立宪缩短三年,预定在1913年召开国会。同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皆驾崩,爱新觉罗·溥仪登基,即宣统皇帝,其父爱新觉罗·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1911年05月清廷组成由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领导的“责任内阁”,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不过,该内阁中的很多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很多转向于革命派合作。 同年05月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清廷急派新军入川镇压。10月,革命派于湖北发起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廷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袁世凯一方面于阳夏战争压迫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形成南北议和。1912年01月0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0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 后续情况
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清室成员得以继续住在紫禁城中,宫廷内尊号、待遇、年号保持不变,保留太监、侍卫、宫女,保留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机构,依然称孤道寡,封官赐谥,保持帝王气派,与中华民国政府分庭抗礼,俨然国中之国,史称“逊清小朝廷”。 1917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1924年11月05日,爱新觉罗·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皇帝尊号被正式废除,依旧被部分清朝遗老旧臣尊为皇帝,在北平什刹海、天津张园、静园等居住地内依然继续维持着的一个微型小朝廷,史称“后逊清小朝廷”。 疆域
领土范围
行政区划
•内地
清朝内地行政区划 |
直隶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 陕西省、甘肃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 1884年(光绪十年)置新疆省 |
•土司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肃等省设有土司,分为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和长官司(长官为武职),与土府、土州、土县(长官为文职)。土司的长官以当地各族头人充任,可以世袭,由朝廷或地方官府颁给印信,归所在地方之督抚、驻扎大臣管辖。宣慰等司的长官隶属于兵部、土知府、土知州等官隶属于吏部。雍正年间,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的土司开始改行流官制,史称改土归流。光绪、宣统之际,赵尔丰出任川滇边务大臣,四川西部的藏人土司、西藏东部的宗也开始改土归流。 •东北
东北为清朝龙兴之地。入关后,以驻防八旗留守盛京沈阳,并严禁内地汉人出关耕种。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三个相当于行省的将军辖区: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之下设专城副都统分驻各城,并管理各城的临近地区。副都统下有总管统领各旗。在汉民聚居之处,置府、州、县、厅,如同内地。居于黑龙江、嫩江中上游的巴尔虎、达斡尔、索伦(鄂温克)、鄂伦春、锡伯等族,编入八旗,由布特哈总管、呼伦贝尔总管管辖。黑龙江、里江下游及库页岛的赫哲、费雅喀、库页、奇楞等渔猎部落则分设姓长、乡长,由三姓副都统管辖。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改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为省。 政治
国旗与国歌
清朝没有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与西方国家的交往,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清朝“黄龙旗”)为大清国旗。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巩金瓯》为正式国歌,由于辛亥革命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 中枢机关
•南书房
康熙十六年(1677年)设立南书房,起初是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而设。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皇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军机处
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雍正皇帝始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改称军机处。乾隆皇帝即位后安排数位“总理事务王大臣”进入军机处,故改名总理事务处。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服满亲政,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自请罢职,恢复军机处名称,自此遂成定制,军机处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核心权力机构,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几乎可忽略不计,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废止。 •责任内阁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18日),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内阁制,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和诸大臣组成内阁。由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组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内阁。然而,由于内阁成员中过半数为皇族或满人,时人讥之为“皇族内阁”。该内阁在辛亥革命后倒台,由袁世凯组成的新内阁所取代。 执行机关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清朝最高执行机关,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以前尚书均由满人担任,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都察院。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刑律
顺治四年(1647年)《大清律例》编修完成。《大清律》基本上承袭《明律》的内容。后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并于雍正五年公布。但清朝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胥吏都谙熟例案,常可执例以压制长官。清廷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各种特订的法律,如蒙古族有“蒙古律例”,维吾尔族有“回律”,藏族有“番律”等等,以加强对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统治。 光绪三十三年修订法律馆“专以模范列强”为宗旨,制定大清新刑律草案。草案分总则、分则两编,主刑、从刑两类;并制定了有关国交、选举、交通、通讯等方面的犯罪条款,确立了缓刑、假释的制度。在新刑律颁行前,修订法律馆删修大清律例,以《大清现行刑律》作为过渡,于宣统二年颁行。 军事
八旗
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制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皇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所削弱。 绿营和团练
绿营兵,主要是清兵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兵种有马兵、步兵和水师。在各省者,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所统辖。 清中叶以后,又有汉族地主自募自练的团练乡勇。后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由于八旗长期由政府供养,游手好闲,不习武事,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在镇压太平军时屡败,于是各地地主团练武装迅速发展,曾国藩的湘军便应运而生。还有李鸿章组织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这些地主团练武装后改编为练军与防军。
新军
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到清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暗中支持革命军。 海军
1651年顺治皇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设水师,此为清朝水师之始。内河防务以长江为主体,沿岸各设水师。洋务运动时期清朝才有新建海军的动作。为建立船舰自制能力,1866年清廷在福州马尾成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以沈葆祯为船政大臣。同年,李鸿章要求其江南制造局建造炮舰。1868年08月,第一艘中国制造的蒸汽军舰,“恬吉”号下水。随后的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分别摧毁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这也标志自强运动的失败。 经济
农业
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较发达。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有一种说法是清朝的经济和人口的增加主要归因于美洲作物番薯,称所谓的“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清朝初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恶政,极大破坏了中原地区的经济;重农抑商,制约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手工业
手工业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棉织业超越丝织业,瓷器以珐琅画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镇为瓷器中心。
商业
清朝商业发达,分成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清朝曾实施海禁政策,直到占领台湾后,沿海贸易才稍为活络,货币方面采银铜双本位制。康熙晚期为防止民变,推行禁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文化
小说
诗歌
京剧
京剧源于明朝的昆曲和京腔,形成于乾隆、嘉庆年间。京剧之名始见于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而成,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绘画
清朝的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更多画家追求笔墨情趣,在艺术形式上翻新出奇,并涌现出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均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文字狱
清初和中期,屡兴文字狱以控制士大夫的思想。文字狱之案件常是无中生有,小人造谣所为。其特征是:罪状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起,证据也由权力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成。一个单字或一个句子一旦被认为诽谤元首或讽刺政府,即构成刑责。较大规模的文字狱甚至可以牵连成千上万人受害。柳诒征称:“前代文人受祸之烈,殆未有若清朝者。故雍乾以来,志节之士,荡然无存。……稍一不慎,祸且不测。”。顺治四年(1647年),发生第一起文字狱“函可案”。一位法号函可的和尚因藏有“逆书”《变记》而被逮捕,后来流放到渖阳。顺治末年又发生庄廷鑨明史案,并惊动朝廷中的辅政大臣鳌拜等人。清朝诸例文字狱中,有名的有康熙时期的南山案、雍正时期的查嗣庭试题案和吕留良案等。 清朝历史中,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还只是个别现象,到雍正时则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在文字狱浪潮中表现得最为疯狂的则是乾隆,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
科技
清朝科技虽有成就,但是从清初渐渐落伍。也没有让科技知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
医学
乾隆时官修的《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清朝名医王清任在医学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他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了疑问。他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为祖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地理
康熙时,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大地测量,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工作,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最后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在这份地图里第一次详细地绘出了中国的新疆地区。 农学
清朝的农书约有一百多部,尤以康熙、雍正两朝为繁盛。有《钦定授时通考》《广群芳谱》《补农书》等著作。其中大型综合性农书《钦定授时通考》,是乾隆二年(1737),由乾隆帝弘历召集一班文人编纂的。全书规模比《农政全书》稍小。因是皇帝敕撰的官书,各省大都有复刻,流传很广。 建筑
清朝皇帝热爱修建园林,数三山五园最为著名。北京西郊的圆明园也是十分奢华,圆明园拥有150多座精美的宫殿、台阁、宝塔等建筑。前后经历一百五十余年,耗费白银约二亿两。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的。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乾隆在位期间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时欲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铁路
清朝末年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修成的。 民族
华夷之辨
通过《大义觉迷录》和《清帝逊位诏书》可以看出清朝为实现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合一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这一过程,既让清人完成了由“夷”到“夏”的身份转变,同时以“华夷一家”为核心的“中华大义”还进一步演变为蒙古、新疆、西藏及西南诸民族等“非汉世界”认同“大中华”价值的共同依据,为实现文化和疆域意义上的“中华”最大化,做出了贡献。中国在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理念冲击下不但未被肢解,反而引发出“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回应等事实,既彰显了清朝内部凝聚之功,亦突出了《清帝逊位诏书》所发挥的历史作用。这两份首尾呼应的历史性文献,构成了嗣后中国政府表达国家主权和领土诉求的主要法理依据。 首崇满洲
作为统治族群和八旗军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满人尤其被视为国家根本、朝廷柱石。满洲将士为清朝定鼎中原、以及之后平三藩、灭回部等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故终清一代,“首崇满洲”(又称“满洲根本”)是清朝的既定国策。
清朝时期,满洲子弟在政治或生活领域主要享有一下几类特权:
•科考:除科举之外,另有笔帖式供满洲子弟进入仕途;
•补缺:清朝高级文武官职一向有满(旗)汉缺之分。满洲人可任汉缺,反之除个别情况外,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律法:清代满汉(旗民)不同刑。例如正身旗人犯充军、流刑罪者有免发遣以枷号代替的特权。此外,旗人司法权也独立于民人之外。如驻防旗人触法不归当地督抚管制,而由该地区驻防将军、都统负责。京旗子弟由步军都统衙门处理、宗室则由宗人府全权裁决。 •生活待遇:清廷分拨满洲子弟以旗地,免赋税。旗地受国家保护,不得私自买卖。除了旗地之外,清廷还负责分配房屋以供居住。此外,满洲子弟未成年者有养育兵政策,按月可得一定薪资。 •隔离居住:清廷在全国各处八旗驻防地均设置“满城”供兵丁居住,汉人不得随意出入满城。东北满洲故地无满城之分则设置柳条边,防止汉人进入“龙兴之地”。
首崇满洲政策和给旗人寄养的特权,使满人的风俗从骑射民族的勤俭朴实变为奢华糜废,以至于可用于国事之人越来越少。随着国力日衰,清政府对满洲人的生计问题已然鞭长莫及。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民国建立,“首崇满洲”之国策也随之寿终正寝。
蒙古政策
清政府对内蒙古实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联姻来笼络蒙古各部首领,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领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实行分而治之的“扎萨克制”,亦即盟旗制度。 按照这种制度,原蒙古各部称为盟,是内蒙古地区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旗设旗长,即“札萨克”,为世袭之职位。旗下设佐、什,受旗长管制。若干相邻的旗为一盟,盟有盟长,由中央直接任命,多选旗长中势力大、威望高、与中央关系亲密者任之。盟为监察区,不属行政单位。当时主要有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等盟。各盟旗直接对中央负责,受中央理藩院的管理。另外,在内蒙古地区设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和绥远副将军,率军驻防要地,以加强军事控制。但各都统、将军不干涉行政事务。 清统一了蒙古各部后,对蒙古的统治策略是,既要使其不再成为朔方边患的势力,又要笼络其奴隶主们统治蒙古族人民,使蒙古成为清政府统治全国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和清帝国北部疆域不设防的屏障。包括在蒙古大力扶植推广喇嘛教,有效的收服了人心,维护了蒙古地区安定局面。 清廷还颁布谕旨严禁汉人进入蒙古地区开发耕种。所以整个清朝时期,蒙古地区农业化是在严密的朝廷监督之下进行的。 西藏政策
清朝对西藏管辖的举措是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
•册封制度
清朝初年,五世达赖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待并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赐以册印;从此,“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正式固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
•设驻藏大臣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办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金瓶掣签制度
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此乃清王朝改革西藏行政管理体制,确立系统治藏法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乾隆年间。清政府陆续颁布《西藏善后章程》和《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确定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处理政务的平等地位,巩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 清政府振兴西藏经济的措施有改革乌拉、租赋、钱法、贸易制度;活跃民族贸易;创报、兴学、发展农牧工矿业和加强交通、邮电事业的开发等。
汉族政策
满族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清兵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于是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血腥镇压,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针对当时各地汉人的抗争此起彼伏的情况,当时的陈名夏曾说过:“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 “剃发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清朝推行“剃发易服”的原因:一般认为,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蓄起前发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剃发易服割裂了汉族的文化习俗传统。
•任用汉官
清朝为夺取和巩固对全中国的统治,除起用范文程等人外,在入关过程中先后招降了前明汉族重臣还有洪承畴,将领吴三桂、李成栋、尚可喜、耿仲明及其统领的汉族军队。后因其叛乱而由康熙剪除其中三个主要的藩王,被称为平三藩。带兵收复台湾的施琅也是汉族前明军官。 清政府为了长久统治中国,大力尊崇儒学,按历代汉族王朝传统开设科举,从中选拔士人以赢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预防反抗。 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平叛太平天国及洋务运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甲午战争后清廷实行新式练军,亦以汉族官兵为主。其中如袁世凯、留学普鲁士学习军事的段祺瑞、冯国璋、留学日本的王士珍,和黎元洪均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中起到关键作用,并成为后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 西南土司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并承担赋役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但有些土官以世袭故,恣肆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 康雍乾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
回族政策
清朝是历史上回族反抗统治者最频繁的一个朝代,回民起义“从清朝初年继续到它的复灭的那一天,方告停止”。回族人反抗清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清朝推行歧视回族的法律法规,是引发回族起而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政府对穆斯林,由歧视而压迫,清律上有若干条文,对穆斯林之犯罪者,特别加重处罪。”“从1762年起,清帝颁发了歧视他们(回族)的严厉的法律,使得回族人在一些情况下所受处罚比同类案件中的汉族人要重得多”。 《大清律例》中的回族立法无一不充斥着对回族歧视与压迫,显示出回族在法律面前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清廷一方面“回人久隶编,即与百姓元异”,“回岂非民乎?”针对普通百姓的法律均可适用于回族,另一方面又诬称“回民犷悍成习,结党为匪,仅照常办理不足示惩”,还要特别制定更严酷的法律,回族可谓苦难深重。
实际生活中,官府欺压回民的事屡见不鲜,一些汉族士大夫也颇有感慨,“向来地方官偏袒汉民,凡争讼斗殴,无论曲直,皆抑压回民”,“官吏既袒汉民,又以回之易与也。辄任意出入其法,回众杀汉者抵死,汉杀回者,令偿敛银二十四两”,清帝也不得不承认:“该回民等久隶中华,同受国家覆育之恩,含毛贱士二百余年,其间登仕版者,亦复不少,岂无天良?何至甘为叛逆?推原其故,始则由地方官办理不善,遇有互斗等事,未能持平办妥,以致仇衅日深。”严酷的法律再加上不公正的司法,回民如雪加霜,认识到这一点也就不难解释清代回民频频起义的原因了。
外交
藩属国
对外战争
对外战争 |
分期 | 时间 | 战争 | 交战国 | 结果 |
清朝前期 | 1627年 | | | 朝鲜败,求和,约为兄弟之国 |
1636年 | | 朝鲜(李朝) | 朝鲜败,成为清朝附属国 |
1685年-1686年 | | 沙俄 | 沙俄败,《尼布楚条约》 |
1765年-1770年 | | | 签订和约 |
1788年-1789年 | 清攻安南阮惠之战 | | 安南求和 |
1788年-1792年 | | 廓尔喀 | 中国胜,保卫了西藏领土 |
清朝后期 | 1840年-1842年 | 第一次鸦片战争 | 英国 | 英国胜,《南京条约》 |
1856年-1860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国、法国 | 英法胜,俄国渔利,《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1875年-1878年 | | 浩罕国 | 中国胜,收复新疆 |
1883年-1885年 | 中法战争 | 法国 | |
1894年-1895年 | 中日甲午战争 | 日本 | 日本胜,《马关条约》 |
1900年 | | 英、法、德、俄、美、日、意、奥 | 八国胜,《辛丑条约》 |
1900年 | | 沙俄 | 沙俄胜,但未能实现其“黄俄罗斯计划”,《中俄收交东三省条约》 |
签订条约
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 |
条约名称 | 时间 | 国家 | 内容 |
尼布楚条约 | 1689年 | 中俄 | 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
| 1727年 | 中俄 | 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
恰克图条约 | 1728年 | 中俄 | 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
| 1909年 | 中日,日代韩 | |
近代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览 |
条约名称 | 中方签约人 | 失地 | 赔款 | 时间 |
| | — | 六百七十万两 | 1841年5月27日 |
中英南京条约(旧称江宁条约) | 耆英,伊里布 | 香港岛 | 二千一百万圆 | 1842年8月29日 |
| 耆英 | — | 六百七十万两 | 1843年7月22日 |
中美五口通商章程 | 耆英 | — | — | 1844年7月3日 |
中英虎门条约 | 耆英 | — | — | 1844年10月24日 |
中法黄埔条约 | 耆英 | — | — | 1844年10月24日 |
| 麟桂 | | — | 1854年7月5日 |
中俄瑷珲条约 | | 60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以北) | — | 1858年5月28日 |
| 桂良,花沙纳 | — | — | 1858年6月13日 |
中美天津条约 | 桂良,花沙纳 | — | — | 1858年6月18日 |
中英天津条约 | 桂良,花沙纳 | — | 四百万两 | 1858年6月26日 |
中法天津条约 | 桂良,花沙纳 | — | 二百万两 | 1858年6月27日 |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 桂良 | — | — | 1858年11月8日 |
中英北京条约 | 奕欣 |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 | 一千叁百万两 | 1860年10月24日 |
中法北京条约 | 奕欣 | — | 八百万两 | 1860年10月25日 |
中俄北京条约 | 奕欣 | 40万平方公里 (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 | — | 1860年11月4日 |
| | 44万平方公里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 — | 1864年10月7日 |
| | — | — | 1868年7月28日 |
| 李鸿章 | — | — | 1871年8月13日 |
中日北京专条 | 奕欣 | — | 五十万两 | 1874年10月31日 |
| 李鸿章 | — | 二十万两 | 1876年9月13日 |
| 曾纪泽 | 7万平方公里 | | 1881年2月24日 |
| 李鸿章 | — | — | 1884年11月5日 |
中日天津条约 | 李鸿章 | — | — | 1885年4月18日 |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 李鸿章 | — | — | 1885年6月9日 |
中英烟台条约续增条约 | 桂良 | — | — | 1885年6月9日 |
中葡北京条约 | 奕劻 | — | — | 1887年12月1日 |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 升泰 | — | — | 1890年3月17日 |
中美华工条约 | 杨儒 | — | — | 1894年3月7日 |
中日马关条约 | 李鸿章 | 3.6万平方公里 | 二亿两 | 1895年4月7日 |
| 李鸿章 | | 叁千万两 | 1895年11月8日 |
中俄密约 | 李鸿章 | — | — | 1896年6月3日 |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 李鸿章 | — | — | 1896年6月3日 |
| 李鸿章 | 新界 (租借九十九年) | — | 1898年6月9日 |
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 李鸿章 | — | 十亿两,实际赔付约60% | 1901年9月7日 |
| 唐绍仪 | — | — | 1904年7月9日 |
中日满州善后条约 又称《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 奕劻 袁世凯 | — | — | 1905年12月22日 |
中俄满洲里界约 | | 1400平方公里 (额尔古纳河北部) | — | 1911年12月20日 |
社会
节庆
清朝的岁时节日风俗很多,它反映了清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首先是元旦的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是元旦,又称元日、新年。新年元旦的庆祝活动一般要持续数日,清人的记载多为“交贺三日”、“三五日乃止”、“自元日至上元无虚日”之类的语言。大致来说,初一至初五是新年元旦的高潮。元旦风俗丰富多采,是大型的综合性节日。上元节往往要持续数天,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从十四日到十六日,欢庆三天,南方的时间要长些,一般是四五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当然也有些贫瘠地区,只是一两天。清明与端午清代的清明节是一个较大的节日,全国普遍举行。此外,清代还有填仓、龙头、春社、文昌会、花朝、三月“上巳”、浴佛、天贶、重阳等重要岁时节日。
宗族
宗族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受到朝廷欢迎。宗族为更好地行使权力,管好族人,往往请求政府予以支持,而朝廷则批准祠规,承认祠堂族长的审判权、族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不过清朝并不是予以宗族法规全部支持,在祠堂族长依据家法处死族人问题上,清朝的政策发生过变化。清朝的宗族,多修有族谱,族谱又称家谱、家乘、宗谱等。雍正朝以后,清朝在聚族而居的福建、广东、江西等省曾大规模地推行族正制。
学校
清朝的学校与科举,大体上沿用了明代的制度,内容上有所损益,措施上更为周密。清朝由政府管辖的学校,共有两级,即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主要指京师的国子监,包括附属于国子监的算学、八旗官学。另外,还有中央政府为皇室贵族设立的宗学、觉罗学等。地方官学主要指府、州、县学,这些学校只有规模大小的区分,而无程度等级的差异。除此而外,社会上还有书院、社学、私塾等,这些虽不包括在正规的学校制度内,但在培养人才、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服饰
清朝时期,服饰皆以满族的旗装为主,旗装外轮廓成长方形,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形象庄严肃穆。
人口
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王朝最高,清朝人口至十八世纪末,已达到三亿以上,晚清时突破四亿。
帝王世系
清朝皇帝列表 |
庙号 | 谥 号 | 名讳 | 生卒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追尊先祖 |
| | | 不详 | | |
清肇祖 | 原皇帝 | 爱新觉罗·孟特穆 | 1370年-1433年 | | |
清兴祖 | 直皇帝 | | 不详 | | |
清景祖 | 翼皇帝 | | ?-1583年 | | |
清显祖 | 宣皇帝 | | ?-1583年 | | |
成宗清 | 义皇帝 | 爱新觉罗·多尔衮 | 1612年-1650年 | | |
后金大汗时期(1616年-1636年) |
清太祖 | 高皇帝 |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1559年-1626年 | 天命 | 1616年-1626年 |
清太宗 | 文皇帝 | 爱新觉罗·皇太极 | 1592年-1643年 | | 1626年-1636年 |
清朝时期(1636年-1912年) |
清太宗 | 文皇帝 | 爱新觉罗·皇太极 | 1592年-1643年 | 崇德 | 1636年-1643年 |
清世祖 | 章皇帝 | 爱新觉罗·福临 | 1638年-1661年 | 顺治 | 1643年-1661年 |
清圣祖 | 仁皇帝 | 爱新觉罗·玄烨 | 1654年-1722年 | 康熙 | 1661年-1722年 |
清世宗 | 宪皇帝 | 爱新觉罗·胤禛 | 1678年-1735年 | 雍正 | 1722年-1735年 |
清高宗 | 纯皇帝 | 爱新觉罗·弘历 | 1711年-1799年 | 乾隆 | 1735年-1795年 |
清仁宗 | 睿皇帝 | 爱新觉罗·颙琰 | 1760年-1820年 | 嘉庆 | 1796年-1820年 |
清宣宗 | 成皇帝 | 爱新觉罗·旻宁 | 1782年-1850年 | 道光 | 1820年-1850年 |
清文宗 | 显皇帝 | 爱新觉罗·奕詝 | 1831年-1861年 | 咸丰 | 1850年-1861年 |
清穆宗 | 毅皇帝 | 爱新觉罗·载淳 | 1856年-1875年 | 同治 | 1861年-1875年 |
清德宗 | 景皇帝 | 爱新觉罗·载湉 | 1871年-1908年 | 光绪 | 1875年-1908年 |
清宪宗 | 襄皇帝 | 爱新觉罗·溥仪 | 1906年-1967年 | 宣统 | 1908年-1912年 |
二、亲疏世系
实际在位君主 |
努尔哈赤 | 皇太极 | 福临 | 玄烨 | 胤禛 | 弘历 | 颙琰 | 旻宁 | 奕詝 | | |
载湉,无子⊕ |
| 载湉⊕ | |
| 溥仪⊕ |
注:人名后加⊕表示存在过继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