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与研究
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通过其对水的相变促进作用影响云的微物理结构和降水过程, 从而影响天气气候过程。这些已引起国际大气科学界的关注。鉴于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冰晶过程在降水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 世纪60—70 年代在中国曾开展过多次大气冰核的观测, 结果表明: 与风沙过程有关的自然飘尘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溶胶粒子是冰核的主要来源。80 年代北方层状云人工增雨研究中, 观测分析了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云凝结核浓度的区域分布特点。90 年代以后, 游来光等于1995 年和1996 年两次组织了北京地区春季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 发现冰晶浓度与云中气溶胶粒子浓度, 两者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β- AgI 为六方晶系, 晶体的点阵参数非常接近于冰, 其微粒在温度低于- 4℃下能充当冰核, 通过异质核化在过冷云中产生冰晶。如能再降低AgI 与冰点阵参数的差别, 则可能进一步提高其成冰效率。在这方面国内外进行过一些实验工作, 旨在产生AgI与其他物质的复合气溶胶, 来改变AgI 晶体的点阵参数, 从而达到提高焰剂的成冰性能。焰剂配方成冰性能的优劣, 主要通过云室的检测来了解。1999 年结题的“人工增雨新催化技术系统研究”, 对国内现有的各种AgI 焰剂在2m等温云室中统一进行了成核率检测和分析。 液氮( LN) 播入冷云中与饱和湿空气和云滴混合, 同其它催化剂一样有贝吉龙过程(Bergeron) 的出现, 产生大量的冰晶胚胎和冰晶。张铮等对液氮的消雾成冰性能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液氮成核率与云雾温度的相关不明显, 但与液氮的播撒量有关。曹学成、任婕、王伟民、韩光等研究了液氮( LN) 成冰核作用和特征, 结果表明: 0~- 5℃的高温段, LN 的成冰核率>1010.g ; - 5~- 10℃其成冰核率为10~10.g ; ≤- 10℃其成冰核率为10~10.g 。由于在高温段LN 有较高的成冰核率, 因此, 在人工增雨对冷云催化作业和对人工消除过冷雾的催化作业方面, 有了更宽的温度使用范围。 稀土化合物成冰性能的实验研究
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 国内外广泛地使用着碘化银, 为了克服实用播种中碘化银气溶胶的某些缺点( 如阳光引起活性衰减) , 也有采用水溶胶形式播种的, 然而, 两者都要消耗大量白银。为了寻找新的经济而有效的成冰催化剂, 多年来各国不少研究者对许多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成冰性能作了实验研究。 70 年代初期, Matsubara 曾报道七种稀土元素氧化物的成冰性能, 并认为它们的成冰能力是中等的, 但却无与之对比的标准。在此基础上, 莫天麟等用化学方法制备了几种混合稀土化合物水溶胶, 对它们的形成条件、冻结性能方面作了初步筛选, 得到氟化稀土(RF3) 、碘酸稀土[R(IO3)3]水溶胶与碘化银水溶胶平均冻结温度相近的结果。基于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研究稀土化合物的成冰性能, 寻找目前广泛使用的碘化银催化剂的非银催化剂替代品, 不但可以扩展稀土新的应用领域, 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而且对于人工影响天气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现实意义。 冰雪晶碰并勾连增长的实验与观测分析
在云生命期中, 单凭凝结是不能增长到毫米量级雨滴的, 要有碰并过程, 但直径<50μm 的滴碰并效率很低。从云滴凝结增长到有效碰并到降雨似乎是很漫长的过程。然而人们常常观测到云在lh内形成降水, 有时l~2h 内就形成降雹, 这归功于冰晶的出现、相变。实验与外场观测发现, 冰晶增长亦有一个与液滴碰并增长相似的加速过程, 冰晶碰并液滴( 过冷) 形成霰, 进而碰并过冷水滴长大成冰雹; 冰晶间相互碰并勾连、攀附, 快速增长为雪花或雪团, 如融化成毫米量级的雨滴, 将水质点增长加快, 加速降水进程。
人们早就注意观测研究冰雪晶间碰并勾连现象, 认为它主要与温度有关, l~- 5℃是多发区, 其机制主要是粘连, - 12~- 17℃次之, 主要是勾连、攀附;晶型最多的是片状及辐枝状, 还有针状成束晶。黄庚等认为冰晶的增长过程仅在水面饱和、过饱和条件下发生。其中- 13~- 17℃碰并勾连效率最高, 该层的枝、星状晶是勾连、攀附的主要区域, 亦为冰晶繁生的主要区域、生长率最快, 是人工增雨播撒人工冰核催化效率较高的温度段。总之, 冰雪晶碰并勾连的研究对自然降水( 雪) , 尤其在人工引晶催化增雨中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