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
目前以血浆置换在国内外应用最多。它是采用血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并弃去,同时代之以新鲜冷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溶液。这种方法在除去血液中胆红素、内毒素、细胞毒性因子等有害物质的同时,补充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血浆置换的缺点是潜在的感染(目前检测手段未能检出发现的致病原等)、过敏、枸橼酸盐中毒、治疗后水钠潴留等。血浆胆红素吸附是将血浆分离器分离出的血浆,再经一特殊的吸附柱吸附去除部分胆红素等,尔后回到患者体内,主要用于单纯血浆胆红素升高,及不愿或不便使用异体血浆患者的退黄治疗。类似的吸附方法还有活性炭血氨及毒素吸附及直接血液灌流(吸附)等,不同主要在于吸附柱性质及对目标吸附物的选择。血液灌流的确切含义是血液吸附,即溶解在血液的物质被吸附到具有丰富表面积的固态物质上藉以从血液中清除毒物。血液灌流技术的缺点是不能有效的吸附一些小分子毒物,活性炭对与部分白蛋白结合的毒素吸附能力较差。因为使用非特异性的吸附剂,因此,除了毒性物质被清除外,也清除一些肝细胞生长因子和激素,如果吸附剂的生物相容性差,还可以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系统炎性反应。血液滤过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具有良好通透性并与肾小球滤过面积相当的半透膜滤器中,模拟人体正常肾小球滤过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滤过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溶质,并以补充置换液的方法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血液滤过原先用于肾脏替代治疗,但由于其能清除多余的水分、中分子物质、一些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而肝衰竭时常有水钠潴留、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因而血液滤过被越来越多的用于肝衰竭的治疗。 常用的灌流器有两种:一类是活性炭,一类是合成树脂。活性炭主要由椰子壳为原料制成,其他还有石油,木材,聚乙烯醇,骨骼,糖类等。活性炭与血液直接接触会引起血液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破坏,同时有炭微粒脱落引起的脏器血管微栓塞的危险。1970年加拿大学者张明瑞应用白蛋白火棉胶半透膜包裹活性炭制成的微胶囊进行血液灌流,既提高了活性炭的血液相容性,又有效地防止了炭颗粒脱落。活性炭能有效吸附分子量为5000道尔顿以内的中小分子水溶性物质,如硫醇,r-氨基丁酸和游离脂肪酸,但不能有效的吸附血氨,对与白蛋白结合的毒素吸附能力也很差。吸附树脂是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包括中性,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吸附树脂,其吸附能力略逊于活性炭,但对各种亲脂性及带有疏水基团的物质如胆汁酸,胆红素,游离脂肪酸及酰胺等吸附率较大。吸附树脂对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有较好清除的作用,其有选择性的内毒素结合作用,可使患者的中毒症状显著改善。 目前,血液灌流作为人工肝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重型肝炎肝昏迷,重型肝炎伴有败血症,胆汁瘀积及瘙痒等.血液灌流技术的缺点是不能有效的吸附小分子毒物,活性炭对与白蛋白结合的毒素吸附能力也很差。由于使用非特异性的吸附剂,所以除了毒性物质被清除外,也清除一些肝细胞生长因子和激素.如果吸附剂的生物相容性差,还可能激活补体系统而引起系统炎性反应。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为一种常用的人工肝技术。经典的方法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来,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血浆,而把细胞成分以及所补充白蛋白,血浆及平衡液等回输体内,以达到清除致病介质的治疗目的。现代技术不但可以分离全血浆,尚可分离出某一类或某一种血浆成分从而能够选择性或特异性地清除致病介质,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减少并发症。早期常用的血浆分离方法是封闭的离心式血浆分离器,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膜式血浆分离装置,全血通过膜直接滤出血浆,使血浆置换在技术上更加简化和实用。目前多采用膜式分离法进行治疗,膜式血浆分离器是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空心纤维型或平板型滤器,该孔可准许血浆滤过,但能阻挡所有的细胞成分。 血浆置换的缺点
是潜在的感染(目前检测手段未能发现的致病原,HⅣ等),过敏,枸橼酸盐中毒等。血浆置换治疗后,血中降低的致病介质的浓度还可以重新升高,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病因并未去除,机体将不断地生成该介质,并且还可能因其浓度偏低而刺激机体生成加速;二是致病介质在体液中可能重新分布。血浆置换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肝脏替代疗法。尽管各种生物型和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快速发展,但血浆置换仍是目前肝衰竭患者的主要和基本人工肝治疗方法.对大多数疾病而言,该疗法并不影响基本病理过程,仍不属于病因性治疗,因此在进行治疗的同时,针对病因的处理不能忽视. 随着人们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血液净化技术的逐步革新,研究者发现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技术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它在迅速清除溶质水分的过程中会引起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并可能加重肾损害。延长急性肾功能衰竭恢复的时间。1977年Kramer等率先提出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概念,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间歇性血液透析的缺点,从而标志一个新的血液净化技术———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诞生. 研究现状
近年来,此项技术在国内外得到蓬勃发展,临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已经从最初的提高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扩展到各种临床上常见危重病例的急救治疗,如急性肝衰竭,肝肾综合征,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都有成功应用的报道。临床治疗重症患者,尤其是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和严重高分解代谢的患者,通常首选此项治疗。它可控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稳态,并保证输入大量液体的需要,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热能。
但随着此项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有人对其"血液净化"能力提出了质疑:首先关于TNF清除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因为具有活性的TNF多以三聚体的形式存在,而单体则多与分子量为27~33KD的可溶性受体结合,大于膜的截留量,限制了TNF的清除。其次,由于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电荷,膜亲水和疏水位点的影响,以及与蛋白质相结合的特性和细胞受体的作用,尤其是细胞因子通过滤膜的对流和吸附转运过程千变万化,影响了高通透性滤器对细胞因子的清除能力,难以达到临床满意的清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