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虫
伊氏锥虫病:由伊氏锥虫侵入家畜血液而发病。最早发现于印度,当地人称为苏拉。1880年,格莱菲思首先于印度骆驼血液中检出虫体。1885年,斯蒂尔在缅甸病驼中也有同样发现,但误认为螺旋体。1886年,由申克定名为伊氏锥虫。虫体细长,平均长25微米,宽2微米,扁平呈柳叶状而稍卷曲。一般呈单形态,前端生有鞭毛。主要寄生于病畜的血浆内(包括淋巴液),随血液侵入各种组织脏器,如肝、脾及淋巴结和骨髓等;病的后期可侵入脑脊髓液中。在宿主体内营分裂增殖。以吸血昆虫为主要传播媒介,常由叮咬过病畜或带虫宿主的虻类和厩螯蝇作机械性传播。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要发病地区。马、骡最易患病,驴次之。常呈急性发作,体温高达40℃以上,呈稽留热型或弛张热型,数天后恢复常温;间隔短期后病马再度高烧。这一体温变化是本病的重要标志。经过数次反复高烧以后,病马消瘦,食欲减退,体表水肿,贫血,眼结膜苍白或黄染,有时结膜出现出血斑。重病马反应迟钝,或神经质地向前猛冲,或圆圈运动。后期后躯麻痹,衰竭死亡。黄牛、水牛和骆驼多呈慢性病程,甚或不出现病状,只保持带虫状态,成为带虫宿主。黄牛和水牛也有急性发病的,间歇热一般不定型,病畜经多次发热后逐渐消瘦、被毛焦黄、皮肤龟裂出血,后期后肢乏力、卧地不起而死。骆驼患本病有的可长达3~5年,长期保持带虫状态,病畜逐渐消瘦、双目无神,凝视天空,常卧地伸颈,口吐白沫而死。病畜在高烧期间,尤其在初次发病时作血液抹片显微镜检查,容易检出虫体。在体温下降后的间歇期间虫体数量减少,甚或消失。血清学诊断法有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预防主要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防止虻类、厩螯蝇和其他吸血昆虫叮咬家畜。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安锥赛硫酸二甲酯、纳加诺和九一四等。以两种药物并用效果较好。 概述
伊氏锥虫属于锥虫科锥虫亚属,是一种单形性锥虫,偶尔可见多形性虫体呈柳叶状。长15~ 34 μm,宽1~2μm,平均为24 μmx2μm。前端较尖,后端稍钝。虫体中部有一圆形的核,称主核,靠近前端有一动基体,其稍前方有一生毛体,鞭毛由此伸出,沿虫体边缘向前伸,游离于虫体之外,鞭毛与虫体之间有膜连接,称之为波动膜。一般以姬姆萨染色效果较好,核和动基体呈深红色,鞭毛呈红色,波动膜呈粉红色,原生质呈淡天蓝色。,伊氏锥虫的繁殖在宿主体内进行,一般沿体轴做纵分裂,由1个分裂为2个。 锥虫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弱,干燥、日光照射下很快死亡,一般消毒液乃至常水均可使其溶解,锥虫对热也很敏感。50 ℃经5min死亡,病畜死亡后,虫体很快溶解,即使在抗凝血液中也只能生存5~6h,但在-196℃低温下经150d,复苏后仍确活力。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带虫动物,包括急性感染、隐性感染和临床治愈的病畜,其血液中常保存有活跃的锥虫,是本病最主要的带虫宿主,尤其是黄牛、骆驼和水牛。此外,某些食肉动物,如猫、犬、野生动物、啮齿动物、猪等也可成为本病的保虫宿主。 (二)传播途径
伊氏锥虫主要是经吸血昆虫机械传播,锥虫在吸血昆虫体内不发育繁殖,并且仅能生存22~24 h,已证实锥虫的传播媒介有虻属、麻虻属、螫蝇属、血蝇属以及角蝇属等,这些吸I札昆虫吸食病畜或带虫动物的血液后再叮咬其他易感动物时传播,注射或采血时消毒不严以及带虫的怀孕动物经胎盘均有传播可能。食肉动物采食带虫动物生肉时感染。
(三)易感动物
伊氏锥虫具有广泛的宿主群,能自然感染的有马、驴、骡、水牛、黄牛、猪、鹿、骆驼、犬、虎等,尤其是马类、骆驼和犬敏感。发病季节和流行地区与吸血昆虫的出现时间和活动范围相一致二我国南方各省以夏、秋季发病最多,因此,每年7~9月流行。 诊断
(1)在疫区,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虽然苏拉病在临床上有一定特征,但并非示病性症状,测此必须采用实验室方法才可确诊。
(2)实验室诊断
① 病原检查。本病的确诊依据是在血液中检出虫体,全血压滴标本检查(简单易行,但虫体较少时难以检出)、血液涂片染色标本检查(可看到清晰的锥虫形态,并可做血象检查)、血液厚滴标本染色检查(具有集虫效果,可提高检出率)、集虫法(把抗凝血放在试管或毛细管内离心,镜检血清和红细胞问的白色沉淀物,可提高检出率)、动物接种试验(血液标本不能发现锥虫,其他辅助性诊断也不能确诊时,可使用本法。最常用动物为小鼠)。 ②血清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等。 马媾疫:由马媾疫锥虫所引起的慢性原虫病。通过与病马(驴)交配而致生殖器粘膜感染,有时也可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人工授精器械和用具等间接地引起发病。骡也易感染。马媾疫锥虫在形态上与伊氏锥虫无明显区别,但其生物学特性不同。病程常循着一定的次序发展。第1期为水肿期。公马的包皮、阴囊、阴茎、腹下及股内侧发生水肿,母马阴唇肿胀,逐渐波及乳房、下腹部和股内侧。常屡配不孕,或孕后流产。第2期为皮肤症状期,以皮肤出现轮状丘疹为特征、也开始出现神经症状。第3期为麻痹期。个别运动神经呈现不全麻痹或麻痹,较常见的为颜面神经麻痹,呈现跛行,直至后躯麻痹不能起立,最后极度衰竭而死。严格限制病畜交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治疗药物与伊氏锥虫病同。 由冈比亚锥虫和罗得西亚锥虫引起的睡眠病,是人的主要锥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主要发生于非洲。不少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感染,成为带虫宿主,并可通过采采蝇对人的叮咬而将病原传播给人,在人的血液中发育,最后因侵入脑和神经周围的淋巴液而导致神志昏沉。 马媾疫锥虫病是由马媾疫锥虫(Trypanosoma eguiperdum)寄生在马属动物生殖器官黏膜微血管中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原虫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发炎、肿胀,出现结节和溃疡并遗存白色斑点,皮肤出现轮状丘疹,以及继发外周神经炎而发生不全麻痹或完全麻痹。本病最初在1796~1799年发现于东普鲁士的一牧场的马群,19世纪初已知由交配感染,1894年卢氏在阿尔及利亚发现病原,1899年有人用病马和病驴材料感染马成功,1901年正式命名为马媾疫锥虫。 病原体
马媾疫锥虫的分类地位属于肉鞭毛虫门、鞭毛虫亚门、动鞭毛虫纲、动基体目、锥虫亚目的锥虫科、锥虫属,在形态上与伊氏锥虫无明显区别,呈卷曲的柳叶状,前端尖锐、后端稍钝,虫体中央有一椭圆形的核,后端有一小点状的动基体,靠近动基体前方有另一小点,叫生毛体,鞭毛由生毛体长出,并沿虫体表面螺旋式地向前延伸为游离鞭毛。虫体胞浆内有时可见到空泡或染色质颗粒。在压滴血液标本中,原地运动时相当活泼,而前进运动时比较迟缓。经姬姆萨染色的虫体,其核和动基体呈深紫红色,鞭毛呈红色,原生质呈淡蓝色。 马媾疫是惟一不以非脊椎动物为媒介而直接传播的锥虫病,该虫除感染马以外,尚未发现其他任何自然宿主。但生物学特性则彼此不同,自然条件下仅寄生于马、骡、驴等马属动物,主要寄生于生殖器官黏膜,极少数在血液和其他组织器官寄生。马媾疫锥虫存在于感染公马或母马的生殖道分泌物中,其潜伏期、发病严重程度和病程在不同个体有很大差异,通常是致死性的,但有的可以自然康复。驴和骡为亚临床感染,它们的耐受性比马强。鼠可经实验感染,可用于长期保存虫株。马媾疫锥虫虫株最好用液氮保存。 马媾疫锥虫的抗原结构与伊氏锥虫类似。
流行病学
许多国家都有本病的流行,如欧洲的法国、意大利、波兰、匈牙利等国,俄罗斯的南部、西部、中部,亚洲的土耳其、西伯利亚、印度、伊朗、印尼等地,非洲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南非等地,美洲的加拿大、美国。 我国于1937年在辽宁金州发现本病,以后陆续在西北、西南、东南、华北等地均有本病发生。本病多呈散发性,局部地区呈地方性流行。
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马属动物易感染本病,人工方法把马媾疫锥虫注射入兔睾丸内也能感染,同样也能感染犬和绵羊。 病畜为传染源,特别是在感染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时是最危险的疫源。本病为接触传染,即病马和健马交配时传染,人工授精器械、拭布、刷具及工作人员的手指等未经严格消毒也会引起感染。病母马哺乳幼畜和骟马也能通过非交配的接触而被感染。发病季节多在交配季节后。
症状
临床症状以周期性恶化和复发为特点,其转归可能死亡,也可能康复。常见症状为发热、生殖器和乳房局部水肿、皮肤丘疹、运动失调、面部麻痹、眼睛损害、贫血和消瘦等。
自然条件下,仅马属动物对媾疫锥虫有易感性。媾疫锥虫主要在生殖器官黏膜寄生,产生毒素,引起局部炎症。马匹在虫体的刺激下产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如局部炎症和抗体形成等,如果马体抵抗力弱,锥虫乘机大量繁殖,毒素增多,被机体吸收,便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特别是神经症状最为明显,因此认为马媾疫锥虫是一种多发性神经炎;如马体抵抗力强,则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成为带虫马。带虫马是马媾疫的主要传染来源。驴、骡感染后,一般呈慢性或隐性,改良马对马媾疫锥虫的易感性较高,多取急性经过,尤其是长年舍饲的种公马常为急性发作,症状也较明显。一般潜伏期为8~12d,也有长达3个月的。
诊断
1.临床检查在疫区,马匹配种后,如发现有外生殖器炎症、水肿、皮肤轮状丘疹、耳耷唇歪,后躯麻痹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消瘦等症状时,可怀疑为马媾疫锥虫病。
2.病原体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现病原体而确诊,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尽管临床发病动物的临床症状和剖检诊断具有诊断意义,但往往不易分辨,尤其早期阶段或隐性感染阶段难以辨认,常与其他疾病,如水疱性媾疹相混淆;这种锥虫仅少量存在,极难找到,即使在水肿部位都很难发现;该虫仅短暂存在于血液中,且数量很少,很难检出。实际上确诊取决于临床症状和血清学试验结果。
马媾疫锥虫在末梢血管中很少出现,因此检查材料主要采取浮肿部皮肤或丘疹的抽出液,尿道及阴道黏膜刮取物做压滴标本和涂片进行检查,特别是后者容易查到虫体。 浮肿液和皮肤丘疹液用消毒的注射器抽取,为防止吸及血液发生凝固,可于注射器内先吸人适量的2%柠檬酸钠生理盐水;马阴道黏膜刮取物的采取,先用开膣器打开阴道,再用长柄锐匙在其黏膜有炎症的部位刮取,刮时应稍用力,使刮取物微带血液,则其中容易查到锥虫;采取公马尿道刮取物时,应先将马保定,左手伸人包皮内,以食指插入龟头窝中,徐徐用力牵出阴茎,当阴茎牵出有困难时,可用奴佛卡因在坐骨切迹部做阴内神经传导麻醉,即先以触诊法在肛门下,通过会阴软组织确定坐骨结节及阴茎脚间隙的位置,然后用手指将尿道和通过脚间隙的阴茎血管推向侧方,将注射针头于会阴中线侧方直对触知的坐骨切迹缘刺人,如术者站立右侧,则针头正好避开血管在两阴茎脚间直达坐骨切迹中央,然后注入30%奴佛卡因液20ml,经5min后阴茎即由包皮内脱出,此时可用消毒的长柄锐匙插入尿道内刮取病料,刮取物置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镜检。也可用灭菌纱布,以生理盐水浸湿,用敷料钳夹持,插入公马尿道或母马阴道,擦洗后取出纱布,洗人无菌生理盐水中,将盐水离心沉淀,取沉淀检查。 3.动物接种若临床症状疑似马媾疫锥虫病,病料检查又未见虫体,可用动物接种,本法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取较多病料接种于狗腹腔或家兔睾丸实质中,待家兔阴囊、阴茎浮肿发炎和眼结膜发炎时,从睾丸穿刺液、浮肿液和眼泪中检查马媾疫锥虫。一般于第一次接种时,锥虫只限于生殖器官局部,第四次接种时,马媾疫锥虫可分布于全身。
4.免疫诊断琼脂扩散、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操作方法和伊氏锥虫病诊断时相同,仅诊断液制备时用作抗原的是马媾疫锥虫而不是伊氏锥虫。 5.鉴别诊断马媾疫病的诊断,必须与伊氏锥虫病、马传染性贫血、传染性脑脊髓炎和血孢子虫病等加以鉴别。马媾疫与伊氏锥虫病,可根据其特异性症状和病原体生物学特性加以区别。和其他一些疾病,可根据病原体及特异性症状的有无,补体结合反应和动物接种试验的结果加以区别。 由于本病通过病马与健马交配而感染,因此防制本病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在疫区,于配种季节前对公马和繁殖母马进行一次检疫,包括临床和血清学试验。对阳性和可疑母马进行隔离治疗,对公马一律阉割,不做种用。对健康母马和做采精用的种马,在配种前用安锥赛进行预防注射。为了检出新感染的病马,在7~9月再进行1次检疫,采血3次做血清学诊断,每次间隔20d。 2.未发生过本病的马场,对新调入的种马和母马,要严格进行隔离检疫,每隔1月1次,共进行3次。
3.开展人工授精工作,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感染机会,配种人员的手和用具应注意消毒。公马生殖器应用1%碳酸氢钠溶液或0.5%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4.1岁以上的公马和阉割不久的公马应与母马分开饲养,没有育种价值的公马应进行阉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