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合成酶位置
F₁和Fo通过“转子”和“定子”连接在一起,在合成水解ATP过程中,“转子”在通过Fo的氢离子流推动下旋转,每分钟旋转100次,依次与三个β亚基作用,调节β亚基催化位点的构象变化;“定子”在一侧将α3,β3与Fo连接起来。作用之一就是将跨膜质子动力势能转换成力矩(torsion),推动“转子”旋转。ATP合酶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分布不对称,数量也不相等。
F1部分包含3个结合位点,在每一个β亚基上。当少量的ATP增加时,这些结合位点被占据,底物结合的就非常紧密并且ATP的水解发生得非常缓慢。过量的ATP则导致其可结合在所有的结合位点上,并且伴随产生的是在第二和第三个位点上具有很低的底物亲和力。且第三位点的使用率若增加,ATP的水解率则增加104~105。
F1部分是一个有效的三倍复合体,由三个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其具有与底物结合强的负协调性质,同时亦具有酶活性的正协调性质。为了解释这些特殊的部分,Boyer提出“结合导致变化”或者称为“抉择位点”的假想。这则假想的关键特征是三个结合位点,和因此由三个α和β亚基配对形成的这些位点,在任何时期有不同的信息。一个开放并且准备ATP(或者ADP+Pi)结合,而第二和第三个位点则围绕着一定的核苷酸,部分独立的开放或者关闭。ATP结合物和开放位点关闭的结果可以产生协调信息的变化,其他的两个位点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关闭的位点成为了部分开放,而部分开放的位点成为全部开放。如此,每个位点当ATP水解时,在三个状态下发生变化,在相反的过程中,即当ATP合成时,同样发生变化。一些构象调节的细节表明三组αβ配对亚基一起同时被调控,然而对于在每一时期每一位点ATP合成或者分裂过程中,其反应的中止仍然有争议。 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在α3β3构成的环中,γ亚基具有旋转性。这在80年代就已经证明。这些分析令人信服的显示了α和β亚基围绕这个六边体发生的改变,六边体包含一个中心物质,这已经被认定是γ亚基。
F1部分,化学能促使γ亚基旋转。确切的结构揭示了γ亚基与三个β亚基分别的相互作用。与结构上的特征一致,γ亚基上的突变常常抑制ATP合成/水解,或者影响能量的配对,并且这些突变可受β亚基上的第二个突变抑制。此外,在氨基末端的突变也可受羧基端的突变抑制。类似的,羧基端的突变亦受氨基末端突变的抑制。然而这两个区域并不直接的相互作用,所观察到的现象是长距离抑制现象,这提示在催化过程中,γ亚基的构象有一个大的改变。
当β亚基在催化过程中进行一系列构象的变化时(βTβDβE)),在α3β的六边体里,γ亚基也相应的改变着构象。这种位置的改变最有可能的机制是γ亚基在六边体里自我的旋转所导致。γ亚基的旋转已经由一流的生物化学试验所提示,包括β/γ亚基的化学交联,连接γ亚基的探针漂白后偏震现象的恢复,这些均已发现。ATP水解时的旋转借助连接嗜温的杆状菌γ亚基的肌丝蛋白所记录。在这个试验当中,F1通过一个插入β亚基氨基末端的组氨酸标签固定在玻璃的表面。随着旋转,扭力发生,与生理学ATP水解释放的自由能相比,扭力接近40~50pNnm。因此,αβ3γ复合物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有效的分子发动机。 ATP合成过程
在用X-Ray研究F1的结构过程中,再次发现蛋白可致旋转。且基于对精子的研究,有报告表明“相互选择位点”假说的一个基本原则被证实。这说明ATP合成酶的三个结合位点有不同的状态:一个开放、一个为了进行分裂而关闭,而且第三个则为了ADP与Pi的生成并且立刻释放出来而部分开放。同样有意思的是,这个结构显示γ亚基以两个长的α螺旋形式盘绕延伸通过六边体,并且只和α和β亚基限制性接触。这些接触包括顶部的一个类似项圈的结构,是由α和β亚基的N-末端区域构成,提供γ亚基依偎的部位,从而形成一个疏水或亲脂的部位-有效旋转的理想结构。F0旋转子的旋转机制:依赖a亚基c环的活动。与F1相比,ATP合成酶中另一个已经很好诠释的部分是F0,然而在基本的机械模型中,没有一个能够解决F0的结构。目前F0结构模型来源于核磁共振中测得的单个c亚基分子的结构,并且同时参考酵母菌F1F0复合物部分X-Ray和原子粒显微镜研究数据得出模型结构,所有的这些数据支持图1中的环状排列。对c亚基和a亚基之间的表面假设的质子通道的研究,采用了突变的研究方法,并且证实c亚基的Asp61和a亚基的Arg210是质子转移的关键氨基酸。 有的人通过实验发现来源于细菌的F1F0可以像泵质子一样泵Na+,简单的复合物研究发现当酶激活时,离子在迁移。另外通过致突变研究,去掉Na+迁移,而Li+或者H+保留;现a亚基发生了一些改变。同时也发现在这个诱导的突变中,Na+抑制了ATP的水解,这是因为钠质子通道阳离子的吸引作用。这强有力的证明了F0部分时作为一个单独的通道而起作用的。 对这个机制的任何细节上的解释显然都需要了解环上c亚基的数目,但是对其精确的测量证明是很困难的。总结以往的实验数据,c亚基的化学计量不同的种属有不同的数据,并且依赖代谢条件,同一个个体都会不同。根据X-Ray数据,酵母菌有10个c亚基。做对照,原子粒显微镜发现P.modestum和叶绿体F0各自有11和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