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重臣
在坚持“中体西用”的基础上,李鸿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应付时局,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对于当时全国的因循守旧风气,他反复抨击,并深为叹息。
前期
李鸿章的“变法”从“自强”开始。同治四年(1865年)在署理两江总督任上,李鸿章鉴于原设三局设备不全,在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与此同时,苏州机器局亦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同治九年(1870年),调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接管天津机器局,并扩大生产规模。于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正如他自己所言“练兵以制器为先”。 尔后,在引进西方设备进行近代化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他又进一步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反映出其认识的深化。
后期
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李鸿章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他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因此,他在继续筹办“船坚炮利”的军事工业的同时,把学习西方的重心转移到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上来了。
清朝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同治十一年(1872年)底,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也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它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轮船招商局先以朱其昂为总办,后以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由此奠定了“官督商办”政策的基调。 其后,在整个19世纪70、80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清朝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以为“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但李鸿章知道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之后,由官银投资、以赢利为目的的电报公司成立。李鸿章称此举为“官督商办”,因为在中国创办拥有自主权的企业“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有曾国藩和李鸿章共同创造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不但促进了清王朝的工业化,而且为财政捉襟见肘的清政府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资金。由此实现了李鸿章“外以折强邻窥伺之渐,内以栢百年根本之谋”的目的。 不过,李鸿章所建企业皆为官督商办体制,企业初建之时官府没有实力独立创办,便与民资合作。待企业步入正轨,官府便想方设法排斥民资,形成官府独霸企业。由于连年战乱政府不断从企业中抽离资金、强加冗员,长期的政策保护又使企业暮气沉沉,随着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民族资本的崛起难逃悲剧命运。而李鸿章本人及其家族则是从洋务中大发横财。李鸿章
建设水师
面对列强自海上而来的威胁,李鸿章自19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
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中上奏,系统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次年(1875年),因海防“关要紧急”,李鸿章奉诏督办北洋海防事宜。
光绪五年(1879年),北洋水师开始建军,其后不断添购战舰,逐渐建设成军。中法战争后,鉴于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清政府决定“大治水师”,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为会办。北洋水师得到发展的机会。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开战前,北洋水师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其主要舰艇包括: “镇远”“定远”两艘铁甲舰(战列舰)。
“济远”“经远”等11艘快船(巡洋舰)。
“镇中”“镇东”等6艘蚊子船(炮舰)。
“左一”“左三”等14艘鱼雷艇。
3艘练船(练习舰)。
“海镜”等5艘运输舰。
“宝筏”“犀照”2艘通报舰。
在建设水师的同时,李鸿章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但清廷内耗众生,户部迭次以经费支绌为借口,要求停止添船购炮,使北洋海军的建设陷于停顿、倒退的困境。李鸿章
对外交涉
早在曾国藩幕下时,李鸿章就提出“资夷力以助剿济远”“师夷智以造炮制船”的主张。因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他在上海等地与西方人频繁接触,由此萌生了学习西方军事的思想,并着手招幕外国工匠,开办军火工厂,自制枪炮。
在与列强的频繁交往中,他的视野不断开阔。认识到,中国正处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之中,面对的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因此,李鸿章曾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进而主张在积弱的情况下“不能不以和,允为御侮长策”。后来,李鸿章把自己的内政、外交思想集中地概括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
其中“和戎”的含义有二层,一是维持现有局面,承认并遵守不平等条约,承认列强在华已获取的非分权益。二是在中外冲突中着重求和,如马嘉理案、中法战争及甲午战争期间中,李鸿章均认为中国“兵单饷匮”,“断不可轻言于战”,把希望寄托在列强的调停上。真可谓“议和则李鸿章必占人先,议战则李鸿章必落人后”。 李鸿章并不认为“和戎”是一味妥协,为“和”而“和”。他说“外交之道与自强之谋相为表里”,“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也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在具体的条约谈判中,李鸿章总是能争就争,能少让就少让。如《马关条约》,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他“争回一分,即免一分之害”的谈判精神。
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但在签订逼迫中国出让利益的不平等条约时,李鸿章是列强最喜欢的谈判对象,常常是列强指定李鸿章去谈判,他甚至在与俄国签订条约的过程中收取贿赂。
李鸿章一生,作为清政府代表,与各国(主要为欧美列强)签定的条约(大部分为不平等条约)有:
李鸿章与各国签订的主要条约
同治十年(1871年)9月13日 | 《中日修好条规》 | 中国(清)&日本 |
同治十三年五月十三日(1874年6月26日) | 《中秘通商条约》 | |
光绪二年七月二十六日(1876年9月13日) | 《烟台条约》 | 中国(清)&英国 |
光绪十年四月十七日(1884年5月11日) | | 中国(清)&法国 |
光绪十一年(1885年)4月 | 《天津会议专条》 | 中国(清)&日本 |
展开表格
教育储才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急需大量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他在《筹议海防折》中指出:“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李鸿章认为传统的旧式教育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他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积极倡导对自然科学和西方先进技术知识的教育传播,重视留学生教育,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帷幕。
改革科举教育
李鸿章对科举取士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因此出现“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不能重视学习西方“利器”的情况。同时,他赞同西方教育“求实际”的精神,他进一步提出,中国要自强,需要从学西方“利器”到引进“制器之器”,重点是培养自己的“制器之人”,“而尤以人才为亟要”。同时,他主张兴西学,改革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和教育模式,并付诸实践。 创办新式学堂
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上海广方言馆(原名“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同文馆”)。同治九年(1870年)初,上海广方言馆迁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与工艺学堂合并。上海广方言馆设有英、法、算、天文四馆,并将学生分成上下两班。在教学内容上,上海广方言馆除了传统的经史古文时艺外,还增添了西语西文和自然科学。其中算学知识是每科学生必学课程。贾步纬为《广方言馆算学课艺》作序曰:“西人所谓化学、光学、电学、格致学、制造学非算无以明其理,即无以致其用,算学之于今日不綦重乎?”由此可见上海广方言馆很重视数学教育。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李鸿章相继提议和创办了一系列新式学堂,主要有: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操炮学堂,光绪六年(1880年)的天津电报学堂,光绪七年(1881年)的天津水师学堂,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天津武备学堂,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天津西医学堂等。这些学堂在教学内容上,除儒家经典外,还将自然科学、实用科学和军事科学作为教学重点。新式学堂兴起,对封建传统教育模式造成了很大冲击,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变革。李鸿章
派遣留学生
李鸿章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非常重视留学生教育。同治十年(1871年),李鸿章与曾国藩联名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经克服守旧派阻挠及生源选拔、筹集经费等困难,促成了同治十一年(1872年)8月近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的派遣。至光绪元年(1875年),共有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
此外,李鸿章还积极筹划派人留欧事宜,主要有:光绪二年(1876年)奏请派卞长胜等7人赴德国学习;光绪三年(1877年),会同沈葆桢奏请派福建船政学堂学生26名、艺徒4名,赴英、法两国学习,光绪七年(1881年)又续派10名;光绪十二年(1886年),会同曾国荃奏请派福建船政学堂学生24名、北洋水师学堂学生10名赴英、法留学等。 留美幼童和赴英、法留学的学生结业回国后,基本上都成为专业科技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近代科技进步、实业发展、国防强固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李鸿章认识到派遣留学生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无论在政策、经费上,还是在留学生前途安排上他都做了大量工作。他的这些努力,不仅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更为近代留学生教育开了先河。 李鸿章